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新生開學第一節體育課也是小升初后上的第一節體育課,標志著初中體育教育的起點。體育教師要抓住開學第一節理論教育課的契機,充分運用“首因效應”,精心設計教學計劃,創新理論課教學形式,讓學生全面了解體育的價值、魅力,以及體育課的課堂規則和安全事項等,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為初中體育學習奠定基礎。
一、交流互動察學情
立足學情是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的根本和依據,新生入學階段第一要務就是了解學情。學生學情包括身體健康狀況、運動經歷、運動興趣、運動特長、家庭體育方面的情況。首堂課體育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互動方式,通過問題情境設置來促進學生交流,拉近師生和生生之間的距離,從交流中了解學生健康和運動狀況,為后續課堂教學調整做準備。如,學期伊始,筆者采用小組合作互動健康卡來了解學生情況。就近讓前后或左右相鄰四名學生為一組,各組成員進行“真心話”互動交流(表1),安排小組成員整理并填寫健康卡。完成健康卡的正面填寫后,每名學生單獨填寫卡背面的“心里話悄悄說”(表2),填好后交給教師。這種方式可以在保護學生隱私的情況下快速了解學生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哮喘等。體育教師課后通過分析“健康卡”,深入了解學生運動經歷和興趣愛好,發現特殊體質的學生,以便后續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教學工作。
二、明確規劃重引領
初中首堂室內課,體育教師要讓學生樹立初中體育學習規劃意識。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初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學科核心素養和體育教學任務等制定“初中生體育與健康學習發展規劃表”(表3)。教師先對規劃表進行解讀,讓學生初步了解初中3年的學習框架,明確初中體育學習內容、活動形式和學業質量評價等。針對學生有疑惑或有畏難情緒的學習內容,體育教師要結合所學內容的項目特征,借用室內多媒體的優質視頻展示,做好理論知識滲透和思想情緒疏導等工作。如,耐久跑項目是學生畏難情緒較重的項目,體育教師可以結合耐久跑項目的“極點”“第二次呼吸”等知識點,通過視頻講解什么是“極點”,了解產生“極點”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極點”,“極點”之后迎來“第二次呼吸”等。讓學生明白這一過程是“堅持”與“放棄”左右搖擺的過程,也是挑戰自我、戰勝自我、鞭策自我的過程。課后,體育教師應根據規劃表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制定個人3年學習規劃,幫助每一名學生搭建初中3年體育學習的框架,構建目標引領、形式多樣、層次遞進的學習規劃。
三、師生共議定常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體育課堂教學常規是課堂教學有序、高效的制度保障。初一新生開學第一節體育課就要制定能夠約束教師和學生雙方的課堂常規。針對教師的常規有課前備課、講解示范、個體輔導等,針對學生的常規有課堂禮儀、上課著裝、隊列隊形、課后作業等。課堂常規要在教師引導下由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商議制定,這樣的民主型課堂常規有助于高效落實,能夠快速拉近師生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筆者和全體學生共同制定了課堂“隊列隊形四規范”(表4),常規管理與計分量化考核相結合,設定起始分為100分,根據對應情況相應量化扣分,評選班級每月和學期“隊列隊形之星”,以評價導向保障體育教學順利進行。
四、防救結合保安全
初一新生開學第一節體育理論課就要讓學生樹立“安全大于一切”的意識,明確體育課堂安全要做到“預防為主,防救結合”,掌握簡單實用的體育課堂安全事故緊急救護流程。體育教師運用現代化多媒體,結合實際案例解讀緊急救護操作流程、講解安全事故應急辦法,為后續體育課的實踐模擬練習打下基礎。
如,筆者以體育課堂中學生運動摔倒后小腿骨折事件為例,詳細講解安全事故緊急救護處理辦法。一是了解運動風險,通過播放運動中學生摔倒骨折事件的視頻,讓每一名學生都認識到體育運動風險就潛伏在大家身邊,要提高運動風險預防意識;二是根據流程實施救護,遇到有學生突發運動損傷事件,最先發現的學生要保持冷靜大聲呼救,立即告知體育教師,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救護工作,并組織人員撥打120,上報班主任,對傷者進行語言安慰,消除傷者的恐懼心理,其他學生要協助體育教師對傷者進行急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