文/安藝菲(上海市徐匯區康沁幼兒園) 編輯/丙丁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正在被一部分人漸漸淡忘,甚至摒棄。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任何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的養成必須從幼兒期抓起,忽視這一階段的培養和教育,后果將不堪設想。

早晨上班的路上,突然聽到一個小女孩又哭又叫,定睛一看,我驚訝地發現竟然是我班的媛媛。只見她正對奶奶又哭又跳,嘴里還叫著:“我不要!我不要!”孩子的大聲哭鬧引得一旁的路人也駐足觀望,這時奶奶的臉漲得通紅,能看得出來她很無奈,只能拉著小孫女往前走??催@情形,奶奶似乎對孫女已毫無辦法,已經在發火的邊緣徘徊了。于是我立刻走上去,微笑著問道:“媛媛,你這是怎么啦?為什么對奶奶發這么大的火?”媛媛非常吃驚地看了看我,她沒想到在幼兒園外會碰到老師,更沒想到老師會看到她無禮的一幕。奶奶則是像碰到了救星一樣,立刻對我說:“安老師啊,我真沒辦法,小姑娘作得要死,我買了個包子讓她吃,惹得她這樣發火。”“把她交給我吧,反正離幼兒園也不遠了,我帶她進去吧。”我接過奶奶手中的包子,領著媛媛走進了幼兒園。
事后我一直很納悶,平時一向懂事、聽話的媛媛為什么會對奶奶這般無禮,甚至又哭又叫呢?在幼兒園里,媛媛無疑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聰明伶俐、樂于助人,喜歡做老師的小幫手。難道她在家的表現和幼兒園有什么不一樣嗎?帶著這個疑問我找到了媛媛的奶奶,想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
通過溝通,我了解到媛媛的父母離異,之后就跟她爸爸一起生活。而媛媛的爸爸是繁忙的上班族,平日撫養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奶奶身上。奶奶主要負責孩子的生活起居,通常會擔心照顧不好孫女而無法向兒子交代。生活中她給予孫女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對孫女的愛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但孫女仿佛絲毫不領情,經常和她頂嘴,認為奶奶沒本領、奶奶的話可以不聽,所以對奶奶亂發脾氣的事情時常會發生。奶奶談及孫女時也覺得很無奈,明明知道孩子身上存在很多問題,卻無力改變。
了解了媛媛在家的基本情況后,我發現她在家和在幼兒園的表現判若兩人。孩子在家中表現出的任性、自我為中心、不尊敬長輩,這些都需要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關注。幼兒期的品德養成至關重要,一個從小不知道感恩、不會尊敬老人的孩子,很難想象長大成年后會是什么樣子。因此,媛媛對待奶奶的態度引起了我的重視,我決定對其進行引導,使她學會尊敬奶奶,學會感恩。
孩子的問題主要出現在家庭中,需要先從家庭教育入手,尋找問題的癥結和解決辦法。當然,幼兒園的教育、引導也很重要,幼兒園有必要開展一些相關的活動,讓孩子們漸漸明白尊老敬老的道理。

既然媛媛的無禮行為主要針對奶奶,那么奶奶自身也需要有些調整。孩子不尊重一個人,往往是由于這個人給予孩子的愛太多而令孩子生厭,或者孩子認為這個人軟弱、可以欺負。這兩者在媛媛的奶奶身上同時存在。奶奶對媛媛的照顧無微不至,有求必應,孩子能自己做主的事情也被奶奶包辦代替,久而久之,孩子對奶奶產生了不滿和厭煩的情緒。針對媛媛奶奶的這種情況,我建議她疼愛孫女要講究方式,更要保持一定的度,不可無原則地溺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讓她自己做主,奶奶不必包辦。當孩子出現對奶奶言語或身體上的攻擊時,奶奶不可一味忍讓,必須強硬起來,制止孩子的這些行為。比如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方式,讓孩子一個人冷靜地想想自己的做法對不對,然后向奶奶道歉。
父母的言語行為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尤其在孩子個性品質形成的關鍵階段。針對媛媛的父親,我采取了積極的聯系和溝通,先是對孩子在幼兒園的優秀表現給予肯定和贊揚,然后提出孩子在家對老人不尊重的問題。在一系列的溝通交流下,媛媛爸爸表示愿意和老師攜手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有句話說得好: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因此,我們建議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時間關心老人,如給老人端一杯水、遞一個水果、一句問候等,孩子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當孩子出現不尊敬奶奶的言語或行為時,爸爸也要嚴厲制止,并讓孩子向奶奶當面道歉,直到孩子說出“奶奶,對不起”,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允許的。
兒童道德判斷和道德認知的發展需要學校加以規范和提升。尊老敬老良好品質的形成也離不開學校的引導和教育。為此,我特意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活動,期望能幫助媛媛形成尊敬奶奶的道德認知和行為,更希望能對所有幼兒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使他們都能擁有一顆尊老敬老的美好心靈。我借助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開展了一次集體教學活動,讓孩子明白家中的老人本領很大,爺爺奶奶很愛他們。然后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的爺爺奶奶有什么本領、為自己做過哪些事。通過談話活動讓孩子們明白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我還利用一次親子活動,請爺爺奶奶走進課堂,讓孩子們用語言和行動回報爺爺奶奶對自己的疼愛,如為爺爺奶奶捶捶背、敲敲腿,給爺爺奶奶吃顆糖,大聲向爺爺奶奶說出“我愛你”等。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了解了爺爺奶奶對自己的付出,拉近了和爺爺奶奶的距離,同時學會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在這些活動中,我特別關注了媛媛的表現,她也像其他孩子一樣不甘落后,積極地為奶奶捶背、敲腿,或許這就是環境的力量吧?;顒咏Y束后,我特別表揚了媛媛,對她的表現還給了五角星作為獎勵,并請她以后每天都為奶奶做件事,她欣然答應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老師和家長的耐心引導、教育,媛媛發生了很多變化。媛媛奶奶高興地告訴老師,媛媛在家里會給她遞鞋子、拿筷子了,雖然有時還會發脾氣,但很快就能認識到自己錯了,會對她說 “奶奶,對不起,我錯了”。聽到奶奶的這些述說,我們老師感到非常欣慰,這正是大家期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