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現翠
(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中心衛生院 山東 濟南 25030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該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若不經過有效的護理和治療會出現嚴重的后果。該疾病多發于老年患者,該疾病會導致患者的肺功能受到影響,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器官衰竭[1]。但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常會伴有消極情緒,所以吸氧依從性并不高。本次實驗通過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用護理健康教育干預,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吸氧依從性。
本次實驗中共有84 例患者參與,其中所有患者均為我院在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共有患者42 例,男性患者21 例,女性患者21 例;年齡分布為21 ~74 歲,平均年齡為(50.37±3.58)歲。對照組共有患者42 例,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20 例;年齡分布為20 ~76 歲,平均年齡為(50.97±3.82)歲,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使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使用護理健康教育干預。首先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干預,患者住院期間對患者進行集中的知識講座,使用通俗的語言,對患者講解疾病的致病原理和治療方法,同時印發相應的知識手冊,幫助患者認識到吸氧治療的重要性[2]。例如對患者進行吸氧姿勢的講解;對患者講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病原理和注意事項,同時強調患者吸氧治療的重要性。針對重癥患者或者吸氧不配合患者可以采用“一對一”的知識宣講模式,這樣可以嚴格控制患者正確吸氧。護理工作人員也應該確保患者能夠正確吸氧,對吸氧動作錯誤的患者進行吸氧動作鍛煉,幫助患者快速的、正確的掌握呼吸鍛煉的方法。最后在患者出院后還應該對患者進行及時的電話回訪。
在實驗后對兩組患者的吸氧依從性進行對比分析。
本次實驗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 進行相關的統計學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本次實驗可得,觀察組患者的吸氧總依從率為97.62%(41/42);對照組患者的吸氧總依從率為80.95%(34/42),觀察組患者的吸氧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χ2=6.0978),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吸氧依從性的比較[n(%)]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內的空氣質量明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就導致各種呼吸類疾病的發生率大大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該疾病多發于老年患者[3-4],該疾病會導致患者的肺功能受到影響,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器官衰竭,進而出現死亡[5]。在本次實驗中護理健康教育干預貫穿整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過程,在入院時就進行與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在住院期間繼續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癥狀進行特殊護理健康教育的講解,最后在出院后還對患者進行及時的電話回訪,通過整個過程,患者的吸氧依從性有了明顯的提高。
觀察組患者的吸氧總依從率為97.62%(41/42);對照組患者的吸氧總依從率為80.95%(34/42),觀察組患者的吸氧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護理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吸氧依從性,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積極意義,值得在臨床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