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俠
(徐州市中心醫院新城分院 綜合外科,江蘇 徐州)
膽囊結石是常見的結石疾病之一,常伴膽囊炎,病情嚴重,治療難度較大[1]。隨著近年來我國人民不良飲食習慣增多,導致該病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危及患者的身體健康[2]。腹腔鏡手術是治療膽囊結石伴膽囊的常用術式,具有微創、安全性高、恢復快、手術效果好等優點,被患者廣泛認可,但腹腔鏡手術作為侵入性操作,仍會對患者造成手術創傷,導致患者術后發生一系列程度不同的并發癥[3,4]。因此,為膽囊結石伴膽囊炎患者提供優質的圍術期護理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探討持續質量改進在膽囊結石伴膽囊炎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就診并擇期擬行手術治療的膽囊結石伴膽囊炎患者84例,根據隨機原則將患者分為研究組(n=42)與對照組(n=42)。納入標準:(1)均經腹部彩超檢查證實,符合膽囊結石伴膽囊炎的診斷標準[5];(2)具有手術指征,擇期擬行腹腔鏡手術治療;(3)無麻醉禁忌癥;(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系統疾病者;(2)合并認知障礙、溝通障礙者;(3)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4)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5)妊娠期、哺乳期婦女;(6)臨床資料不全者。研究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31~79(56.09±6.17)歲,病程1~27(13.25±2.74)個月。對照組:男23例,女19例,年 齡34~80(57.60±7.28)歲,病 程1~25(13.31±2.19)個 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均衡性(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圍術期護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預、術前檢查、術前物品器械準備術中配合及術后病情觀察等。
研究組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干預,具體護理內容如下所示。(1)組建持續質量改進小組,小組成員包括科室主任、主治醫師、護士長、主管護師、責任護士,由組員查閱相關文獻并經過討論后,結合我院實際工作情況及膽囊結石伴膽囊炎的病情特點,制定護理質量改進方案,并建立相關規章制度,由護士長負責日常護理工作管理、方案執行監督及護理質量評估。
(2)計劃階段:將此次研究主題設置為:持續質量改進提高膽囊結石伴膽囊炎患者圍術期護理質量,通過調查前期我院膽囊結石伴膽囊炎患者圍術期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及錯誤,通過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影響其護理質量的因素,發現影響因素包括技術因素、人為因素、管理因素、患者因素,組織科室召開討論會,針對上述因素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3)實施階段:a 對科室護理人員開展專科知識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膽囊結石伴膽囊炎特點、高危因素、腹腔鏡手術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對護理人員的專科知識進行考核。b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加健康教育頻率,詳細告知患者加強家屬該病的并發癥、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提高患者及家屬的認知度,主動參與到治療、護理中。c 根據手術室的工作量合理調配醫務人員,實行彈性排班,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d 加強科室硬件設施建設,術前詳細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對高危患者實施預防措施干預,針對手術流程針對各環節護理操作標準,明確器械護士、巡回護士、中心供應室護士等的崗位職責。(4)檢查階段:由持續質量改進小組負責定期與不定期抽查科室持續質量改進方案執行情況,了解護理工作中差錯發生情況,并記錄在案。(5)處理階段:每月末對當月膽囊結石伴膽囊炎患者圍術期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與分析,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應用于下一個護理循環中。
(1)參考相關文獻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圍術期護理質量評估量表》,用于測評兩組護理質量,包括服務態度、責任心、技術水平、護患溝通,各維度評分1~10分,評分越高則護理質量越高[6]。
(2)采用生活質量簡表測評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包括生理維度、心理維度、社會關系、環境影響,各維度評分0~100分,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7]。
(3)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包括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
(4)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感染、皮下血腫、下肢深靜脈血栓等。
采用SPSS 25.0計算數據,“%”代表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s”代表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s,分,n=42)

表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s,分,n=42)
?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42,例/%)
表3 兩組術后康復效果比較(±s,n=42)

表3 兩組術后康復效果比較(±s,n=42)
?
表4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s,分,n=42)

表4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s,分,n=42)
注:α表示組內比較,P<0.05;β表示組間比較,P<0.05。
?
見表2。
見表3。
見表4。
護理質量是醫院管理的重要主題,作為護理工作的基礎與核心,與醫療質量、患者康復直接相關,能夠反映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技能水平、服務態度及護理效果[8]。隨著我國人民飲食習慣改變,使得膽囊結石伴膽囊炎患者數量增多,而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也越來越多,故如何提高該類患者圍術期護理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是當前醫院研究的熱點[9]。持續質量改進是以系統論為理論基礎,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實施持續、規范的質量管理,是科學化、標準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被護理學專家日益關注[10,11]。
本研究中,研究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持續質量改進更注重護理過程及細節,始終圍繞護理全過程進行質量評估及改進,可使得護理工作更具目標性、前瞻性及主動性,可在護理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并制定改進措施,從而有效提高護理質量[12,13]。本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術后康復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持續質量改進可有效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原因在于持續質量改進是以患者為中心,并強調“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理念,可有效預防患者并發癥發生[14]。表4中,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持續質量改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適度,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5]。
綜上所述,持續質量改進可提高膽囊結石伴膽囊炎患者圍術期護理質量,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促進患者術后康復進展,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