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昀
鋼筋水泥,嘈雜喧囂。都市人是否曾注意到,城市里還有很多其他的生靈日夜忙碌。
野生動物不比家中萌寵,和人相處有時候難免有意外發生,就像今年7月底上海松江居民小區的貉咬傷人。事實上,野生動物在城市里的“騷擾行為”,全球各地的大城市中時常上演。
比如,杭州城的野豬、柏林的狐貍、北京城的烏鴉……
最近,國外社交媒體上正瘋傳一張“裸男追野豬”的滑稽照片。這逗趣的畫面發生在德國首都柏林的“魔鬼”湖畔。事發時,男子在湖邊曬“日光浴”,野豬卻突然接近,叼走他裝有筆記本電腦的手提袋,他只好拼命去追趕野豬。
照片拍攝者阿黛爾·蘭德爾(Adele Landauer)事后稱,當野豬媽媽帶著兩個幼崽出現時,現場有很多人正在曬日光浴,但這些野豬卻如入無人之境。它從一名正在游泳的男子的包里翻出一塊披薩餅后,“似乎還想找點甜點吃”。
于是,野豬媽媽盯上了一個黃色手提袋,并迅速將它叼走。不巧的是這只手提袋里裝著男子的筆記本電腦,慌亂中男子似乎忘記自己沒穿衣服,彈起身前去追趕那只野豬。

2020年6月15日, 俄羅斯島,當地的狐貍十分親人。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柏林城里人們減少了外出活動,這令許多生活在城市周圍的野生動物膽子逐漸變大,愈發頻繁地進入人類領地。
近二十年來“柏林野豬”一度成為野生動物騷擾城市居民的典型。
2011年,因野豬數量過多,柏林市政府曾下令讓城管獵手射殺誤闖市內的野豬。兩個月時間射殺700頭野豬。
中國的城市里也有野豬出現。今年7月18日,一只野豬闖入杭州的一個居民區。當天上午,一頭100多斤重的野豬先是跑進了杭州復興路一所學校,隨后又來到旁邊復興南苑小區。上午10點30分左右,野豬突然狂躁起來,大聲嘶叫。經過多方請示之后,為防止狂躁的野豬沖出去傷人,巡特警隊員獲準開槍擊斃了野豬。
每年秋冬季是西湖群山野豬出沒頻繁的時節。秋季農作物成熟,貪吃的野豬便想著法子偷吃。去年10月25日,曾有野豬一家六口,在杭州轉塘之江一號小區附近狂奔。最終,“捉豬大戰”中兩只大豬跑了,三只小豬被活捉。但其中一只當場不治,剩下的兩只被消防部門帶走。等到小野豬平復下來后,民警將其放生。
在柏林,野豬并不寂寞。和它們一樣,扮演“不速之客”的還有那些對偷鞋樂此不疲的野生狐貍。
今年8月,柏林一處富人社區短時間內共丟了100多只鞋,沒過多久“罪犯”被找到了,但警察沒法處罰它,因為“罪犯”是只狐貍。
這件事最初的調查者名叫克里斯蒂安·梅爾(Christian Meyer),他價值不菲的新跑鞋在家門口不翼而飛。他決定調查一下到底是誰偷了鞋,結果發現竊賊是個“慣犯”。
梅爾在網絡上發布自己鞋子被盜的消息后,很快得到了其他人的響應,同一地區還有數十雙鞋子也失蹤了,大多數鞋子都放在花園中。什么盜賊會對鞋子這么執著?不久后梅爾遇到一只狐貍在附近出沒。當時,這只狐貍嘴里正叼著一雙不知哪里來的藍色人字拖,并在路上溜達。
幾天后,梅爾再次見到了這只鬼鬼祟祟的狐貍,于是悄悄尾隨它到了一片灌木叢。梅爾在那里摸爬了將近一個小時,發現了狐貍的“鞋庫”,這里放著一百多只鞋。根據梅爾拍攝的照片,現場堆放了各種尺寸和顏色的運動鞋、木底鞋、涼鞋和拖鞋。從數量上看,這只狐貍最愛的居然是泡沫材質的洞洞鞋。
世界各地的野生狐貍都有類似行為。美國弗吉尼亞州5月份破獲一起鞋子被盜事件,在4個狐貍洞發現了12雙鞋。據說在當地,狐貍把鞋子當作玩具是一種“常見情況”。
2018年英國《衛報》曾報道,當年5月日本京都出動數名警力調查偷鞋事件。經過6小時耐心蹲守,警方最終發現一對狐貍“大盜”,并成功在其巢穴繳獲涼鞋40余雙。
數十年前萬壽路這里還是荒郊野外,且有很多大樹,適合烏鴉生存。隨著烏鴉群體停留時間的延長,群體中的數量自然也越來越多。
為什么狐貍偏愛人類的鞋子?柏林野生動物保護官員埃勒特解釋稱,喜愛探索的狐貍格外青睞皮革制物。皮革有動物的氣味,對狐貍很有吸引力。此外,如橡膠鞋上含的鹽分等,也能吸引狐貍。
北京的冬天,烏鴉無處不在,萬壽路尤為突出。
2019年3月,“萬壽路烏鴉”曾沖上微博熱搜。從網友拍的照片能看出,這一地區每到冬天便是烏鴉聚集之地。附近馬路和汽車上落滿了烏鴉的糞便,萬壽路地鐵站的站牌也被鳥屎污染得模糊不清。沿著萬壽路向北步行百余米,在東西向的萬壽東路上,烏鴉留下的糞便數量更是“可觀”。道路兩側停滿了機動車,為了避免遭受烏鴉糞便的騷擾,絕大多數車輛都被迫罩上一層車衣。
有當地居民指出,近年來萬壽路一帶的烏鴉愈發密集。“有時候冬天出門還必須打著傘,烏鴉太多的時候要拿著手電晃或者扔石頭驅趕。”
北京城那么大,為何烏鴉格外喜歡聚集于此?北京師范大學生態學研究所副所長、國際鳥類委員會委員張正旺教授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烏鴉在某一地區聚集,時間長達數十年,應該是它們已經比較習慣于這里的生存狀態”。張正旺表示,數十年前萬壽路這里還是荒郊野外,且有很多大樹,適合烏鴉生存。隨著烏鴉群體停留時間的延長,群體中的數量自然也越來越多。
比起北京,東京的烏鴉已經多到成災的地步。據統計,本世紀初東京烏鴉數量業已增到3.6萬只,是宜居數量的整整5倍。烏鴉每天肆無忌憚的撲飛聲,扯著嗓子的啼叫聲,給東京市民的生活帶來了困擾。此外,東京烏鴉對于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也日益突出,其導致黃鶯、燕子等益鳥日趨銷聲匿跡。每逢傍晚市民倒垃圾,成群的烏鴉便在空中飛舞,或落于電線,眼巴巴地望著垃圾內的食物。趁人不備,它們就把垃圾袋撕裂、覓食。碰上繁殖期,敏感的烏鴉甚至會攻擊行人。
2001年,在居民的支持下,東京都政府設立了 “東京都烏鴉對策專案”,利用每年數億日元的資金來對付烏鴉。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給所有的垃圾站加網,讓烏鴉無法接觸垃圾,以及使用繞過《野鳥保護法》的手段,對東京的烏鴉進行變相捕殺。經過近二十年的時間,東京烏鴉終于得到了一定控制,但其已然成為東京街頭一道別樣的黑色“風景線”。
不管是天上飛的烏鴉,還是地上跑的野豬與狐貍,都努力地在現代都市中找尋自己的一方生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