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琨
摘 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在建筑方面也在不斷發展,基于此,對于建筑工程給排水而言,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和突破。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做好給排水設計,這不僅會對人們的生活質量造成直接影響,而且也會影響經濟發展。建筑給排水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其與建筑中的許多內容都有著聯系。因此在給排水設計過程中,要做好這些專業的橫向溝通,確保設計的合理性。
關鍵詞 給排水設計;多專業;橫向溝通;配合
引言
給排水系統是現代建筑中不可獲取的一項內容,特別是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高層建筑逐漸成為現代建筑結構的主體,同時現代建筑結構也逐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這都增加了建筑給排水設計難度,因此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要做好橫向溝通,加強與設計相關部門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建筑中排水和供水效果都能夠達到最佳。
1橫向溝通內涵和特點
狹義上來說,橫向溝通是指組織中同一個層級的不同溝通主體之間進行的信息、情感等內容的傳遞,包括同級員工、同級管理者之間的溝通。具體類型可以分為部門內部的橫向溝通以及跨部門、跨區域、跨業務(概括為“跨界”)的橫向溝通。從廣義來說,跨界的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也可以看作是橫向溝通的變形,一些溝通策略也同樣適用。
橫向溝通的目的是實現處于同一級別的人員直接進行交流與溝通。這樣的溝通方式更加直接,從而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流程,簡化合作步驟,促進設計人員間簡單且有效地溝通。此外,橫向溝通能夠促進工作人員互相對同伴的能力和個性有全面的了解,并且這種溝通方式不僅體現在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也可以采用橫向溝通的方式,促進雙方交流效果的提升,增進工作人員相互信任,提高工作團隊的凝聚力。
盡管橫向溝通有諸多優點,但是這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同部門或跨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在實際過程中因為應用場景的不同,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橫向溝通過程中,它主張跨部門、同級別簡化信息交流的流程,由此出現了信息交流混亂的情況,特別是在大型設計項目中使用橫向溝通的交流機制,嚴重影響信息交流的有效性[1]。
2與建筑、結構的溝通與配合
建筑專業是一個項目的靈魂,承載著美學和功能的雙重需求。建筑給排水設計過程中,往往因忽視與建筑專業的溝通配合,造成對建筑不可逆的負面影響。因此設計管理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國家規范、使用要求及觀感等因素,與建筑專業進行充分的溝通與配合。例如:水泵房的設置,應與建筑溝通并充分論證其對車庫的影響、對車位的占用、對上部建筑的噪聲及振動影響等,選擇合理的位置進行設置;屋面雨落管的設置,為避免在建筑主外立面上設置管線,應在方案階段及早介入,與建筑專業溝通屋面找坡方向,立面線條設計,充分利用建筑凹槽,保證建筑立面的完整及美觀;消火栓箱的設置,當必須設置在疏散通道或電梯前室時,應與建筑配合,保證設置的位置不影響疏散寬度及前室面積;屋面太陽能系統的設置,應與建筑配合,進行一體化設計,保證功能的同時也最大程度的保證建筑屋面的美觀及實用。
給排水專業與結構專業的溝通與配合主要體現在設備荷載預留、集水坑的設置、管線的預埋及開洞等方面。設計管理過程中,應將大型設備的位置及荷載提前提資給結構,保證結構設計時不因前期遺漏造成將來不必要的加固;集水坑設置時,應與結構溝通,了解結構基礎形式,提前避讓承臺,合理設計集水坑的尺寸,如果集水坑設計過深,將會導致建筑基礎埋深增加,導致施工成本上升;給排水管線有大量的預埋及開洞,應提前了解結構梁的布置,溝通開洞或預埋套管的位置,了解結構嵌固要求,尤其單體建筑與地下室頂板銜接處的標高處理,此位置的套管預埋等,避免因前期溝通配合不充分,造成后期在梁板上再次開洞,不僅存在滲漏風險,還可能帶來結構安全隱患[2]。
3與電氣、暖通的溝通與配合
建筑給排水與電氣、暖通等共同組成了建筑機電系統,機電各專業間經常因相互提資不到位,各自的設備用房布置、井道布置、管線敷設等問題存在很多沖突和矛盾,因此,機電間各專業的橫向溝通與配合也十分重要。
