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玲
“我在火鍋店當過傳菜員,在酒吧當過駐唱歌手,創辦過養牛場,經營過建材……”退役后,劉慶順在創業路上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勇敢站起來,幾經周折,最終回到家鄉創業收獲了成功。近4 年來,他沖破阻力、克服困難,在致力于公司發展的同時,還不忘帶領鄉親脫貧致富,以一個軍人的使命感和責任與擔當勇當扶貧“先行軍”。
2008 年,劉慶順懷著對部隊美好的向往與憧憬應征入伍,服役于中國西南野戰軍偵察連。兩年的軍旅生涯鑄就了他不畏艱難、團結協作、樂于助人的精神。2010 年退伍后,劉慶順憑著一股沖勁兒外出經商闖蕩了幾年。偶然一次回老家阿壩州金川縣探親,劉慶順看到鄉親們很多農副產品賣不出去,只能堆在家里壞掉就感覺很奇怪,“我們在城里想吃都吃不上,這么好的東西你們怎么賣不掉”。鄉親們告訴劉慶順,因為這里地處大山,沒有人來收購這些農副產品,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它們爛掉。
住在大山深處的鄉親們一年四季起早貪黑、辛勤勞作,只能依靠售賣農副產品獲得經濟收入。“怎樣才能幫老鄉們把東西賣出去呢?”劉慶順靈機一動,“既然在山里不好找顧客,那我可以到網絡上去試試”。于是,劉慶順開始有了做電商的想法。為了讓家鄉金川縣資源優勢的價值得已最大化實現,思索之后,他決定辭去工作回鄉創業。
萬事開頭難。創業初期,他一個人拿著2000 元的啟動資金,在20 平米的辦公室里思考如何規劃、如何籌資、朝哪發展。這時的劉慶順深切體會到了創業的迷惘與困惑,但他仍然沒有退縮,通過多方面的考察和調研,2016 年,劉慶順創辦了金川東女麗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把經營重點放在金川縣農副產品開發挖掘上。同時結合金川的歷史、人文、地理資源,將特色產品與電子商務相結合,努力讓家鄉的產品走向全國各地。
發展至今,劉慶順的公司已入駐淘寶、有贊商城、人人店等電商平臺,旗下還開辦有兩家子公司。“如今我們公司的農副產品銷量很好,客戶反映都很不錯。”其實在創業初期,劉慶順很擔心公司出售的產品與其他電商相比沒有競爭優勢,于是他便投入了大量精力對旗下產品進行開發和豐富,推出了最具加絨特色的純手工工藝雪梨膏、野生木耳、黑米花生、核桃玫瑰餅、天然野生菌等農副產品,打開了自己的銷售市場。
“創業應該發揮自身優勢,運用好電商平臺,充當‘經濟人’和‘中介人’角色。”在劉慶順看來,公司的未來發展離不開創建者的推動。為讓公司不在萬眾創業的洪流中被淘汰,自公司創辦以來,劉慶順不斷加強理論學習,積極參加州、縣組織的相關創業及電商培訓,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同時,他還參加了“四川省少數民族貧困落后地區農產品展銷會”等各種展銷會,學習其他創業者的經驗。
在劉慶順的努力下,他及公司收獲了很多榮譽。2017年,劉慶順被共青團金川縣委授予“青年創業之星”。2017 年公司推出的“梨好,金川雪梨膏”飲品項目獲得阿壩州大學生、返鄉青年大賽優秀獎,并入選團州委青年創業扶持項目。2019 年,“金川雪梨膏”項目獲得川西北生態示范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獲得四川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銅獎,同時,被阿壩州脫貧攻堅小組授予“阿壩州脫貧攻堅奮進獎”。
面對收獲的榮譽,劉慶順并不滿足,他說接下來將依托金川得天獨厚的人文及資源優勢,將“東女麗尊”打造成川西高原優秀電商示范公司,用實際行動為家鄉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致富不忘家鄉人。”自2016 年公司成立以來,劉慶順始終不忘幫助家鄉人脫貧致富。
貧困村科爾納村是劉慶順公司主要的幫扶村鎮之一。為幫助當地村民脫貧致富,劉慶順以資金入股的形式聯合當地貧困戶打造了“金川蘇氏香酥玫瑰餅”產品,并帶領鄉親們一起生產、銷售產品,當地不少人通過“金川蘇氏香酥玫瑰餅”實現了脫貧增收。2018 年,劉慶順又以投資入股的方式帶領金川縣河東鄉21 戶貧困戶共同打造了“玫瑰核桃月餅”。在當年的中秋節上,“玫瑰核桃月餅”銷量金額達11 萬多元,劉慶順給入股貧困戶發放了14000元的“入股分紅”。
“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在德,終成于道。”劉慶順一直鼓勵公司員工共同參與精準扶貧,號召公司所有會員都投入到家鄉扶貧工作中來。他把創業致富與精準扶貧相結合,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當地群眾經濟增長,實現脫貧致富。通過建立一個扶貧發展基金、創辦引辦一個企業、建立一個為貧困戶服務發展的信息平臺、開發建立一批產業合作基地、牽頭幫扶一個貧困村(戶)、救助一個貧困學生、建立一套定期回鄉扶貧聯系工作機制、制定一套商會幫扶方案的“八個一”體系,努力搭建企業與貧困戶之間的創業平臺、就業平臺、信息平臺、聯誼平臺、幫扶平臺、開放服務平臺、發展平臺、招商平臺的“七個平臺”,形成幫扶工作大格局,為全縣精準扶貧工作盡己所能。同時,他還運用資金幫扶、科技引領、人才支援等方式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除了幫助鄉親脫貧增收,一直以來,劉慶順還對教育事業,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群體關注有加。他多次組織發起各種愛心活動,為貧困小學捐贈圖書、學習用具和生活用品等。如今,劉慶順已幫扶全縣貧困戶40 余戶、200 余人,幫助孤寡老人、留守兒童70 余人,資助學校棉被、書包等愛心物資40000 余元。
“盡管我的能力有限,但我會盡可能聚集我能力范圍內的力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部隊的經歷讓劉慶順多了一份社會責任和擔當,對他而言,創業致富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是他創立企業的“初心”,而他會一直秉持這個“初心”使命,繼續將企業發展和家鄉扶貧攻堅結合起來,帶動家鄉人一起奔小康。

劉慶順(中)參加四川特色農產品電視推介大會公益展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