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娜
(浠水縣婦幼保健院 湖北 黃岡 438200)
目前,由于我國二胎政策的開展,已經有很多家庭開始實施二胎計劃,然而也有很多高齡產婦面臨著生產問題。女性在懷孕以及分娩之后,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是會出現改變的,此外,產婦在生產之后很容易造成抑郁情緒,最后演變成產后抑郁,嚴重影響到了產婦在產后的生活,并且也有影響到產婦的健康[1-2]。因此,臨床提出了心理護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產婦的滿意度。現報告如下。
自2017 年4 月—2018 年4 月收取的106 例分娩的高齡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產婦最小年齡為30 歲,最大的產婦年齡為40 歲,平均年齡為(35.14±2.47)歲,其中53 例產婦當中初產婦有40 例,經產婦有13 例;觀察組產婦的各項資料與對照組基本一致,兩組數據對比無顯著差異,可以對比。
對照組: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對產婦進行常規的指導,告訴產婦和家屬在生產前和生產后需要注意的事項,整理好病房內的環境等。
觀察組:第一,在產婦住院時,護理人員需要向產婦和家屬講解相關的知識,仔細介紹科室和病房的環境,讓產婦可以盡快的熟悉醫院的環境,之后對產婦和家屬進行健康宣教,讓產婦和家屬認識到心理護理的重要性。護理人員不要為產婦增加心理負擔,為產婦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4]。告訴產婦家屬,不要將分娩時的疼痛等消極思想告訴產婦,避免產婦出現較大的壓力。第二,分娩之前,由病房護理對高齡產婦進行常規的護理處理,向其講述分娩時的注意事項和配合技巧等,陰道產婦在產前的放松訓練,按照產婦的角度出發,仔細了解產婦的內心想法,傾聽產婦的內心和緊張,針對產婦提出的負面情緒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以此來得到產婦的配合[5]。第三,分娩時,幫助產婦擺好體位姿勢,通過和產婦的交流給予安慰,分散產婦的注意力,護理人員在分娩時需要陪在產婦的身邊,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以此消除產婦的恐懼。第四,產后護理。針對產婦生產之后給予心理狀態的分析,仔細產婦的緊張情緒,并且針對具體的因素對其進行心理指導[6-8]。護理人員需要和產婦耐心的溝通,讓產婦明白在產后需要作出一個心理調整,同時也要了解產婦內心的情緒變化,對于出現不良的情緒時,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給予一個正確的方向。要讓產婦懂得自我調節,并且也要學會自我保護的重要性,降低負面情緒對自身的影響性。護理人員需要對產婦實施針對性的心理引導,告訴其產婦自身以及新生兒的基本情況,并且要講述需要注意的事項,引導產婦可以積極的面對,叮囑產婦在產后一段時間內適當的活動,可以增進身體的技能恢復。第五,子宮護理。護理人員要按照產婦自身的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對患者實施按摩,但要調整好角度和力度,適當的詢問產婦力度是否合適,以此來盡快幫助產婦恢復子宮的康復,同時也對產婦的情緒有一個良好的改變。
對比產婦的分娩方式和產后抑郁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12]。
所以的數據均采用臨床的SPSS18.0 軟件統計,數據中體現的計數指標為百分率,檢驗的方式以卡方為標準;計量指標則是用均屬±標準差進行顯示,檢驗形式為t。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在護理前抑郁評分是(9.25±2.14)分,但在護理過后的評分變成(2.68±1.57)分,然而臨床對照組產婦在產前抑郁評分為(8.57±1.57)分,在護理之后抑郁評分為(6.57±2.94)分。因此,對照組產婦抑郁評分卻高于觀察組,而數據有顯著的差異。
根據數據顯示,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情況要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見表1。

表1 分析對照組和觀察組產婦的分娩情況(n)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要低于觀察組,數據分析存在明顯的變化,統計也具備統計的價值,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n(%)]
高齡產婦的年齡比較大,自身的機能也出現下降的趨勢,在分娩的同時需要承受著生理和心理的兩種壓力,不僅對產婦的心理影響很大,同時也會對妊娠結局造成嚴重的影響[13]。針對高齡產婦來分析,產科常規的護理已經不能夠滿足產婦的需要,這需要在常規的護理之上增加心理護理,以此可以良好的完善產婦的內心情緒[14]。
本文研究得知,實施心理護理的觀察組高齡產婦的自然分娩的例數較高,并且助產的例數較少些,這對產婦的身體也是良好的幫助,并且高齡產婦自身就對分娩這個過程產生很大的恐懼和焦慮情緒,然而不良的情緒回對子宮的正常收縮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分娩的成功率也較低,不良情緒會對子宮正常收縮產生影響,最后風險性較大,會影響到產婦的負面情緒。此外,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時確保成功分娩的重要前提。心理護理時目前臨床當中一種比較重要的護理措施,該護理模式也是體現了醫院護理工作的[15-16]。在產婦住院時,就需要讓產婦體會到該護理模式的個性化,同時也要讓產婦感受到護理的重要性和醫院的溫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