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

1.謙卑的人
適度謙卑是好事,但過分謙卑、做事放不開手腳、跟人說話太客氣,會讓同事有距離感,把你當成局外人。你對別人客氣,別人也會客氣地回應,你就從這種客氣態度中推測,他們在刻意與你保持距離,感覺自己落單了……既然踏進這個團體,就不要把自己擺在從屬位置,不要總想著大家是不是接受自己,更不要對自己不合時宜的言談耿耿于懷。辦公室是江湖,每天經歷事情那么多,不會有人在意你小小的不得體。從改變說話語氣開始吧,別再謙卑地“仰視”同事,多開開玩笑,時間一久,自然能與同事打成一片。
2.自戀的人
自戀的人總覺得懷才不遇、比別人強百倍,不愿甚至不屑與周圍人溝通。如果你總“俯視”同事,變成職場單兵絕對不足為奇。自戀的人對職場要求過高,希望獲得愛、歸屬感、尊重并能實現自我,無法滿足時,會不自覺與職場圈子拉開距離。如果你暫時不打算跳槽,最好學會換位思考:讓你一個人做所有工作會怎樣?有信心做好一切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把它做出來,讓大家看到你的實力。職場最崇拜強者,一旦你展現出巨大價值,職場隔閡和誤解自然冰消雪融。
3.防范過重的人
你有疑神疑鬼的毛病?其實職場落單,是自我意識覺察到人際關系網出現裂痕的情緒體驗。所謂體驗,意味著它有暫時性。如果看不到落單的暫時性,覺得人家一兩次冷落你,就是把你打入“冷宮”的前兆,很容易在心里落下病根,走到哪里都習慣性落單。想開點,坑人的同事不是沒有,但不會那么巧被你碰上;愛挑刺的老板的確讓人不爽,但作為上級,他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心理學家說,階段性職場落單是常態,不要一有風吹草動就敏感地捕捉被架空的信號。退一萬步說,即使你真是團隊“異數”,但誰告訴你必須站在“大多數人”的隊伍中?堅持自己,何嘗不意味著取得認同?
現在,來看幾個職場落單的故事,讓故事來教我們走出一個人的世界,職場生涯才精彩!
1. “作為男人堆中唯一的女人,我怎么能不落單?”
舒米,26歲,建筑公司女監理
大家都以為學工科的女生很幸福,被一大群高智商男人圍住,有充分余地挑選金龜婿。但這僅限于學工科的漂亮女生。我的長相很普通,又瘦成一把骨頭,從上大學起就習慣獨來獨往,聽同宿舍中文系女生掰手指數追自己的男生,我都無動于衷。但工作后就不一樣了,我整天去工地,同事都是手指比我胳膊還粗的“大老粗”,別說找金龜婿,我連和他們多說一句話的心思都沒有。我知道他們在背后管我叫“男人婆”,也知道那些人瞧不起我“知識分子的窮酸勁”,就像我看不慣他們“不學無術”一樣。看著閨蜜和她同事周末去唱K我真羨慕。對我來說,工作只是糊口手段,“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處境實在尷尬。
解套:每個女人都有魅力,你得充分發揮“紅花”優勢
在男人堆里工作,你當然扎眼。他們的話你聽不懂,他們的愛好你沒興趣,甚至感覺他們懷疑你的工作能力……其實,是你沒能好好發揮女性魅力。別以為長得一般,身材太平就沒人注意,在男性群體扎堆的地方,任何女人都有性別優勢。他們不理你,是因為你先排斥他們,男人當然不喜歡被女人看不起,更何況是比他們強勢的工程監理,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對你的冷漠也是自我保護。心理學研究顯示,面對工作失誤,男人的容忍度比女人大得多。只要充分發揮女性魅力,讓他們體會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道理,他們自然會禮貌地接納你。
2招打入“男人圈
多多留意男人特有的詞匯庫,比如體育用語或江湖黑話,當他們聊得熱火朝天時,插一段自己的見解,讓他們驚詫之余感到你也是同道中人。
換一套衣服,穿低胸上衣或短裙上班讓他們知道“男人婆”也不會永遠不解風情,從心理上肯定你的女性優勢,行動上很快就會接納你。
2.“忽然升職,卻把我推到完全陌生的環境和周圍格格不入。”
姚菲,29歲,電信部門市場經理
我原先做手機研發,在科研崗位安安靜靜待了7年,和周圍同事一團和氣。但去年單位大調整,市場部需要一位30歲以下本地人又懂技術的部門經理,挑來挑去選中我。突如其來的升遷讓我摸不著頭腦,到市場部才發現一切和以前的工作環境大相徑庭。上班時從沒安靜過,大家都嘰嘰喳喳說不停,同事MSN的簽名也稀奇古怪。我習慣從家帶午飯,但其他女孩好像連茶水間的微波爐都不會用,每天成群結伙去樓下咖啡廳吃蔬菜三明治,對我不聞不問。可能因為我的確不稱職,以前我的人脈關系只限科研人員,真正做市場后一點派不上用場。我又不好意思放下身段,求剛大學畢業、一點技術都不懂的小姑娘幫我聯系事情,現在我好像被部門上下架空了,真懷念原來的科研工作!
