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上,人們能找到迪娜拉.薩芬娜新聞發布會視頻,時間最久遠的一段錄制于2003年。當時薩芬娜年僅16歲,世界排名第63,剛剛擊敗了俄羅斯女子網球名將庫爾尼科娃。媒體記者提出的問題大部分跟比賽本身無關,他們更想知道薩芬娜怎樣評價庫爾尼科娃,以及她的明星哥哥薩芬。直到新聞發布會快要結束時,有人問薩芬娜,她希望怎樣度過自己的職業生涯。
薩芬娜回答說:“網球選手的運動生涯非常短暫。我只想享受比賽,避免受傷。”薩芬娜在職業生涯中取得了讓人羨慕的成就:12次拿下WTA單打冠軍,在北京奧運會上贏得單打銀牌,還曾連續26周排名世界第一。她曾三次闖入大滿貫女單決賽,雖然從未贏得法網冠軍,但仍然是迄今為止最優秀的紅土場選手之一。
球場上的薩芬娜給自己施加了太多壓力。

球場上的薩芬娜給自己施加了太多壓力。
33歲的薩芬娜已經退役9年,如今被困在莫斯科。她從未實現自己多年前說過的簡單目標:如果背傷痊愈,是否重返賽場?
“如果能從頭開始職業生涯,我不愿再參加巡回賽了。我對網球運動感到失望。我曾經以為一旦自己出名,成為世界第一,生活就會變得完全不同。后來才意識到,現實并非如我想象中的那樣,我的所有夢想都破滅了。”
薩芬娜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度過童年,從小就和哥哥薩芬一起接受網球訓練。薩芬在職業生涯中拿到兩個大滿貫冠軍,但他很難控制脾氣,經常在球場上發火。薩芬娜和哥哥不一樣:她遵守紀律,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然而,她總是壓抑內心的情緒。遇到挫折時,薩芬喜歡摔球拍,薩菲娜卻有可能崩潰。
薩芬娜之所以對網球運動感到失望,是因為她把比賽看得太重,壓力不斷累積,最終導致再也找不到任何樂趣,“我無法調整自己的情緒,這對我來說太困難了”。
2008年,薩芬娜在德國柏林擊敗海寧和小威廉姆斯,贏得了一座具有突破意義的女單冠軍獎杯。短短一年內,她成為女單世界排名第一,但是排名升得越快,她就越緊張,無法應對隨之而來的巨大壓力,“此前我總是夢想著成為世界第一,可突然之間,我感到壓力太大了。我沒想過會承受如此大的壓力,本以為這會很有趣,變成了明星、世界第一,肯定很開心。但事實完全相反,每個人都想打敗我”。

2009年澳網公開賽女單決賽,薩芬娜狀態低迷,被小威廉姆斯直落兩盤擊敗。在法網對庫茲涅佐娃的女單決賽中,她在壓力下崩潰,賽點雙發失誤。同年的溫網公開賽時,她仍然排名世界第一,然而小威已經拿到了3座大滿貫冠軍獎杯。薩芬娜成了很多人的笑柄。
“每次接受采訪,我總是聽到同樣的問題:‘你什么時候才能拿到首座大滿貫獎杯?我反問:‘難道有人認為我不想嗎?這令我煩惱、痛苦,因為我真的渴望拿到一座大滿貫冠軍獎杯。”
遺憾的是薩芬娜沒有機會像哈勒普、沃茲尼亞奇和克里斯特爾斯等選手那樣圓夢。2010年,薩芬娜的背傷加劇,“感覺就像背上插了把刀”。她希望重返賽場,因此精神上備受折磨。隨著時間推移,薩芬娜終于意識到退役或許也是一種解脫,“我確實產生了這種念頭,再也不愿承受痛苦。我已經受夠了,只想擺脫所有的壓力”。
退役后,薩芬娜花了很長時間,才適應新的生活。“我沒有做好準備,生活完全變了。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既然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為什么不嘗試其他事情呢?”如今,薩芬娜迫切希望飛回瓦倫西亞,繼續培養年輕一代網球選手。
她笑著說:“我不希望我指導的選手像我那樣在職業生涯中苦苦掙扎。我想讓他們明白,打網球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網球是一項美妙運動,會帶來快樂,選手應當快樂地訓練和比賽,享受比賽,而不是自尋痛苦。我想教會那些孩子,不要犯我曾經犯過的錯誤。”
責編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