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周曲珠


摘 要:本文針對高職課程教學模式提出了企業化教學改革,提出制度激發,項目引領,考核蛻變等教學改革措施,通過制度建立、課前工作、課中工作、課后評比及課程考核五個環節來實施,通過企業化教學模式改革外因,引導學生的思想轉變,逐漸認識到成為社會人、崗位員工的責任,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的內因,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 課程 教學模式 企業
1 引言
高職教育是培養職業與崗位上的高技能人才,重在培養學生實際的崗位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形式為主,傳授有關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論, 以教材為依托,按照教材內容分章按節組織教學,但教學效果不理想。目前課程教學改革也較多,例如:項目式教學改革,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但目前這些課程教學模式對于一些迷茫中的學生效果并不理想,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教學改革基本是在把學生只看作學生的角度上進行的,教學方式的外因未能充分喚醒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因。
大學是學生從學生形態和意識逐漸轉變到社會人和企業員工的過程,學生要深入學習崗位知識和技能,高職三年時間短暫,任務緊迫。目前學生轉變的非常不理想,學生總以學生身份自居,未充分意識到畢業后的員工身份和責任,社會責任感缺失,以至于在學習中出現較多學生稀里糊涂,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現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考核方式都未能充分刺激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角色的轉變的需要與迫切性。
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的指導意見,依據我校的“433成才工程”和“三教”改革實施方案,本教學團隊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提出此教學改革,意在通過課程教學模式企業化的外因激活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因,真正做到上一節課,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成長一份,學生對未來企業員工的認知清晰一份,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2 教學改革主要思想
為通過教師教學方式向企業管理和考核方式轉變的外因激活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因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課程改革主要思想是:制度激發,項目引領,考核蛻變。
制度激發即為通過相關制度明確學生的身份轉變,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制度方面主要是:在課堂中學生身份為企業員工,教室身份為主管,教學場所為企業辦公室,引入企業相關的管理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使得學生認識到上課即為上班,激發學生的身份角色從學生到職員的轉變。
項目引領即為學生通過完成“上班”中的實際項目引領學生在工作中解決問題,工作完成即學習完成,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考核蛻變即為課程考核采用企業的工作績效考核,通過考核的同學不僅完成的是課程學習,更是完成了崗位職員考核,使得學生體驗到工作的成就,徹底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因,完成蛻變。
本高職課程教學的改革實現了對學校提出的“三教”改革的有機融合,在制度激發中,轉變教師與學生身份,增教師、學生與企業的聯系,把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的觀念從單純的知識技能學習轉變到職業、崗位上實際解決問題的責任上,在項目引領中,把原先的知識與技能學習的教學轉變到崗位上解決問題式的教學方式;在考核蛻變中,把原先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考核轉變到把學生作為員工完成任務的考核。通過企業化方式的教學模式改革這個外因,引導學生的思想轉變,逐漸認識到成為社會人、崗位員工的責任,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的內因。
3 教學改革實施
做好企業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提高高職課程教學效果,本次提出的教學模式改革具體實施如圖1所示:
3.1 制度建立
依據校企合作企業的管理制度,建立課程管理制度。課程管理制度包括:學生企業員工身份設置,課程教學場所變為企業工作辦公室或車間,教師身份轉變為企業主管,教材采用企業手冊或活頁式項目材料,課程學習轉變為完成企業項目,課程考核轉變為企業績效考核。
在教材采用企業手冊或活頁式項目材料中,把傳統的教材轉變為企業中的工作手冊或活頁式項目材料,即包含基礎的知識和技能,又囊括企業中最新使用的技術方案,使得學生學習緊跟企業實際。
在課程學習轉變為完成企業項目中,教師根據課程教學要求對課程制作完整詳細的項目式工作任務表,以備學生開展工作式學習。
在課程考核轉變為企業績效考核中,教師可根據合作企業的績效考核制度以及關卡沖關方式等制定虛擬貨幣累積績效考核制度,用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激發學習動力。
3.2 課前工作
通過信息化手段“主管”即教師把每次課前所需完成的工作以任務關卡的形式發送給學生,明確工作內容、時間、目標以及沖關累積的虛擬貨幣。
在課前工作中,“主管”不僅可以把以前傳統模式教學方式下的課前預習等相關內容放進去,更重要的是要明確本次課的工作目標以及課前工作中需要學生完成的工作內容,并對后面的課中工作制定工作計劃。
3.3 課中工作
在課中工作中,教學主要以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為主線,“主管”即教師統一講解和單獨輔導為輔線,完成課中工作即完成本次課程的學習,即完成本次課的沖關獲得相應的虛擬貨幣。課中工作開展流程如圖2所示。
在課中工作中,可根據實際項目的難度和需要,學生可靈活組成工作組,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能力,隊中學生競聘工作組組長,組長要對教師直接負責,同時有權對小組成員的虛擬貨幣進行獎懲,真正實現教學環節的企業化,體現企業工作壓力的傳導,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明確學習目標。
在課中工作中,“主管”即教師的講解和輔導以引導式為主,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自學能力。課程工作中的“主管”主要為學校教師,同時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可通過信息化技術把企業員工請進課堂對學生進行講解和輔導。
3.4 課后評比
在課后,“主管”即教師可根據每組及個人完成的課中工作情況進行工作結果總結與評比,評選優秀員工與不合格員工,并對相應的關卡中的虛擬貨幣進行獎懲。
每個學生要把在課后評比中的結果反饋到課前工作,對照課前工作中制定的工作計劃表,總結工作完成情況,被評為不合格員工的學生必須在課外時間根據工作計劃再次完成課中工作,直至合格完成,才能拿到本次課的關卡虛擬貨幣累積。
3.5 課程考核
在課程結束時,根據學生累積的虛擬貨幣進行課程考核,體現學生完成工作的能力,評選出優秀課程工作者和不合格者。
要把課程考核結果反饋到制度建立,總結課程學習效果和職場身份認知情況,對于課程不合格者,從制度和各工作完成情況分析不合格原因,幫助學生轉變態度,完成相應的工作,達到課程合格,做一個合格員工。
4 結束語
本次提出的高職課程教學改革積極響應了國家和學校關于高職教育改革的號召,把學校提出的“三教”改革進行了有機的融合,通過一系列企業化的教學改革把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的觀念從單純的知識技能學習轉變到職業、崗位上實際解決問題的責任上。通過企業化方式的教學模式改革這個外因,引導學生的思想轉變,逐漸認識到成為社會人、崗位員工的責任,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的內因。
大學中課堂時間是短暫的,課外時間是充裕的,本課程教學改革,改變了傳統對于學習主要在課堂的認知,充分體現了學習在課中和課外同樣重要。本高職課程教學改革重在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使其企業化的教學模式能夠真正實施。
參考文獻:
[1]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務院,2019年1月.
[2]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三教”改革實施辦法.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4月.
[3]陳樹林,潘曉寧,張振久.基于項目式教學的高職“電子系統與產品設計”課程改革探索.職業教育研究,2018(8),62~66.
[4]何秋梅,黃燦軍.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J]. 中國輕工教育,2018(1),77~80.
[5]張麗麗. 基于新加坡職業教育教學法談機械基礎課程改革[J]. 內燃機與配件,2018(19),254~255.
[6]高劍虹,方軍,龔凌諸. 基于任務驅動法的《化工設備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索[J]. 化學工程與裝備,2019(12),26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