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1991年2月,《底特律新聞報》刊登美軍封鎖伊—科邊境的照片
1990年秋季的一個夜晚,伊拉克北部山區,波蘭援伊建筑公司的幾輛汽車沿著蜿蜒的公路駛抵戒備森嚴的伊拉克邊境檢察站,交驗證件后,順利進入土耳其境內。伊拉克邊防人員做夢也沒想到,他們放行的這批人中,有6個人是伊拉克情報局追捕的美國特工,他們潛伏在伊拉克,獲取了這個國家的重要軍事和經濟情報。這是海灣戰爭期間最重要的一次秘密營救行動。更令人驚奇的是,策劃、組織和實施這場出逃行動的竟是美國當時的對手、華約成員國波蘭的情報機構。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閃電般占領科威特,當時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防情報局的6名特工在科威特—伊拉克邊境地區秘密偵察伊拉克軍隊的動向,獲取了重要情報。由于來不及撤退,他們被阻滯在伊軍占領區,只好設法混在躲避戰火的外國人中,逃到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隨著局勢日趨緊張,伊拉克開始拘捕西方人作為“肉盾”,試圖阻止西方盟軍的進攻。6名美國特工發現自己幾乎成為甕中之鱉,便終日東躲西藏,逃避伊拉克情報部門的追捕。他們的危急處境讓時任中情局局長韋伯斯特如坐針氈,這件事很快也驚動了美國政府最高層。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幾次召開會議,討論營救他們的辦法。
8月底,中情局一名高官秘密飛抵波蘭首都華沙,請求波蘭情報局幫助營救這幾名特工。據透露,美國政府最初求助于英國和法國,但遭到婉言拒絕,因為這兩個國家也在為營救滯留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本國公民絞盡腦汁,無暇顧及其他。美國政府隨后把目光轉向波蘭,因為波蘭在伊拉克派駐有數千名建筑工人,波蘭人在伊拉克境內的活動相對比較自由,而且不大會引起伊拉克當局的疑心。
對于不速之客的到來,作為華約成員國的波蘭并沒有馬上拒絕提供合作。波蘭內務部長科茲洛夫斯基可以說是又驚又喜,最終同意參與這項行動。這是因為當時的國際形勢非常微妙,華約組織已經處于分崩離析的邊緣,蘇聯也出現解體的跡象,波蘭的外交政策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科茲洛夫斯基后來回憶說:“我們的國家當時意識到,這對于我們與美國建立新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需要與美國開展合作。”
科茲洛夫斯基立即從波蘭情報局物色了一位軍官,他曾與西方特工周旋20余年,是經驗豐富的老牌特工。與此同時,波蘭派駐伊拉克的情報人員設法找到了那6名美國人,安排他們躲進巴格達近郊的一處波蘭工地。為防止夜長夢多,波蘭情報局決定派這位軍官帶領幾名訓練有素的特工潛入伊拉克。他們到達巴格達后,立即會見了那些美國人。據那位波蘭軍官回憶:“我們見到美國特工的領頭人,他面容憔悴,額頭冒汗,顯得疲憊不堪。我們告訴他,我們是波蘭情報人員,是來營救他們的。其實,作為波蘭情報人員向美國特工施以援手,我當時的心情是非常復雜的。”
波蘭情報人員輾轉找到當時與伊拉克關系不錯的南斯拉夫大使館,為落難的美國特工搞來了一批假護照。但是他們馬上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美國人不懂波蘭語,甚至讀不出護照上的假名,這真是要命。于是他們只好規定,美國人在見到陌生人時盡量裝聾作啞,以免露出破綻。接著,波蘭情報人員開始觀察巴格達附近的各個檢查站,尋找逃往邊界的安全路線。他們開著汽車在各條公路上轉悠,不斷換車,以便弄清什么車容易引起伊拉克情報機構的疑心,什么樣的汽車牌照更容易通過哨卡的檢查。
