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
摘要:本文介紹了圖書館和智能圖書館的數字化變革浪潮之間的關系,分析了智能圖書館背景下的電子資源管理問題,以及建立基于CAMS技術的電子資源管理平臺的理論模型,進一步建立了智能圖書館平臺。
關鍵詞:智慧圖書館? 云計算? 大數據? 電子資源建設
1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紙質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傳統圖書館和其他形式的圖書館已經迅速繁榮?!爸悄軋D書館”一詞于2003年在文獻被首次提及,隨后加拿大在太華公共場館設立了圖書館。2005年,中國學者開始了對智能圖書館的研究。這些學者代表是則是嚴冬,吳恩,董小霞等。學者們認為,智能圖書館中的“智慧”是指智能化和自動化,“智慧”是指創造力。智能與智能庫不同,它不僅僅是技術和設備的凝練,它也是Internet +圖書館的表現,它引入了Internet思維(大數據思維、用戶思維、社會思維、平臺思維、跨界思維等)以及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其他技術對圖書館的進行整合,對圖書館各個方面進行理解以及建設一種新型的圖書館,其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并可以為他們提供智能化服務。
圖書館的象征建筑是以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集美大學圖書館,深圳圖書館和其他圖書館為代表。他們嘗試引入智能技術,并初步實現資源與服務的整合。作者提出了基于文獻和現場研究的智能圖書館的計劃,即搭建建筑模型和智能圖書館框架,并在建設智能圖書館時進行了分析。
2 智慧圖書館和電子資源建設
2.1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的作用
2.1.1推動高校智慧校園建設
中國大學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其致力于塑造校園的景點。大學改革和發展的方向是應該適合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大學應該致力于建設校園硬件,通過先進的教育設備和各種渠道增加資金,并購買設備,為了進一步改善教育條件,同時應該加強軟件和教師資源的建設。促進智能建筑庫的建設,可以幫助構建大學軟件和硬件的發展,并加快智能校園的構建速度。在建設校園時,智慧圖書館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圖書館在培養和促進智慧建設方面必須做得非常出色。
2.1.2滿足高校人才培養需求
通過高校的發展與相關技能的提高,通過培訓室對學生進行培訓,學生可以發展和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最新的設備和現有的培訓室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隨著大學教育制度的完善,智慧圖書館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來管理自己的時間,并避免出現學校學習與市場需求不同步的情況。
2.2智慧圖書館和數字化轉型利器—CAMS技術
在智慧圖書館的建設中使用“云計算”,以識別數字化轉型中的不同行業參與者。為了解決此類問題,我們創建了一個“移動優先”的口號,其中包含大數據,大計算機處理能力,四個渠道和多個核心業務。大數據的驅動力來自于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等手機中的內容,這些內容最終會通過云計算進行匯總。通過一系列調查,我們發現通過性能報告和分析報告可以告知客戶應采取哪些步驟來預測將來會發生什么。Expedia技術基于構建業務系統的基礎上020 Smart Library使用智能技術來實現圖書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Expedia技術為構建智能圖書館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3 基于CAMS技術的智慧圖書館模型
3.1云計算服務平臺
使用IAAS云技術是構建云平臺的核心,以了解源數據庫的轉換,并通過易于理解的管理,與現有的第三方電子設備管理結構化和未格式化的源數據。基于存儲大數據并基于大數據分析和共享數據讀取數據,將轉換后的數據保存在數據庫中。電子基礎數據基于云計算技術,并具有靈活且可擴展的統一存儲平臺。這解決了電子格式和集成不一致的問題。
3.2大數據處理分析平臺
該平臺包含三個基本模塊:行為分析和讀者建議,在線OPAC電子查詢以及智能電子版本。
(1)讀者分析與建議。使用公司的數字營銷技術來跟蹤和記錄所有讀者對電子出版物和市場研究的渠道。同時,智慧圖書館結合了RFID技術,其可以用來給閱讀器評級,評估閱讀器行為和使用趨勢,評估電子資源的購買行為,并在未來電子資源的購買做出科學決策,其也可以提供數據處理。
(2)在線查詢OPAC電子出版物。它將電子版本信息與實際發布信息合并,以了解基于關鍵字的Web查詢,查詢真正組織的電子版本、未格式化的電子出版物和實際出版物,以獲得統一的查詢物。
(3)關于智能電子出版物的建議。這使讀者可以獲取必要的電子出版物,并可以將版權用于電子出版物。
3.3閱讀和分享平臺
該平臺有兩個核心單元:四個頻道的讀者和社交分享推薦。當前的世界是數字化轉型時代,也是許多渠道的時代。除了傳統的離線頻道外,電子版本的使用和傳輸也趨向于多頻道。最顯著的功能是諸如手機之類的智能設備的推廣以及許多社交網絡的推廣。
