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玲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鳧城鎮衛生院 山東 棗莊 277222)
臨床上常見婦科疾病之一包括功能性子宮出血,并且該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同時患者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絮亂是引發子宮出血主要原因[1]。此外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臨床表現為經期時間較長、經期絮亂、經量較多等癥狀,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目前藥物是治療該疾病主要手段,因此選擇有效藥物對患者有重要影響,本研究以2018年1 月—2019 年6 月作為研究范圍,選取80 例我院收治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米非司酮治療更年期功血臨床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以2018 年1 月—2019 年6 月期間作為研究時間范圍,我院收治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8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其中對照組40 例患者,最高患者年齡63歲,最小患者年齡47歲,平均年齡(51.85±2.12)歲,18 例增生期改變、15 例單純增生過長者、7 例分泌期改變。研究組40 例患者,其中最大年齡64 歲,最小年齡46 歲,平均年齡(51.89±2.82)歲,其中15 例增生期改變、16 例單純增生過長者、9 例分泌期改變,對照組患者與研究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醫院倫委會以同意本研究;②患者與家屬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藥物過敏史者;②肝、腎功能障礙者;③治療依從性差患者。
對照組患者采用甲羥孕酮治療,其具體治療方法:醫務人員在患者月經停止第15 天,給予患者服用8mg 甲羥孕酮(國藥準字H33020715、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每天服用1 次,持續服用12 天,待患者停藥5 天后,醫務人員繼續給予患者服用8mg 甲羥孕酮,持續服用12 天,連續治療90 天。
研究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療,其具體治療方法:醫務人員給予患者服用12.5mg 米非司酮(國藥準字H20064669、天津天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每日服用1 次,服用7 天后,醫務人員檢測患者出血情況,每日持續服用12.5mg,持續服用90 天。
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其具體判斷標準:待患者服藥7 天后,出血情況消失,并且服藥90 天后,患者月經量以及周期恢復正常,為治愈;待患者服藥10 天后,出血情況消失,并且服藥90 天后,患者月經量以及周期有好轉,為有效;待患者服藥14天后,出血情況以及月經量、月經周期未發生改變,為無效。
兩組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相關數據記錄到統計學軟件SPSS19.0 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40 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療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臨床上常見婦科疾病之一包括功能性子宮出血,并且該疾病發病與患者進入更年期后卵巢性能衰退、卵巢激素水平下降有密切關系。此外女性卵巢中殘留卵泡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宮內膜腺體會出現持續增生,進而導致患者不能完整脫落子宮膜,最終使患者出現子宮不規則出血的狀況[2]。
目前臨床診斷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難度較大,此外在診斷時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礙以及子宮器質性等全身性疾病,同時在診斷過程中易出現誤診,如子宮內膜惡性病變等,進而影響患者治療效果[3]。雖然該疾病對患者生命不會產生威脅,但是長時間子宮出血會對患者生活質量有嚴重影響,目前藥物是治療該疾病手段方案,選擇有效藥物治療對患者有重要影響。米非司酮藥物是一種孕激素受體拮抗劑,該藥物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孕激素的分泌,可以緩解患者子宮內膜的增長,進而可以有效抑制患者子宮出血[4-5]。經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70.00%顯著低于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陳蘭英研究表明[4],對照組的81.43%顯著低于觀察組患者有效率95.7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上述結果相一致,據此表明,應用米非司酮藥物治療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具有顯著臨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子宮功能性出血的情況,同時可以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應用米非司酮治療可以更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較甲羥孕酮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對患者有較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