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新萍
(伊犁州新華醫院 新疆 伊寧 835000)
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醫療服務質量及患者的就醫體驗,因此不斷提高護理質量一直是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核心內容。頭腦風暴法又稱思維沖擊法,是通過會議討論的形式引導參會者根據某一議題發散思維[1],激發靈感,廣開言路,突破固有的觀念束縛,在自己頭腦中掀起思想風暴,最大限度的發揮創造性思維能力,暢所欲言的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以提高護理質量控制水平為目的[2]。本研究探討了頭腦風暴法在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價值。
以我院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107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0例,女47例,年齡20~73歲,平均(46.28±3.47)歲,住院時間4 ~18d,平均(11.14±2.57)d,疾病來源:普外科12 例,呼吸內科13 例,消化內科9 例,腎內科10 例,骨科10 例,心胸外科8 例,婦產科17 例,高血壓科11 例,心血管科9 例,神經內科8 例。根據隨機抽樣原則將受試者分為對照組(n=53)和研究組(n=54),兩組一般資料可比較(P>0.05)。各科護士共計112 名,其中男6 名,女106 例;年齡23 ~46 歲,平均(36.75±3.43)歲;副主任護師8 名,主管護師34 名,護師46 名,護士24 名。
對照組在護理服務中未實施頭腦風暴法,研究組在護理服務中實施頭腦風暴法,具體為:由1 名副主任護師、2 名主管護師及若干護士成立護理質量控制小組,小組內明確護理質量控制各模塊,由護士長擔任組長,通過小組內討論明確反復出現的護理問題,再開展頭腦風暴前3d 通知各組員,每個問題討論時間控制在20min 左右,確保所有參會人員均可發言,并確保可有效激發靈感。由組長牽頭拋出問題,引導組員自由想象及發揮,組員充分發散思維,闡述自己的觀點及意見,彼此之間相互啟發及補充,實現“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風暴式討論,并按順序輪流發表意見。所有小組成員每提出一個主意、方案便立即寫在白板上以激發其他組員提出新方案。最后通過小組內討論根據存在的護理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制定改進措施,由專人進行記錄并負責匯總在護理質量控制中。
以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總滿意為滿意與基本滿意之和。并從護理安全、健康教育、護理文書、病區管理、急救管理及業務技能5 個方面評價兩組的護理質量,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表示護理服務質量越高[3]。
研究組患者滿意度(94.44%)顯著高于對照組(81.13%)(P<0.05),見表1。

表1 患者滿意度[n(%)]
研究組護理安全、健康教育、護理文書、病區管理、急救管理及業務技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s,分)

表2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s,分)
組別 n 護理安全 健康教育 護理文書 病區管理 急救管理 業務技能研究組 54 95.46±3.55 96.87±3.32 98.42±1.64 98.82±2.75 97.12±2.14 98.64±2.13對照組 53 83.82±3.23 88.32±3.24 89.37±2.25 90.76±2.34 91.45±2.33 90.72±2.53 t-17.730 13.479 23.740 16.349 13.114 17.530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傳統的質量控制僅局限在簡單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常對引發問題的原因分析不深刻,改進措施常難以滿足臨床預期。頭腦風暴法則可大量收集來自不同角度及層面的觀點、經驗及心得體會,充分發揮人的聰明才智,激發人的潛能,通過會議討論在短時間內使思維得到更多創造性的發揮,使各種思想火花自由碰撞,讓問題考慮的更詳細,解決方案更加具體、明確、有效,促進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4-5]。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頭腦風暴法可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在護理質量控制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