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斯 梁麗霞(通訊作者)
(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婦產科 廣東 中山 528415)
目前,電子胎心監護在我國臨床上有著比較廣泛的運用,能夠對胎兒的宮內情況進行嚴密的監測,以及時發現其是否存在胎兒宮內窘迫的情況,降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1]。筆者選取了95名第二產程異常胎監圖形病患(2018年1月—2020年1月),旨在分析第二產程異常胎監圖形和新生兒窒息兩者間的關系,現總結如下。
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接診的第二產程異常胎監產婦95 例。其中:可疑胎監圖形30 例,年齡為21 ~32 歲,平均(26.48±1.27)歲。孕周為36 ~41w,平均(39.08±0.94)w;病理性胎監圖形65例,年齡為20~33歲,平均(27.12±1.58)歲。孕周為36 ~42w,平均(39.25±0.96)w。患者臨床資料完整,對研究知情。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回顧性分析本組95 例產婦的臨床資料,了解分娩方式和可疑胎監圖形與病理性胎監圖形對新生兒造成的影響,并做好相應的數據統計工作。
通過SPSS20.0 軟件完成數據分析工作。計量資料的表示為(±s),計數資料的表示為[n(%)],數據對比分別行t與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病理性胎監當中,持續胎心過緩最為常見,占總比例的27.69%,當中,有3 例進行性下降。晚期減速所占比例為13.85%,晚減合并胎心過緩所占比例為10.77%,變異減速所占比例為23.08%,重度變異減速合并胎心過緩所占比例為6.15%,重度變異減速所占比例為18.46%,見表1。

表1 病理性胎監結果的分析表
產程觀察期間比較常見的危險因素包含感染、羊水渾濁與臍帶異常者。胎膜早破者26 例,均未出現宮內感染的情況。可疑胎監當中,臍帶異常和羊水渾濁因素所占的比例比較少,均為順產者,且未出現新生兒窒息的情況,有2 例發生羊水吸入綜合征。病理性胎監當中,臍帶異常與羊水Ⅲ°渾濁所占的比例比較高。當中,助產者有13 例,順產者有50 例,余下2 例改為剖宮產。發生新生兒窒息13 例,占總產婦人數的13.68%,包含臍帶繞頸1 周者4 例、單純羊水Ⅲ°渾濁者7 例與臍帶繞頸2周者2 例;羊水吸入綜合征者有7 例,占總比例的10.77%。
順產組(n=80)中新生兒窒息者有10 例,從異常胎監出現到胎兒娩出的時間都為25min 及以上,當中,重度窒息者有2 例,羊水吸入綜合征者有4 例。助產組(n=13)中,輕度新生兒窒息者有3 例,都是持續嚴重胎心過緩,即60 ~80 次/min,持續時間為11 ~14min;3 例為羊水吸入綜合征者。
產婦在第二產程時若宮口全開,表明其具備陰道分娩的可能[2]。因胎頭下降,臍帶受壓,羊水減少,與宮縮加強等原因,使得其比較容易出現胎兒宮內缺氧的情況[3-4]。此研究中,30 例胎監圖形可疑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并未出現新生兒窒息的情況,提示:該類異常胎監圖形和先露下降之后臍帶受壓及胎頭受壓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需嚴密監測產程進展和胎心變化。對于病理性胎監圖形,出現胎兒缺氧的概率比較大。在第二產程當中,若病理性胎監圖形出現到胎兒娩出的時間越長,那么發生新生兒窒息的概率就越大[5]。此研究中,病理性胎監圖形出現到胎兒娩出時間超過25min 時,新生兒窒息的發病率顯著提升。第二產程期間,若產婦存在病理性胎監圖形,需引起臨床醫師的重視,若無臍帶繞頸的情況,羊水比較清,宮縮期用力期間先露下降的沖力比較好,且預計能夠在較短時間之內分娩的產婦,需讓其等待分娩[6]。
綜上,對于第二產程中出現病理性胎監圖形的產婦,需充分考慮應在哪種情況以及多長時間對其進行助產,以盡可能的減少新生兒窒息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