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冬 蔣小萃 喻蓮香
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在孕婦妊娠期內屬于十分常見的肝功能紊亂性疾病,其中,血中肝酶是孕婦妊娠期所特有的并發癥[1]。臨床主要表現為瘙癢、血清總膽汁酸(TBA)水平升高、黃疸、膽汁淤積等癥狀。大部分孕婦在妊娠終止之后,上述臨床癥狀便會消失,有小部分孕婦仍伴有瘙癢癥狀,癥狀嚴重者可能會引起精神病癥[2]。該病癥具有復發性,孕婦再次妊娠可能會出現復發情況,且孕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發病率高達12%。目前,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病因與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但該病對于孕婦與胎兒都具有較大影響。對肝內膽汁淤積癥的漏診、誤診、治療不及時,會導致不良妊娠結局的出現,并出現胎兒缺氧、早產、死胎等情況的產生,對孕婦及胎兒都產生極大影響。因此,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早期診斷篩查、準確判斷、及時治療,對于提高孕婦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兒發病率,提高新生兒生產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發展,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檢查臨床指標也正逐步完善,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診療指南(2015)》[3]提出 :甘膽酸 (CG)升高 >10.75 μmol/L 或TBA升高≥10 μmol/L即可診斷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在國外的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診斷當中并未將CG列入診斷標準,但提出在妊娠期出現無明顯病因導致瘙癢情況的孕婦,可借助TBIL、ALT、AST、γ-GGT異常作為診斷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依據。本研究選取自2018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接診的104例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和60例健康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病重程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肝功能水平及其妊娠結局?,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接診的104例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作為研究組,根據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分度標準(輕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血清TBA水平≥10 μmol/L、<40 μmol/L,CG 水平≥10.75 μmol/L、<43 μmol/L ;重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血清TBA水平≥40 μmol/L,CG水平≥43 μmol/L)將孕婦分為輕度組(63例)和重度組(41例)。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診斷標準:①孕婦妊娠中晚期出現不同程度黃疸或皮膚瘙癢等癥狀;②孕婦CG 升高 >10.75 μmol/L 或 TBA 升高≥10 μmol/L;③孕婦膽紅素水平升高;④孕婦妊娠結束后,皮膚瘙癢等癥狀恢復正常。納入標準:①研究組孕婦均符合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診斷標準;②孕婦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③孕婦資料完整且依從性高。排除標準:①孕婦合并惡性腫瘤;②孕婦嚴重肝腎功能異常;③孕婦具有免疫系統疾病。輕度組孕婦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27.1±5.3)歲。重度組孕婦年齡23~40歲,平均年齡(26.7±5.4)歲。另選取同期60例健康孕婦作為對照組,年齡 22~38歲,平均年齡 (26.9±4.9)歲。三組研究對象的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組受檢者均進行基本的身體情況檢查,在無菌條件下,分別抽取其空腹靜脈血4 ml,進行備用儲藏,制作為標本,在標本靜置2 h后對其進行離心處理。使用離心處理機器在3000 r/min的速度下,連續離心5 min,離心后選取上清液放置于EP試管,對試管進行標記,在-80℃環境中確保穩定性。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TBIL、ALT、AST、γ-GGT水平檢測。每例孕婦的指數均統一選取表達最高值。該操作嚴格按照操作章程及儀器使用說明進行,嚴格控制把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三組受檢者肝功能水平以及妊娠結局,肝功能指標包括TBIL、ALT、AST、γ-GGT。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肝功能水平比較 重度組孕婦TBIL、ALT、AST、γ-GGT水平均明顯高于輕度組,輕度組和重度組孕婦TBIL、ALT、AST、γ-GGT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肝功能水平比較(±s)

表1 三組肝功能水平比較(±s)
注 :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與輕度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TBIL(μmol/L) ALT(U/L) AST(U/L) γ-GGT(U/L)對照組 60 8.41±3.27 28.75±9.74 16.96±5.38 21.14±6.93輕度組 63 17.65±4.33a 85.72±27.97a 67.71±19.78a 53.42±15.66a重度組 41 24.08±5.88ab 176.32±51.46ab 142.37±38.97ab 84.11±23.59ab
2.2 三組妊娠結局比較 重度組孕婦陰道自然分娩率明顯低于輕度組,輕度組和重度組孕婦陰道自然分娩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重度組孕婦早產率明顯高于輕度組,輕度組和重度組孕婦早產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三組妊娠結局比較[n(%)]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多在孕婦妊娠中晚期出現,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黃疸、皮膚瘙癢、血清生化指標異常[4]。若沒有進行及時的相關檢查及處理,對孕婦及胎兒都具有極高的威脅性,孕婦容易出現產后出血等癥狀,間接增加了孕婦自然分娩的風險,提高了孕婦剖宮產的幾率[5]。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同樣會導致胎兒出現早產、胎兒窘迫、死胎等情況,對孕婦妊娠結局及圍生兒情況造成嚴重威脅?,F如今,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在產科疾病中占比不斷提升,發病率逐年增加,孕婦對該病的認識不足,早期診斷的不確切,導致其病情進一步惡化。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發病病因與機制目前尚未明確,一般認為該病的發生與孕婦本身的雌激素水平與免疫水平相關,也有研究及醫學工作者認為該病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在妊娠過程中有12%的孕婦可能會出現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所以,該病如何有效的進行早期診斷,并進行積極治療對孕婦及胎兒具有極大影響[6]。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出現是由于血清TBA和CG代謝受阻所引起的,血清TBA和CG水平的異常在皮膚瘙癢等臨床癥狀表現之前就已明顯升高。TBA及CG的水平指數直接反映孕婦肝臟的受損程度,其指標水平同樣是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病重程度的分度標準。TBIL的異常升高會直接反映出人體肝臟排泄功能出現異常;ALT、AST以及γ-GGT的升高多為提示肝臟細胞受到損壞,是肝臟功能受損的生化表現。ALT、AST的指標能夠較為敏感的反映出肝臟細胞受損,ALT的指標水平能夠敏感的表現出急性肝細胞損傷,而AST則對肝臟的損傷程度較為敏感。γ-GGT廣泛分布于肝細胞的整個膽管系統當中,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肝臟內外的膽管出現堵塞及損傷情況,導致γ-GGT流動排泄受阻,隨著膽汁進入人體血液,進而致使其血清當中γ-GGT水平升高。
本研究顯示,對三組受檢者進行肝功能檢測水平對比分析,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TBIL、ALT、AST、γ-GGT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孕婦,且重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TBIL、ALT、AST、γ-GGT檢測水平明顯高于輕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說明TBIL、ALT、AST、γ-GGT指標水平能夠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診斷提供幫助,反映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肝臟受損程度,進而有效判斷其病重程度,對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早期準確診斷具有積極作用;對三組受檢者的妊娠結局進行比較分析,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陰道自然分娩率均明顯低于健康孕婦,且重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的陰道自然分娩率明顯低于輕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說明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對于孕婦的妊娠結局具有較大影響,增加孕婦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而孕婦TBIL、ALT、AST、γ-GGT等肝功能水平的檢測可以有效診斷其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病情,進而預測其妊娠結局,有利于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對孕婦妊娠結局及圍生兒情況產生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TBIL、ALT、AST、γ-GGT等肝功能檢測水平對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孕婦有一定診斷價值,極大提高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檢出率,可有效判斷孕婦病重程度,進而預測其妊娠結局,對孕婦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