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醫學專業細化、專科分化給兒童過敏性哮喘的防治帶來了不小的便利,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弊端,例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其實,兒童過敏性哮喘與其他兒童過敏性疾病同時存在營養、心理、精神和家庭社會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了又會影響過敏性疾病本身,因此需要多學科聯合起來,以患兒為核心,一體化解決過敏的問題。
2019年,上海兒科呼吸過敏專家鮑一笑教授以整合醫學理念為指導,創立了上海童杏兒科門診部,一站式解決兒童過敏性哮喘、鼻炎、濕疹和食物過敏的診治問題,是國內首家兒童過敏整合醫學門診。
在西方國家,花生過敏發生率每10年增加一倍,在非洲和亞洲也日益顯現,環境接觸(經皮膚)可早期致敏,然而生命早期食用花生可產生免疫耐受。著名的EAT(Enquiring about Tolerance)試驗指出,對于純母乳喂養的兒童3月齡時開始添加易引起過敏的6種食物,可預防其中至少1種食物過敏。我國《2017版食物過敏相關消化道疾病及管理專家共識》中指出:對于過敏源明確者需進行回避或采用消化酶處理,減輕過敏原性;對于過敏原不明確者可短期限制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待過敏癥狀消失后,可逐步引入。
多項研究表明,體育活動可導致哮喘日間癥狀、夜間癥狀和呼吸困難的風險增加。因此,家庭、學校大多會限制患兒的運動,加上患兒自己也認為自己不適合運動,加上哮喘發作帶來的不適,長久以往導致這些患兒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減少與同伴、老師的交流,從而出現焦慮、抑郁、性格內向和缺乏安全感等一系列情緒和心理問題。這些消極的心理反應很可能引起哮喘反復發作,進而引起患兒的恐慌和焦慮,促使哮喘條件反射,形成惡性循環。因此,GINA哮喘指南指出,哮喘患兒可進行適度的體育運動,合理的運動不僅可改善哮喘患兒的最大呼氣流速值,維持肺功能穩定,同時也能減少哮喘相關心理行為問題的發生。
家庭是兒童日常生活的主要場所,不良環境因素可誘發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發生,潮濕、裝修、家具、寵物等易誘發兒童呼吸道過敏,接觸泡沫、不合格塑料材質的玩具,兒童易出現皮膚過敏。因此,我們要打造一個適宜的家庭低敏環境;良好的親子關系可調解患兒的不良情緒,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社會因素如環境污染、被動吸煙等對兒童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視,被動吸煙時煙霧可刺激兒童支氣管黏膜感覺神經,引起刺激性咳嗽,同時迷走神經興奮造成支氣管平滑肌痙攣。
兒童過敏性疾病不僅要重視疾病本身帶來的危害,對疾病衍生出的一系列營養、心理、運動和家庭社會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綜上所述,兒童過敏性疾病雖表現多種多樣,分屬不同科室管理,但應從整合醫學的理念出發,一站式解決兒童過敏性疾病的診治。

部分信息來自于專業報刊和長風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