給排水系統中有大量的動力設備,前期需提資到位,若有變動也應及時告知電氣專業;消防水系統中大量信號閥,也需弱電專業進行配合,為保證消防系統的正常運行,應準確進行提資并進行功能需求說明;機電專業都有各自的設備用房及井道,需要滿足相關的規范要求,但如果都只考慮本專業的需求,可能造成大量的面積浪費,因此,需充分溝通各專業的需求,尋求最經濟合理的布置方式;管線的敷設是機電各專業最大的矛盾,大量設計人員僅考慮本專業管線的敷設要求,因此,常出現各專業管線均為“貼梁底敷設”“室外地面下0.7m敷設”等,實際施工過程中,其實是無法保證按照圖紙設計進行施工的,因此,在設計管理時,應進行管線綜合設計,互相避讓,保證機電的管線都能合理安裝,同時還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凈高[3]。
4與精裝、園林的溝通與配合
近年來,住宅建筑基本以精裝交付為主,給排水設計時應更加精細,設計管理時,應提前與精裝進行溝通,明確交付標準,并將功能需求準確傳達至設計單位。例如:若項目要采用戶內水管走天花的敷設方式,應提前與精裝溝通配合明確走管路徑,天花布置形式的尺寸控制要求;若項目需保證戶內熱水循環,需與精裝溝通明確熱源形式,設置位置等,以便設計管線路由;若項目交付凈水設備,需與精裝確定是否安裝前置過濾設備及安裝位置,保證系統設置的合理性;精裝交付的住宅建筑還需特別注意公共區域的吊頂標高控制,戶內櫥柜及浴室柜內閥門及用水點的設置位置,應提前將吊頂方案及標高,戶內用水點定位與精裝設計進行溝通,避免管線與吊頂沖突,水閥與柜體隔板,排水管與柜體底板沖突等問題。
園林工程與給排水的工作交界面主要體現在景觀用水點,水景,景觀用水水質要求,水表計量,管材材質,雨水、檢查井布置及海綿城市等方面。給排水設計管理中,應充分了解園林設計方案,理解園林設計意圖,選擇合理位置設置用水點及水表,控制好用水水質等。在室外管線綜合設計時,應對照園林的鋪磚、道牙、植物設計合理設置檢查井及雨水口,避免陰陽井的出現。在海綿城市設計時,應與園林充分溝通,選擇合適的位置設置滲透鋪磚,下凹綠地及雨水收集池等,結合園林設計進行海綿城市的設計,合理美觀[4]。
5與招采及成本的溝通與配合
建筑給排水系統有大量設備及管線需進行招標和采購,設計管理時,應提前了解公司常用的品牌、型號及規格,若有選型手冊的,應提前提供給設計單位,避免后續無法按照設計圖紙選用型號及規格進行采購,或因市場某些材料或設備的停產,造成設計方案的變更,進而影響其他專業及項目開發進度。
當項目涉及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時,應與招采及成本負責人共同進行技術及成本分析,提前進行項目實地考察,論證新技術實施的可能性,若可行,再進行設計落地,避免因盲目使用新技術給項目帶來的不良影響[5]。
6與施工的溝通與配合
隨著鋁模施工工藝的普及,薄抹灰、免抹灰、高精砌塊、全現澆外墻等技術日趨成熟、給建筑給排水設計管理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管理需要更細化,更準確。傳統的木模工藝施工時,若管線漏埋、錯埋,后期還能通過在抹灰層剔槽進行管線敷設,但鋁模工藝后開槽會造成一系列不良影響,例如,開槽部位墻面平整度無法保證,需進行抹灰處理,如果此處貼磚,會造成空鼓,瓷磚掉落等后果,若此處刷乳膠漆,墻面會開裂。鋁模工藝因其剪力墻模板的加固方式特殊,排水立管的設置需考慮鋁模本身的安裝空間,因此,管井及立管設置與普通木模項目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給排水設計管理時,要與施工管理人員提前溝通,了解施工工藝,選擇合理的管線敷設方式。
給排水設計管理過程中,應考慮結合工程實際,對安裝過程實際操作中的工作面,設備操作空間,工藝順序等需求予以合理的滿足,避免出現“理論可行”的局面。例如,管井內鋼管的安裝需考慮卡箍連接時扳手的操作空間;熱水管線的安裝需考慮保溫材料的厚度及保溫層施工的操作空間;位于層高較低的夾層、閣樓等處需考慮水管安裝時機械設備的操作空間[6]。
7結束語
建筑給排水設計管理是鏈接設計單位各專業與業主方各職能條線的重要紐帶,良好的橫向溝通與配合有利于準確傳達業主的訴求,有效控制成本,準確指導施工,充分發揮設計單位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減少產品缺陷,提升使用者體驗。
參考文獻
[1] 肖乾明.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橫向溝通與配合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33):104-105.
[2] 張君彥.淺談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橫向溝通與配合[J].科學之友,2013(4):67-68.
[3] 蔣翼,張嬌.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橫向溝通與配合[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2(11):113-114.
[4] 陳則忠.給排水專業與建筑專業設計配合探析[J].福建建設科技,2017(1):68-69.
[5] 晏艷霞.建筑給排水設計施工中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5):191.
[6] 潘巖,李偉.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山西建筑,2015(36):117-119.
作者簡介
郭文琨(1984-)男,河南人;學歷:本科,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