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冰
摘 要:計算機應用教學的首要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和提高計算機應用的實踐水平, 強化他們的獨立解決相關的程序軟件問題的能力。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使學生更快地達到社會市場的要求。所以,文中通過分析計算機應用教學的問題,進一步探索教學方面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教學;方法
引言:
現如今,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學習使用計算機時,人們可以感受到它的便利性和重要性。所以在學習計算機應用的過程中,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可以使學生獲取好的成績。因此,教師應重視計算機應用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彌補計算機教學的不足,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一、計算機應用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方式單一
在計算機基礎應用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用書本講解的形式進行授課。這種方式沒有充分利用到現代多媒體教學方法,相對來說過于單一。事實上,教學有很多方法可以解釋和傳遞知識。首先,教師的講授是屬于主要的教學方法,但是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嘗試,比如看教學視頻資料,小游戲學習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但是教學模式已經從單一的教科書變成了視頻、網頁等。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有必要改變教學方法。
2.計算機應用的教科書內容相對落后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互聯網和計算機每天都在發展和變化。然而教科書的版本和應用相對落后。老師只按照書本的內容教學生,學生在學習之后。還不知道電計算機是持續變化的。當學生再次接觸新的計算機知識時,他們還需要花費時間。再次理解和使用,這對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利。最后,對計算機應用的講解相當于做了無用功,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3.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計算機應用課程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和計算機操作,許多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只關注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沒有進行具體的上機練習, 從而面臨計算。機實踐操作不堪重負,理論知識與計算機操作相脫離。此外,有些部門單位要求員工在工作中。必須具備有計算機資格認證,因此學生應該充分關注計算機應用的課程。然而,由于考試內容過于簡易,使得許多學生。忽視了計算機操作的實踐練習。
二、分析計算機應用教學的方法
1.循序漸進教學法
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能夠掌握不同程度的知識點。循序漸進法使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加強學科的整合,提高教學效率。為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奠定基礎。教師應該在講課前。找出更多不同難度的習題,讓學生慢慢的去練習操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逐步的掌握和理解計算機應用的知識技能。
2.實施一體化教學
一體化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重點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它從整體上考慮學生的理論。和操作職業技能的教學,通過實施每一部分的教學。來確保總體目標的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是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補充。換句話說,在真實或模擬的工作環境中,學生首先完成學習的理論基礎,然后進行實踐訓練。這種模式解決了傳統教育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離的問題和矛盾,使學生能夠充分的掌握到。計算機應用的知識。
3.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計算機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必須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次的教學。對于理解力強的學生必須充分發掘他們的潛力。并不斷的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對于學習緩慢的學生,重點應該放在增強自信和興趣上。通過多次練習和實踐,促使學生可以真正掌握這項課程。在日常教學中,必須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及不同的教學目標,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分配高水平的作業,而那些能力稍差的學生。只需要完成基本的作業,然后根據他們的能力為他們設置可選的作業。因此,教師應按照適合其能力的教學原則,因材施教。并實行分層教學,將具有相似能力的學生整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創造健康的競爭模式,還能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4.加強示范性教學,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理解習慣,在實踐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原因是教師的示范作用不夠到位,造成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了。由于個人習慣不同而產生的步驟錯誤和偏差。以及逆序錯誤,最終導致結果出現偏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示范作用,親自為學生演示正確的操作方法和程序,讓學生先模仿。并使學生熟練后再進行個人發揮。甚至可以發明更簡潔有效的操作方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可以發展他們的操作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
5.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使用多媒體教學有很多優勢。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式性。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了認知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各種外部信息。促進了知識的獲取和維護。多媒體系統的超文本性質。使教育信息的組織。和管理更加有效。演示操作很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這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學更加直觀和互動。同時大大加快了教學速度,提高教學效率。
6.加強職業修養教師
教師要具有或培養自己的容忍度。在教學中老師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努力贏得學生的尊重,增強他們對課程的興趣。除了相關的理論教學外,計算機應用的教學。還需要大量的實踐操作課程。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不僅很多,而且水平也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前面提到的問題也經常出現。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差異較大,學生還沒有找到適應實踐課程的好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能會語速過快或對重點、難點講解不清楚。對于這類現象。教師應該做好心理準備,耐心回答學生的問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7.改革考核方式,培養學生素質
多年來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考試對教學質量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大多數學生把課堂學習看作是。為了應對考試而學習的。因此,只有改革考試模式才能。改變傳統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評估學生成績的方法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整個學習過程應該用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筆試和計算機操作。相結合的方法。除了形成性和最終的評估,重點是學生的日常應用和操作能力。知識理論的考評,是對學生理論的掌握考查,取決于學校的考試。然而,應用能力的評估。應該通過每個模塊的綜合實踐問題。和相關的技術測試或能力競賽來進行,以便對每個學生進行正確、客觀和科學的全面評估。
8.教學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新技術的出現,僅僅依靠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是不夠的。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課堂上,教師需要精心策劃教學內容,給學生留出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書本知識,在實踐中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能,給學生留下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類比學習新的課外知識,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從容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技術。這種能力將使學生終生受益。
三、總結語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教師需要改進教學觀念,合理利用教學資源,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教學科學、系統化。在實踐中,必須確保不同的教學方法的融合。以充分發揮其效果。這個方法的有機結合能夠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在學習過程中融入更多元素,突出學生的學習能力,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并以持續的創新態度完成學習的每個階段。
參考文獻:
[1]王媛斌.《高校計算機教學的現狀與對策分析》中國知網聚焦教育2016(01).
[2]鐘曉旭.《我國高校計算機應用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中國知網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5月第31卷.第3期
[3]周南岳.計算機應用基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