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戩
摘 要 本文針對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工作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一系列分析和研究,有效實現城市內部水體資源的科學化使用,防止出現水體資源大量浪費問題,實現水體資源的科學化使用,推動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 海綿城市;住宅小區;排水設計
海綿城市作為一種新型的雨水構建系統,可以有效完成水體的自動凈化、滲水問題處理、儲水以及蓄水等多方面功能,可以將城市當中多余的水體進行合理的儲存,并且在城市干旱缺水的情況下,將事先儲存的水體資源供給城市進行使用,有效實現了城市內部水體資源的科學規劃和應用。在最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各大城市內部在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工作中,使用了海綿城市理念,并且發揮出了非常明顯的工作效果,有效提高老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工作效果。
1海綿城市設計原則與思路
將海綿城市理念有效融入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工作當中,相關工作單位必須要充分遵循國家出臺的相關給排水設計工作要求,根據海綿城市生態優先、景觀協調以及工程建設標準等相關規范設計標準來加以開展。在具體的攝影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原則:
第一,安全性原則。在海綿城市里面背景下,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工作,需要將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要考慮的位置,同時需要對給排水設計工作中產生的各種問題和影響加以了解,建立起更加科學合理的給排水設計工作方案,保證住宅小區的給排水工作效果。第二,因地制宜原則。在城市住宅小區的供水排水設計工作中,經常會出現和實際的工作狀況相脫離問題,因此,必須要有效結合城市內部的自然地理條件特征、水文條件、水資源規劃現狀以及氣候條件等多方面因素來進行綜合考慮,從中選擇出更加先進同時更加有效的給排水設施和系統來加以使用[1]。第三,要充分重視生態景觀的保護與協調工作,要對住宅小區的給排水系統進行針對性設計,要有效提高小區內部的雨水儲存能力、雨水滲透能力以及自身的水體凈化能力等,不斷加強住宅小區周圍的生態環境保護能力。為了有效提高住宅小區的景觀效果,在針對雨水管理工作方面,必須要充分保證和周圍環境質量相協調,同時在選擇植被工作當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到當地區域范圍內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要選擇出合適的栽種植被,有效實現雨水的有效協調和儲存,時也直接達到了環境美化的工作效果。
2“海綿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區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1)透水海綿路面設計。在海綿城市理念下,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工作中,必須要在公共區域范圍內設置出必要的城市透水海綿路面,以此來有效保證雨水可以更快地滲透到地面以下。由于傳統工程施工所使用的路面材料整體的透水性相對較差,無法有效保證水體的快速排放,因此,通過城市透水海綿路面的建設和使用,大大提高了住宅小區周圍和內部的排水工的效果,同時也提高了對雨水資源的使用效率。
(2)建立住宅小區雨水收集系統。對于住宅小區內部的雨水收集系統來講,主要是實現對自然降雨的合理化收集,將收集出來的大量雨水資源進行二次處理,讓雨水的水體質量符合人們日常使用的標準。通過這種雨水循環系統的有效使用,大大提高了自然界與水資源的使用效果,有效實現了水體資源的科學化應用。由于降雨過程中雨水的收集來源各有不同,可以將其具體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小區屋面雨水收集系統;另一種是小區地面雨水收集系統。通常情況下屋面所收集到的雨水,整體的水體質量相對較高,可以通過一些比較簡化的處理方法,直接輸送到小區屋面儲水系統當中來加以使用。而對于地面收集的雨水資源來講,由于內部含有大量的泥沙以及其他雜質,因此必須要經過一系列沉淀和過濾處理之后,再直接輸送到儲水系統當中來加以使用[2]。
(3)水體滯留區設計。在城市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工作中,需要對海綿城市里面的滯留設計內容加以有效應用,相關設計工作人員在針對雨水花園滯留區域的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對花園周圍的布設條件來加以明確,要合理使用草坪樹木等相關植被,對雨水的徑流區域來進行有效的截流處理,然后將大量的雨水直接引入水體緩沖區域。通過這種設計方法,可以有效保證水體的集中化處理,可以在緩沖區域鋪設相應的細石塊,可以有效實現水體的過濾以及儲存工作效果。在緩沖區域范圍內可以種植一些耐水性較強的植被,以此來實現整個雨水滯留的設計工作效果。
(4)海綿城市的實施措施。①可以將水泥硬化路面直接改裝成透水鋪裝、透水瀝青以及透水混凝土等相關路面材料,同時部分區域還可以在綠地以下埋入蓄水模塊,以此來發揮出海綿的整體作用效果。②將超過地面的草坪直接改為低于地面的下沉綠地結構,將降雨直接引入滲水能力更強的土壤當中,并且通過沉淀下滲過濾的作用來有效防止降雨初期所產生的污染問題。③將綠地種植土下鋪裝設置蓄水陶土,以此來作為城市的隱形湖泊蓄水結構。通過這種設置方法有效實現了海綿城市的生態環保,效果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④有效運用現有的公園、綠地以及河道等,在住宅小區周圍建立起專用的雨水蓄水池,有效收集和使用住宅小區建筑屋面的雨水。在天氣干旱缺水的條件下,可以對收集的雨水進行調用,為人們提供出必要的生活用水,同時還可以為小區內部的綠化植被進行灌溉,為小區的綠化工作提供出必要的水體資源。在小區內部或者周圍的道路、廣場以及地面停車場等建設,可以選擇透水鋪裝的方法,綠地需要使用下沉式綠地結構,建立起雨水花園以及植草溝等形式,有效容納周邊徑流的雨水,有效提高水體資源的回收使用效率,同時防止雨水大量堆積,對住宅小區的建筑結構產生不良影響。
3結束語
由此可以看出,海綿城市里面像住宅小區的給排水設計工作,必須要充分遵循水體資源的科學循環化使用工作原則,要自然降雨進行最大化收集和處理使用,真正實現了水體資源的循環化應用,對提高人們的日常生活質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薛健.淺析市政給排水設計中對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9(10):73-74.
[2] 王春陽.論“海綿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區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9(12):116-117.
作者簡介
何戩(1982-),男,學歷:本科,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給排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