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芬
(德江縣民族中醫院 貴州 德江 5652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屬于微創手術,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治療創傷,通過影像技術輔助手術開展,降低不必要的手術創傷,恢復治療疼痛感小,術后瘢痕小,術后恢復更快。具體處理中,護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輔助手術開展,優化治療效果。本文采集94 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分析運用護理干預后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速度與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狀況,內容如下:
觀察2017 年5 月—2019 年6 月94 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隨機劃分為優化組與常規組,每組各47 例。常規組中,男25 例,女22 例;年齡從34 歲~67 歲,平均(46.72±7.13)歲;優化組中,男28 例,女19 例;年齡從32 歲~65 歲,平均(47.48±5.34)歲;兩組患者基本年齡、性別與病情等資料上沒有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常規組提供常規護理,優化組提供護理干預,內容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
患者對于手術在一定程度上有恐懼心理,要及時的做好心理建設,讓其有一定準備,保證其應有的手術知情權,但是細節上要合理的糾正指導,避免其過度恐懼與擔憂,保持合理的手術預期[1]。可以通過同病區成功案例做指導安撫,建立基礎治療信心。要做必要的講解,要說明手術流程事項,糾正其錯誤認知。可以做好家屬的教育指導,提升家屬在患者心理層面的干預安撫[2],提供良好的生活氛圍。可以囑咐患者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消遣,避免注意力過多的注意在疾病方面,但是也避免活動導致的身心疲乏。
1.2.2 環境管理
要保持良好的環境,溫度保持24℃左右,濕度在55%上下[3]。保持定時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提升呼吸舒適度。要合理控制病房人數,避免環境嘈雜。設置床簾,保持治療護理的私密感。要做好消毒管理,定期清潔。可以放置一定植物,保持溫馨的病房環境。構建良好的病友關系氛圍,控制探訪時間,保證患者更好的休息效果。
1.2.3 生理護理
術前要做好術前12h 禁食與4h 禁飲,同時做好術前深呼吸與床上排便指導。要囑咐其避免食用產氣飲食[4]。必要情況給予插管來確保胃部在手術過程中保持充盈,防控誤吸與嘔吐等問題。術后需要輔助做好患者去枕平臥,頭部側向一邊,避免誤吸嗆咳引發的窒息。做好各項生命體征監護與記錄,了解病情變化,及時做好干預。術后6h 患者保持麻醉清醒,確保血壓平穩,輔助其保持半臥位[5]。要輔助做好翻身叩背,讓其呼吸道分泌物更好的排出,降低并發癥,做好腹腔引流。要做好引流管管理,放置膽總管引流與胃引流管。要做好疼痛管理,如果患者有身體疼感,尤其是肩痛較為明顯,需要做好安撫指導,讓其保持放松,避免過于緊張。讓其了解有關疼痛會在1 天后自然的消除。術中,要做好手術室環境管理,保持溫度、濕度的適宜,做好患者保暖工作,操作柔和細致。如果有異常情況,及時的告知醫生干預。術后飲食方面,可以保持半流食,可以適宜的下床活動,提升機體免疫力。
1.2.4 健康教育
教育指導工作包括醫院環境,手術流程以及治療恢復的注意事項等。細節處理中,要考慮患者個人在手術方面的需求,保持人性化操作。要做好教育指導所需的手冊使用,配合口頭指導,提升教育指導的有效性。要考慮患者的接受能力,保持內容與形式的匹配性。可以在病房放置公用的健康手冊,反復使用,減少重復印制導致的成本過高。對于重點性要點做簡要說明,提供隨時可取的便簽,或者每個環節提供便簽來指導。也可以通過手機文章讓患者與家屬理解與隨時查詢,提升后續執行的效果。
分析各組護理之后患者心理評分、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心理評分運用SAS、SDS 評分,評分越低代表負面情緒越少,情況越好。術后胃腸功能主要觀察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等恢復速度情況,時間越少越好。
將護理數據運用SPSS19.0 分析,計量資料運用t檢驗,P<0.05 有統計學意義。
在SAS、SDS 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方面,優化組各項評分顯著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患者SAS、SDS 評分平均值對比(±s,分)

表1 各組患者SAS、SDS 評分平均值對比(±s,分)
注:兩組護理前對比,P >0.05,兩組護理后對比,P <0.05。
分組 n 時間 SAS SDS優化組 47 護理前 55.28±4.25 52.73±3.86護理后 34.19±3.17 35.62±2.19 t 4.8798 5.9862 P 0.0016 0.0015常規組 47 護理前 54.73±5.63 51.63±5.94護理后 41.57±2.98 42.76±4.72 t 4.7150 5.1794 P 0.0009 0.0024
在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等指標方面,優化組顯著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速度對比(±s,h)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速度對比(±s,h)
分組 n 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 肛門排氣時間 排便時間優化組 47 7.42±1.78 11.97±1.48 23.65±1.71常規組 47 11.09±1.94 19.54±1.25 38.54±2.09 t-5.2982 6.1963 5.4311 P-0.0005 0.0011 0.0008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采用相對全面細致、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滿足了手術治療恢復所需,同時也更好的貼近患者身心訴求,優化患者治療恢復效果。細節處理中,護理人員要具備更好的觀察評估與靈活應對能力,同時要及時的做好與醫師的互動,更好的保證護理工作符合醫生治療所需。要多觀察患者綜合情況,避免籠統呆板執行護理內容導致的患者不適感。要考慮患者多樣化的個人情況,做好護理細節的靈活調整。要做好患者健康意識與治療配合度的建立,讓其意識到良好的治療配合是影響患者治療恢復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隨著醫療工作的發展,護理工作也需要不斷的優化細節。
總而言之,護理干預對改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恢復質量,加快恢復速度,患者負面情緒更少,治療恢復感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