解套:自信一點!放低身段不是放下自尊,誰都喜歡禮賢下士的領導
你的處境像嫁入豪門的“ 后媽”——老公現成,孩子現成,就看你是不是持家有道。碰到與你合拍的同事,大家很容易打成一片,偏偏命運把一位沉默的科研工作者送到一群能說會道的小姑娘中當領導,你當然感覺“手有兵,實際無權”,很快成為四面楚歌的孤家寡人。在不屬于你的地盤,怎樣與同事打成一片?第一,告訴自己沒什么可心虛的!職位是老板安排的,下屬意見再多,也得服從命令。第二,不要為了迎合大家,刻意改變性格,這么做不但勉為其難,還讓你感到更孤單。最后,千萬別把其他人當作假想敵,沒人傻到刁難新領導。你需要挑戰自信,暫時放棄擅長的科研領域,轉到不太熟悉的市場行業,也是難得的鍛煉機會。下屬年紀比你小,但做市場經驗卻比你豐富,虛心求教有什么不可以?放低身段,你的心思誰都能體會到。想想看,誰不愿與一個禮賢下士的經理成為工作伙伴、生活上的朋友呢?
2招讓下屬對你信服
試著與一個對你友好、在辦公室比較有威信的員工交朋友,借工作之便和她拉家常,職場融情的特點是:一個冰點開始發熱,整個冰塊就會迅速融。
千萬別擺“老資格”,要不斷學習新領域的東西,只有業務能力上去了,同事才會真正接納你,對你服氣。
3.“畢業后靠關系進了大公司卻備受冷落,每個職場新人都有‘空窗期嗎?”
琪琪,22歲,出版公司營銷員
畢業后我找的第一份工作,月薪是同等院校畢業生的兩倍。找到這份工作多虧了我的表姐,她在這個公司的伙伴公司做總經理。全辦公室的人都知道我的來頭,對我客客氣氣卻不咸不淡。同事都是在商場混戰多年的營銷老手,在他們眼里,我只是個走后門來的“皇親國戚”,沒能力也沒實力。好幾次我走進飯廳吃飯,都感到有人在背后議論我。現在我很害怕上班,部門經理也很少派活給我。現在我都工作3個月了,連同事的名字還記不全。原來起點太高的工作也不好,仰望同事工作成果的滋味一點都不好受!
解套:索性倚小賣小一回,學會自嘲最重要。
新人初進團隊時,總給自己許多壓力。同事不經意投向你的目光讓你疑竇叢生:我沒怎么樣吧?有什么不對嗎?而同事收回目光,在一旁閑聊時,你又覺得自己被人忽視了。面對完全陌生的職場環境,剛剛“斷乳”的新人有一段社交“空窗期”是正常的,但不能把自己定位在“新人”角色上,這樣會害羞、拘謹、多疑,落單心情油然而生,既來之則安之,怎樣進公司不重要,業務能力遠不如人也可以慢慢學。首先,你不要把自尊放得太低,誰都是從新人走過來的,不會有人因為你的小小失誤大發雷霆。其次,不要有“拖后腿”的想法,作為辦公室“落后分子”,想融入小集體,最好的方法是“自嘲”。既然比別人年輕,索性倚小賣小一回,經常問“我是不是應該這么做”或“我怎么笨笨的,不太會做”。新人最忌諱害羞,不好意思接受邀請,只顧埋頭苦干,不見業績還給人留下自命清高、倚仗后臺之類的誤解。最重要的是提高業務能力,等業績慢慢上升,不用你費勁找人搭汕,自然會有人找你。
貼士
落單不要超過4個月
心理研究顯示,72%的人有過“職場落單經歷”,專家說,短暫職場“空窗期”反而能給你單打獨斗的空間,但落單時間超過4個月,就可能從“落單”變為孤立,讓你工作得很不愉快。
與眾不同讓你不落單
身在職場,你不是任何人而是某人。體現出你的與眾不同是在職場贏得更多同盟軍的保證。哪怕你的獨到之處與工作無關也沒關系,比如K歌女王、羽毛球健將、數碼達人……都有表現機會,讓大家了解你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