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倩
指導專家·姜衛劍(全軍腦卒中救治與研究中心主任、主任醫師)


劉鵬(化名)今年47歲,工作非常繁忙,加班熬夜是常事。有一次熱浪滾滾,劉鵬連續熬了兩個通宵后,突然出現頭暈,同時覺得右下肢體麻木。他本以為就是血壓高,吃了口服降壓藥就臥床休息。沒想到凌晨1時,他出現言語含糊,把妻子推醒后便意識不清。妻子將他送往醫院,最終確診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
夏季酷暑難當,是急性腦梗死的高發期。急性腦梗死是中老年人最容易患上的疾病之一,嚴重的急性腦梗死對生命威脅極大,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腦卒中俗稱“中風”,是我國成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首位原因。中國卒中學會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表明,我國現有中風患者1494萬人,每年新發病例330萬人。
腦卒中是威脅國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可導致患者肢體癱瘓、語言障礙、認知障礙及精神抑郁等,具有高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等特點。我國腦卒中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約四分之三的患者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給家庭造成沉重負擔。
很多人不了解急性腦梗死的前兆,導致很多患者從發病到救治錯失了黃金治療時間窗,最終可能致死或致殘。急性腦梗死治療可以靜脈溶栓的時間窗為3.5小時以內,只要在這段時間內被送往醫院進行靜脈溶栓,就有可能避免癱瘓、失語等嚴重后遺癥。
急性腦梗死有以下七大異常癥狀,中老年人要引起高度警覺。
劇烈頭痛 發病前會反復頭痛、頭暈,突然自覺暈眩、視覺旋轉,幾秒鐘后會恢復正常。
半身不遂 可以是單個肢體或一側肢體,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現吞咽困難,說話不清,惡心,嘔吐等多種情況,嚴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舌根發硬 忽然感覺舌根部僵硬、舌頭脹大、吞咽困難、說話不清楚,查看舌頭并無紅腫現象。
突然跌倒 由于腦血管疾病導致肢體功能障礙,或共濟失調和平衡失調,導致容易摔倒,不要誤認為它只是一種簡單的骨科情況,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握力下降 單側手突然無力,手握物體落地。例如,在刮剃胡須轉向一側時,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刮胡工具落地。
脾氣暴躁 語言和精神變化也是急性腦梗死的先兆,發音困難、寫字困難和性格改變,脾氣變得暴躁,脾氣火爆者可變成沉默寡言。
困倦嗜睡 感覺疲憊、勞累,總想睡覺。隨著腦動脈硬化的惡化,動脈管腔變窄,腦缺血加劇。約80%的人在缺血性腦卒中發作前5到10天經常打哈欠,這個重要的預警信號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急性腦梗死發病突然、病情危急、致死率高,很多患者一旦發病后就會猝然暈倒、不省人事、昏迷不醒,伴隨口角歪斜、言語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等。患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搶救,往往會危及生命,但這時候家人都會驚慌失措。
急性腦梗死發作的第一時間,家屬等周圍人應首先撥打120急救電話尋求幫助。同時,檢查一下生命體征情況,若呼吸和心跳已經停止,馬上做心肺復蘇術。如果意識清楚,可讓患者仰臥,頭部略向后,不需墊枕頭,蓋上棉毯以保暖。失去意識的患者,應維持昏睡體位,以保持氣道通暢。如果患者嘔吐,應將其臉朝向一側,讓其吐出。然后,用干凈的手帕纏在手指上,伸進患者口內,清除嘔吐物,以防堵塞氣道。裝有假牙者,要立即將其假牙取出。此時,千萬不要給患者進食或飲水。
對急性腦梗死患者不能進行搖晃、前后彎動或捻頭部、頭部震動等不當急救措施。患者出現抽搐,應迅速清除其周圍的危險物品,并用手帕包著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發作時咬傷舌頭。無筷子時也可以用手帕卷著,墊在上下牙之間。急救車到達時,要將患者的病情告知醫生。
引起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很多,可控制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房顫動、其他心臟病、無癥狀性頸內外動脈狹窄、肥胖、吸煙、飲酒、精神緊張等。在各種危險因素的長期作用下,患者的大、小動脈會發生病理改變,最狹窄的血管容易先發生閉塞,導致腦梗死。腦梗死發生后,如果沒有馬上啟動二級預防控制危險因素,血管病理變化繼續進展,越來越多的血管發生狹窄和閉塞,就會導致腦卒中復發。
臨床研究表明,將血壓控制到合理水平,腦卒中復發風險下降30%;強化降血脂治療,可使缺血性腦卒中5年復發率下降16%;嚴格控制血糖,可使腦卒中復發率下降47%。但臨床中經常可見的現象是,一部分患者存在觀念上的誤解,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或擔心藥物成癮停不下來,不愿意堅持規律用藥;還有一些患者道聽途說,各類保健品吃了一大堆,真正有用的藥物卻沒堅持吃,預防性治療不規范,這些都常常導致腦卒中復發。
腦卒中發病后的半年內,是肢體功能恢復的重要時期。并且,前3個月尤為重要,是進行康復治療的“黃金期”。康復治療應盡早實施,在發病后的一年內都應積極實行,一般應在病情穩定后1周內開始,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患者鍛煉原則 各種鍛煉需要在康復治療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遵循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勞逸結合等原則。
注意運動強度 被動訓練時別太用力,鍛煉時保證姿勢的標準。每鍛煉一處肌肉,應使該肌肉連續多次受到一定強度的刺激。要注意運動強度,不能太過用力,否則很可能因過度牽拉損害關節。
肢體擺放位置 腦卒中患者躺在床上時,不能讓患肢保持一個姿勢的時間過長,要防止肩關節脫位、關節僵硬和血液循環不暢。
床椅交換訓練 當患者病情穩定,身體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后,床邊訓練可由臥位轉為坐位。這一訓練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待患者能平穩地坐在床上后,可嘗試床椅交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