波蘭情報局認為,為保證營救行動萬無一失,必須從波蘭駐伊拉克建筑公司找到膽大心細的人幫忙。一位波蘭工程師的傳奇經歷引起他們的興趣。這位工程師當時四十幾歲,是波蘭一家建筑公司駐伊拉克分部的負責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他意識到伊拉克難免將遭遇一場戰亂,于是志愿帶領這個國家境內的外國工程人員撤離。
1990年8月18日凌晨,這位工程師帶領13輛汽車,護送430名越南人、菲律賓人、美國人、德國人和波蘭人嘗試出境前往約旦。車隊在駛到特雷比勒邊檢站時受阻,邊檢站人聲嘈雜,數百輛汽車擠在一起,喇叭聲震耳欲聾。這位工程師看著混亂的狀況,急得幾乎要發瘋。突然,他看見邊界線的鐵絲網上有一個口子,便急中生智,冒著被哨兵擊斃的危險跑過去把口子生生拉大,然后帶領他的車隊從那個口子沖入了約旦境內——430人全部逃出生天,他也因此獲譽“守護神”。最可貴的是,“守護神”又返回了伊拉克,嘗試幫助更多的人逃出戰區。
于是,這位波蘭工程師被波蘭情報機構視為最合適的合作人選,他被召到波蘭駐伊拉克大使館。波蘭情報局的軍官開門見山地說:“有幾位美國的重要人物被困在伊拉克,處境非常危險,您愿意掩護他們逃出去嗎?”工程師遲疑片刻后,點頭表示同意。
幾周后,一切準備就緒,負責指揮這次行動的波蘭軍官通過密電把行動計劃報告給波蘭情報局。但是,在他們開始行動的前一分鐘,波蘭情報局急電命令暫緩行動。原來美國方面發現一個致命的漏洞:那6個美國人的假護照上沒有伊拉克政府簽發的出境簽證。于是,波蘭情報人員只能又花了幾周的時間,搞到了出境簽證。他們再次用密電報告美國,說準備于次日凌晨5時30分實施出逃計劃。
哪知道,凌晨5時,美國方面又回電“建議”暫緩行動。美國人提出,不希望那位波蘭情報官員與美國人一起出逃,理由是他可能已經引起伊拉克情報部門的注意。但那位工程師堅持要與情報官員同行,以免由自己一人承擔全部風險。最后,波蘭人決定不理睬美國人的建議,按原計劃行動。
天剛破曉,波蘭援伊建筑公司的幾輛汽車悄悄朝土耳其方向駛去,6名美國特工化裝成勞工,混在車內的波蘭人中。途中,那位工程師試圖教美國人讀護照上的波蘭語名字,結果令他大失所望。工程師不禁暗暗叫苦:“如果路上碰到一個會講波蘭語的伊拉克人,那就完了。”要知道,伊拉克在20世紀80年代曾派出數千人到波蘭和南斯拉夫留學。在伊拉克安全部隊中,會聽會講波蘭語的人不在少數。
當車隊行駛到摩蘇爾市北面時,大家擔心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在一個軍方檢查站,一名伊拉克軍官走到車前檢查車上人員的護照,他突然用標準的波蘭語說:“能在這里見到最好的朋友,真是太榮幸啦!”那位工程師回憶說:“當時我嚇出一身冷汗,緊張得心都快從嗓子眼里跳了出來。”他趕忙從車里鉆出來,機敏地按照波蘭風俗摟住那個伊拉克軍官,在他的臉頰上吻了三下,然后與他熱烈擁抱。他把那個軍官從車邊拉開,用波蘭語互相寒暄,還故意夸他波蘭話說得地道。然后,他主動把護照遞過去說:“這是我們的護照,請檢查吧。”那個軍官揮揮手,客氣地說:“不用看了。你們是我們最好的朋友,請上車吧。”
接近伊拉克—土耳其邊檢站時,波蘭情報官員拿出幾瓶威士忌,遞給美國人,要他們裝成喝醉酒的樣子。在伊拉克,經常可以看見酩酊大醉的東歐勞工,這樣絲毫不會引起懷疑。他還再三叮囑他們,經過檢查站時一定要從容鎮定地慢慢走,千萬不要心急,以免露出馬腳。但是,6個美國人剛越過邊境,便發瘋似地奔向迎候他們的波蘭官員——他們知道,自己的性命終于保住了。
這次營救行動最終取得成功,使波蘭情報局聲名鵲起。美國和西歐國家的情報機構都不得不對它刮目相看。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