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娜
摘 要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進一步推進,環境生態的保護成為優化發展成效、提升發展效益的重要內容。水土保持作為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其技術方案的編寫對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筆者就貴州省目前水土保持情況為依據,分析和研究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寫技術要點,希望對當前省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與發展提供一些淺顯的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 貴州省;水土保持;技術要點;方案;依據
前言
作為萬物的源泉,水土是人類在長期文明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隨著經濟文化事業的逐步推進,人們對于水土的認識已經不再局限與水土狹義的本身,慢慢地已經開始意識到水土保持對于整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等各項事業的巨大作用。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必將對自然環境造成損失和破壞,可以說很多文明的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造成了相當的“侵害”。當前,我們國家的水土流失情況愈發嚴峻,無論是從生態環境的角度,還是從資源發展的角度來看,水土流失的問題都已經造成了不小的危害。因此,進一步加強貴州省省級水土保持工作極為重要,可以說水土保持工作對于地域經濟發展、環境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具有重要的意義[1]。
1明確方案編制的總體要求
①在水土保持技術方案的編制過程中,首先要嚴格遵守國家當前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編制的內容不能脫離法律的框架,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切實的做好省級水土保持技術方案的編制。②在技術方案的編制過程中,應該以相關批復社里或者控制性詳細規劃多對應的區域中,循序漸進的逐步推進為原則,把已經建設完成或者近期建設的項目要求引入到相關的編制內容中,在查漏補缺、求真去偽的思想下客觀、有效的編制水土保持的技術方案。③明確省級水土保持技術方案的服務年限,到期后應明確相關的管理機構組織技術方案的評價與追蹤工作,不斷調整和完善方案中不合時宜的條款或內容,以便于后期進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并且相關的改動內容需報請省級管理部門進行審批。④方案的編制中,應該明確相關的防治責任與范圍,避免相關的管理機構出現推諉、工作不力的情況。在編制的過程中,應該從省級水土保持的角度,科學的對各個區域進行統一、整體的規劃。重視在方案期內水土保持工程的投資預算,加強遠期實施工作的防護要求編寫[2]。
2水土保持技術方案的涵蓋內容
①水土保持方案的各項基本要求。在水土保持技術要點的編制中,要在技術方案中明確整個項目的建設技術要求。對于主體工程的情況要進行細致的闡述,加強現場查勘的深入,詳細介紹工程項目的建設規模、建設布局、施工組織等情況。對于主體工程的地理位置選取,要避讓一些特殊的區域:水土流失預防與治理的重點區域、相關水域的植被保護區域、各級部門明確的長期水土流失定位觀測站。在建設方案的編制中要符合相應的法律、政策規定,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第二十四條生產建設項目選址、選線應當避讓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無法避讓的,應當提高防治標準,優化施工工藝,減少地表擾動和植被損壞范圍,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②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的評價。在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評價中,其內容應該包含項目的地理位置、生產建設的方案以及整體的布局等情況。并且從水土保持的角度入手,統一建設方案、占地情況、取土、棄土、土石方的平衡、施工技術方案與工藝等進行循序漸進的分條評價。在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評價中,應該充分的考慮到相關的不確定性因素,并且對整個技術方案踐行有效的引導和優化。比如對于項目主體工程的位置是否存在一些水土保持工作的制約因素,如果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在評價的過程中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或者優化。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必須要把主體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方案作為其水土保持的措施[3]。③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根據《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規定,在項目的生產建設過程中,項目范圍內的原有水土流失問題無論是自然還是人為因素等導致的,建設單位應該進行治理。在防治責任的劃分中,要根據項目的不同特征,明確防治責任的優先級別與效力。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出具的用地紅線>主體工程設計資料確定的用地范圍≈方案編制單位補充調查與勘察的用地范圍[4]。④相關監測措施的落實。根據《水土保持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生產建設單位應當自行或者委托具水土保持監測資質的機構對生產建設活動過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進行監測,并且將監測情況定期上報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的工作意見中明確在監測的過程中,對于占地面積大于50公頃、挖填土石方總量在50萬立方米以上的,建設單位應該委托具有甲級資質的機構進行相應的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對于占地面積5~50公頃、挖填土石方在5~50萬立方米的項目中,由建設單位委托乙級資質的水土保持監測機構進行相關監測工作;占地小于5公頃或者挖填土石方小于5萬立方米的項目,由建設單位自身進行相關的監測工作。《貴州省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管理辦法》要求,占地面積大于10公頃或者挖填土石方大于10萬立方米的項目應當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對于小于10公頃或者小于10萬立方米的項目可以不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5]。
3結束語
隨著當前經濟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各類項目工程在有序地開展,水土保持工作作為重要的環節一直,應該進一步統籌相關資源、合理編制水土保持技術方案,減少水土流失、降低水土流失風險、優化水土保持防治、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成效。
參考文獻
[1] 朱畢生,王向東,解剛,等.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重大變化及變更界定研究[J].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2015(5):34-38.
[2] 李百鳳.水電工程水土保持設計變更報告有關問題探討[J].西北水電,2014(5):108-110.
[3] 姜德文.新水土保持法實施后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審批的新趨向[J].中國水土保持,2012(4):11-13.
[4] 崔萬晶,楊之恒,李丹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變更原因及控制對策[J].中國水土保持,2018(10):18-20.
[5] 王正,錢愛國,洪根田.新建衢州至寧德鐵路浙江段水土保持工作經驗介紹[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7(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