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瑾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追求不斷提高,對肉制品、乳制品的需求也隨之上升。基于此,國家的畜牧業得到了大力發展,眾多畜牧養殖主也開始進行規模化的畜牧養殖。大規模的畜牧養殖由于缺乏管理以及科學的養殖方法,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如今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生態系統的防治工作已經迫在眉睫。鑒于此,文章詳細論述了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旨在能夠為相關業界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進而為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應有之力。
關鍵詞:規模化畜牧養殖;生態環境;破壞;防治
前言: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我國整體發展的基礎,畜牧業作為支撐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對國家未來的發展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而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直接關聯到畜牧業的經濟發展,由此看來,加強防治和治理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至關重要,但由于因為城鄉發展不平衡,防治體制不完善等現實原因導致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考慮到未來畜牧業需要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需要及時發現規模化畜牧養殖對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存在的問題并積極采取相應的對策,解決實際問題,這對于我國規模化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的意義。
1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1.1對大氣的不利影響
眾所周知規模化養殖場里或者周邊區域經常會嗅到刺激性、難聞的異味,有些養殖場周邊居民甚至每日忍受著惡臭氣味,形成異味的因素主要包括處理腐尸不當、動物尿液、食物殘留、動物糞便等,這些物質的不及時、不當處理和隨意堆放,都對大氣環境產生了巨大影響,不僅會給附近居民的健康呼吸和日常出行造成困擾,也會在嚴重情況下引起周邊居民國民癥狀和呼吸中毒癥狀,給生態系統的大氣環境帶來嚴重威脅。
1.2對水質的不利影響
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資源,也是各項生產活動開展過程中所需求的主要能源。規模化畜牧養殖的發展中,由于產生大量的動物糞便會直接影響附近水資源質量,對當地水系統體系造成破壞。禽畜成長中產生的糞便內有害物質很多,很容易經過雨水作用在養殖認為還未來得及清掃和集中處理時便直接滲透或者流入到附近河流中,其中的鉀、磷、氮元素對水體自身均衡的營養造成破壞,容易引起大量藻類成長發育,造成水體內含氧量不斷減少,導致水中生物由于氧量不足而大量死亡,形成惡性循環的局面,不利于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諧發展。
1.3對生態系統平衡造成的破壞
大力發展畜牧業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畜牧養殖主只顧眼前和自身的利益,肆意地規模化養殖,不加節制地讓畜牧的牛、羊等到處搜尋啃食草類、蕨類等食物,這會嚴重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因為,規模化養殖的牛、羊到處啃食植物,會導致周圍生態系統中的這類植物大量減少,從而使得原本的生態系統中其他以該類植物為食的生物難以生存,導致食物鏈的平衡被破壞,從而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而生態系統的平衡一旦遭到破壞,想要其徹底恢復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因此,不科學的規模化畜牧養殖會嚴重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
1.4土壤污染
雖然畜禽糞便和養殖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與有機物,將其用作植物肥料能夠有效促進土壤質量的提高。所以,很多農戶會將畜禽糞便和養殖廢水作為種植的首選肥料,以使土壤質量提高后農作物的產量也隨之增加。但是這一方法只適用于家養式、小型養殖,因為其養殖量不大,而規模化畜牧養殖的養殖量較大,所生產的畜禽糞便和養殖廢水也會更多,為經過妥善處理將其排出或滲漏就會堵塞土壤孔隙,大大地降低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氣性,促使土壤鹽化、板結,最終對土壤造成污染,使其質量降低。
2規范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防治對策
2.1給予政策支持
在開展畜牧業養殖發展進程中,政府和相關部門一定對采用規范化畜牧養殖地區給予政策支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以便能夠順利開展生態環境防治工作,在整個過程中,政府和相關部門還應提供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科學防治規范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努力建成可持續發展的規范化畜牧養殖生態環境。
2.2針對水質的防污策略
正確認識污水與禽畜糞便之間的影響,加強管理和無公害處理禽畜糞便工作力度,禁止出現堆積大量糞便的情況,對于產生的污水要采用凈化設備和凈化技術加以及時處理,確保其質量能夠滿足排出和再循環利用的前提下,再進行排出與循環使用,使得污水拍排放量不斷減少,循環使用率大大提升。依據厭氧發酵原理盡快落實企業沼氣池建設工作,通過沼氣形式更好的處理和利用污染物,將其使用到規模化養殖魚過程中,起到減少養殖成本和降低環境污染的雙重收益。
2.3針對土壤的防污策略
首先,改變傳統的養殖理念和方式方法,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控制堆肥工作。其次各級環境監管部門要負起責任,指導和組織規模化畜牧養殖企業一起深入研究和調查養殖場周邊土壤環境,做好清潔與消毒工作,保證土壤肥力。
2.4針對大氣的防污策略
在規劃選址階段,盡可能在遠離居民的地方建設養殖場,定期檢測養殖場周邊的大氣質量,找到異味形成的原因,針對性的加以整改處理,適當的使用消毒藥物,避免空氣質量受到影響。
2.5制定防治制度
針對規范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科學制定防治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件發生,為規范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防治提供有力保障,針對不同地區存在的不同問題,一定要找出該地區環境問題出現的真正原因,以此為依據制定防治制度,只有制定出具體的防治制度,規范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防治工作才能有序的開展下去,為規范化畜牧養殖提供和諧的生態環境。
結束語:
一言以蔽之,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也來越快,但社會經濟發展不應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為規范化畜牧養殖長遠發展考慮,應將生態環境的治理與防治作為首要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并且政府要提供資金與政策支持,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力度,為地區的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防治做出貢獻,這樣整個國家、社會的經濟和規模化畜牧養殖的發展才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李娜,王后福,王淑玲,蓋葉頂,矣國.淺析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9(13):66.
[2]解安敏.淺析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19,15(07):47.
[3]解安敏.淺析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19.
[4]庫娃尼什?努爾蘭.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防治[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9.
[5]崔艷輝.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