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龍 李云峰 文琪
(孝感市康復醫院 湖北 孝感 423100)
雙相障礙躁狂癥屬于精神疾病當中的一種,此疾病在發作之后,很大幾率會導致患者發生殘疾的情況,具有較大的破壞性,而且情況嚴重還會危機患者的生命。現階段,較為常用治療雙相障礙躁狂的方法就是使用藥物進行控制,雖然具有較為理想的效果,但是卻需要定期檢測血鋰濃度,防止發生鋰中毒的情況[1]。經顱磁刺激屬于一種新興治療方法,能夠有效對患者躁狂癥狀進行合理改善,不僅具有較高安全性,而且治療效果較為理想。本文選取62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不同治療方法,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
選取本院在2018 年1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62 例雙相障礙躁狂發作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先后將其分為對照組(31 例)和觀察組(31 例),年齡為22 ~56 歲,平均年齡為(36.19±2.37)歲,病程時間為(14.29±2.07)個月,對比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口服阿立哌唑藥物,結合病情變化更改藥物劑量。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用重復經顱磁刺激,30min/次,1 次/d,每周進行5 天,持續治療2 周時間。
分析兩組患者BRMS 評分、治療療效與不良反應情況。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用χ2檢驗,當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之前,BRMS 評分對比并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經過治療之后,觀察組患者的BRMS 評分為,對照組患者BRM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BRMS 評分(±s,分)

表1 兩組患者BRMS 評分(±s,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1 33.08±4.93 9.73±3.07對照組 31 32.19±5.03 15.28±4.37 t-1.067 7.957 P-0.834 0.001
在經過治療之后,觀察組患者無效為1 例,有效為9 例,顯效為21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6.77%,對照組患者無效為6 例,有效為14 例,顯效為11 例,總有效率為80.00%,對照組有效率顯著低于觀察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情況[n(%)]
觀察組患者失眠、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口干、震顫不良反應發生幾率為19.35%,對照組患者失眠、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口干、震顫不良反應發生幾率為32.26%,對照組不良反應低于對照組患者,但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情況(例)
雙相障礙躁狂癥患者在發作時,往往會伴隨著其它的癥狀,如:記憶力損害、注意力不集中等多方面,而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則為執行功能損害情況較為嚴重。雙相障礙躁狂癥患者的發作同其他多器官具有密切關聯。一般來講,雙相障礙躁狂癥患者在發作過程中,通常會存在腎上腺軸過度釋放的情況,而且隨著晝夜變化,分泌節律發生較大的改變,進而一定程度上導致血漿Cor、ACTH 水平不斷升高,由此使得躁狂癥狀越來越嚴重。阿立哌唑在臨床當中屬于抗滲精神類藥物,不僅僅屬于激動劑,而且還是多巴胺D2 受體拮抗劑,能夠對雙相障礙躁狂發作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但是此種治療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缺點[2-4]。由此聯用重復經顱磁刺激方法進行治療,通過脈沖磁場的應用,作用于腦組織,讓電流影響患者腦細胞功能與代謝,既能夠影響患者情緒活動,還能夠保障皮質活動影響具有較高安全性。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BRM 評分、治療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但差異不顯著(P>0.05)。由此說明,采用重復經顱磁刺激聯用阿立哌唑進行治療,對于雙相障礙躁狂發作患者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總而言之,雙相障礙躁狂發作患者選用重復經顱磁刺激聯用阿立哌唑方法進行治療,能夠提高治療的總有效率,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具有較高安全性,治療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