(1)4通道讀取證書。如今,電子書的使用正越來越多面向客戶端,例如:傳統Web和電子版本書籍,然后他轉向可訪問手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子書)。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智能閱讀器客戶端支持四個渠道,并依靠云計算來獲取多用戶日志文件、書簽、書本標簽等,多個客戶端共享并進行連續記錄,這是我們能必須要做的。例如,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等使用PAD+在智能終端和電子圖書館資源之間建立無縫連接。讀者可以在指定設備上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下載和閱讀大量電子資源。
(2)社交分享和推薦單位。在當今社會中,基于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系統的社交軟件正在擴散,并發布有關的電子相關信息。因此,通過提高讀者的社交分享能力,讀者可以獲得他們的閱讀經驗和電子寫作經驗。同時,這將大大增強電子出版物在知識產權活動框架內的傳播能力和交換的作用,這還將在內部框架內進行傳播和分享,這提高了客戶對電子出版物的認識作用,加強了對知識產權規則的監督。
3.4館際互借和統一館藏平臺
傳統上,我們很難在圖書館之間獲得知識產權管理要素,并且很難在電子圖書館之間獲得連接。但是,一旦在云平臺中創建了統一的電子版本數據庫和OPAC電子版本網絡,所有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的。通過建立社區銀行同業的電子版本,每個圖書館的獨立OPAC電子出版物數據將集成到一個統一的查詢系統中。通過支持統一的標準4通道讀取器系統,可以讀取到電子版本的數據,查詢其知識產權并將其用于專業用途。館際借閱和館藏中心的集成允許每個成員在館藏電子版本中對其進行交互和補充。
3.5圖書館基于CAMS技術實現智慧圖書館電子資源管理平臺的設想
(1)云計算服務平臺構想
由于云計算平臺是知識產權圖書館的基礎,因此上海大學圖書館計劃在2012年對云計算平臺進行初步研究,并選擇IAAS技術為上海私有云圖書博物館創建一流的測試平臺。基于IAAS Cloudstack國際平臺。通過普及該私有云平臺,電子館藏可以具有靈活的存儲平臺,并提供用于分析和擴展后續客戶數量的基本計算平臺。
(2)大數據分析平臺的構想
關注紙質圖書館逐年增長的趨勢,電子館藏的共存和電子館藏的展示,將各種資源整合到網站的服務平臺中以減少電子館藏。RDA和通用搜索服務平臺可以滿足電子和物理出版物的統一要求??梢酝ㄟ^分析當前的核心數字營銷系統來選擇一個全球數字營銷系統。實際上,作為讀者行為分析和智能發布平臺的原型,Sitecore應該對其進行改編和實施,以提供對圖書館中讀者的在線訪問,并根據讀者選擇的累積數據來跟蹤行為。
(3)閱讀和分享平臺的構想
首先,打開在線共享率查詢系統,使讀者可以在微信和微博等國家的公共社交平臺上分享他們的閱讀想法。其次,我們建子立了公共圖書館,以回答用戶的問題,并定期發布新的電子出版物。將來,用戶有可能有針對性地收集電子版本。最后,它使用HTML和其他技術來創建電子圖書館,以滿足移動電話用戶不斷增長的需求。
4 結語
越來越多的智能服務改善了人們的舒適生活。圖書館行業也在努力轉型,一些圖書館已經開始創建智能圖書館。隨著智能圖書館所占比例的增加,未來還將出版電子出版物。的主要發展方向。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前提下,管理電子財務是圖書館的優先事項,也是建設圖書館重要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婧琢.智慧圖書館語境下高校圖書館需求驅動采購的實踐展望[J].科技經濟導刊, 2019(28).
[2]鄭聰.人工智能驅動下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探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9,36(04):6-9.
[3]喻潔.大數據背景下中國高校智慧圖書館的智慧服務:實踐探索與未來展望[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8,039(005):P.54-58.
[4]趙蘋."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推進路徑探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 2019(4).
[5]徐玲."智慧城市"背景下的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6, 000(022):128-129.
[6]邱圣暉,孫娟菲.初級階段的智慧圖書館服務實現途徑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000(044):249-250.
[7]Marx, Vivien. The big challenges of big data[J]. nature, 2013, 498(7453):255-60.
[8]Havens T C , Bezdek J C , Leckie C , et al. Fuzzy c-Means Algorithms for Very Large Data[J].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012, 20(6):1130-1146.
[9]Howe D , Costanzo M , Fey P , et al. Big data: The future of biocuration[J]. Nature,2008,455(7209):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