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文 文慧君 劉園園
(1 惠州華康醫院泌尿外科 廣東 惠州 516001)
(2 惠州華康醫院骨傷關節創傷科 廣東 惠州 516001)
(3 惠州華康醫院急診科 廣東 惠州 516001)
大體積輸尿管上段結石為泌尿外科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且其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手術治療為臨床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微創技術的日益成熟,經尿道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與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均為臨床治療大體積輸尿管上段結石的常用術式,且具有一定療效[2-3]?;诖耍狙芯恐荚趯Ρ确治錾鲜鰞煞N微創腔內手術治療大體積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效果。
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收治大體積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共計80 例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依據單盲法分為A 組與B 組,每組各40 例。A 組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齡43 ~65 歲,平均(52.13±3.14)歲;身體質量指數(BMI)18 ~23kg/m2,平均(20.89±1.62)kg/m2;結石體積151 ~173mm3,平均(157.68±4.69)mm3;結石位置:左側18 例,右側22 例。B 組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齡44 ~66 歲,平均(52.32±3.24)歲;BMI 17 ~24kg/m2,平均(20.91±1.59)kg/m2;結石體積152 ~174cm3,平均(158.03±4.61)cm3;結石位置:左側19 例,右側21 例。統計學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納入標準:①經CT、X 線檢查為輸尿管上段結石且結石最大直徑≥1cm 者;②符合手術適應證者;③臨床資料與影像學資料完整者;④配合度理想者;⑤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2)排除標準: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凝血功能障礙者;③合并全身出血性疾病者;④伴有上尿路腫瘤者;⑤合并患側腎結石者;⑥伴有嚴重高血壓、糖尿病者;⑦認知功能障礙者。
1.3.1 A 組 實施經尿道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治療,采用氣管內全麻,患者呈截石位,采用9.8/8.5F 輸尿管硬鏡逆行放入患側輸尿管,直至到達結石位置,于輸尿管鏡下觀察結石體積、形態等情況,再經導絲向患者輸尿管放入14F 輸尿管軟鏡手術的通道鞘,再使用輸尿管軟鏡進入患側腎臟部位,找到結石后使用鈥激光進行碎石,小的碎石,灌注沖洗后可隨著流水排出體外,對于體積較大的結石,可采用套石籃取出,徹底粉碎結石后,退出輸尿管通道鞘,經導絲在患側輸尿管留置輸尿管雙J 型內支架管,同時常規留置導尿管。
1.3.2 B 組 實施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采用氣管內全麻,患者先呈截石位,在輸尿管鏡下于患側輸尿管放入F5 輸尿管導管,建立人工腎積液,再調整至斜仰截石位,在超聲引導下使用G18 穿刺針進入腎中盞內部,確認進入后放入導絲,再沿此通道進行擴張,直至F16-F20,留置peel-away 鞘在集合系統內,使用碎石系統進行泌尿系統腔內碎石,再灌洗排出結石,術后患側留置雙J 管、腎造瘺管。兩組患者術后均隨訪1 個月,評估臨床治療效果。
術后1 個月,①臨床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總治療費用。②并發癥: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感染、肉眼血尿、輸尿管狹窄。③結石清除率: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1 個月結石清除率,以經腹部CT 檢查無結石或結石直徑<3mm 為結石清除成功。④患者主觀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手術滿意情況進行調查,重測效度是0.88,Cronbach'sα 系數是0.86總分為100 分,滿意(≥90 分),較滿意(80-89 分),不滿意(≤79 分),滿意度=(滿意數+較滿意數)例數/總例數×100%。
B 組住院時間長于A 組,總治療費用高于A 組,手術時間短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臨床相關指標對比(±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住院時間(d) 總治療費用(元)A 組 40 49.45±7.13 4.55±1.14 8629.24±1419.32 B 組 40 40.56±5.67 5.13±1.32 11753.45±1329.51 t 6.172 2.103 10.160 P 0.000 0.039 0.000
B 組主觀滿意度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主觀滿意度對比[n(%)]
B 組并發癥發生率校A 組高,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 組結石清除率較A 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與結石清除率對比[n(%)]
輸尿管上段結石為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臨床癥狀為疼痛、血尿等,尤其是大體積輸尿管上段結石癥狀更為明顯,若病情未及時得到控制,將嚴重損傷患者腎功能,可能會引起膿毒癥,嚴重者甚至發生感染性休克,威脅患者生命安全[4-5]。以往臨床常采用開放式手術治療該疾病,但由于其創傷性較大、術后恢復速度慢等弊端,導致在臨床治療效果欠佳[6]。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微創技術日益成熟,經尿道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與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均為臨床治療該疾病患者的常用微創術式,其中經尿道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費用較低,且具有一定療效,對組織損傷較小[7]。但有關研究指出,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患者的臨床療效優于該術式[8]。故臨床對于兩種微創腔內手術治療大體積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效果尚存在一定爭議。本研究結果顯示,B 組住院時間長于A 組,總治療費用高于A 組,手術時間短于A 組,B 組并發癥發生率較A 組高,但組間對比無明顯差異,表明經尿道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治療該疾病患者,有助于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治療費用,并控制并發癥發生。究其原因為,該術式手術過程中不需要放置腎造瘺管,術后早期能夠拔出尿管,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進而減少治療費用;而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手術中需要建立腎通道,因此手術創傷性較大[9]。但本研究結果還發現,B組結石清除率與主觀滿意度均高于A組,提示微創經皮腎鏡取石手術療效更為明顯,可有效提高結石清除率與患者主觀滿意度。高向林等[10]研究結果顯示,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患者的結石清除率明顯高于經尿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可達到100%,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大體積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而言,經尿道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有助于減少并發癥發生,從而促進患者術后快速康復,但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結石清除率與患者主觀滿意度較高,臨床可依據患者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以提高手術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