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技術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從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期刊和新聞發布會等向融媒體方向轉化。本篇文章從融媒體的視角闡述新媒體在當代互聯網下的運用。
關鍵詞:融媒體;時效性;新媒體?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圖分類號:G210.7?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0)01-079-03? ? ? ? ? ? ? ? ? ? ? ? ? ? ? ? ? ?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1.021
本文著錄格式:吳國琴.融媒體視角下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20,01(01):79-81.
導語
在融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融媒體對新聞傳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我們生活中得到有效體現。我們應該運用互聯網技術,把新的傳播途徑運用到新聞傳播過程中,讓新聞傳播的途徑得到優化,實現更好的傳播。在生活中,新媒體的傳播途徑增加,在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的同時,也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便捷。但是,新聞在傳播過程中,在一定時間內會產生相應的影響,因此,必須保障新聞的時效性,這是新聞影響力的體現。
1.互聯網傳播新聞的途徑及現狀
互聯網發展是新聞傳播的一大途徑,對新聞傳播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在全球互聯網事業逐步發展中,各種新聞網站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人們可以在各個新聞網站上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隨著更多人的加入,互聯網傳播途徑處于新聞傳播途徑中的主導地位。但互聯網上消息傳播的真假性有待考證。因此,不僅要保證時效性,更要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否則很容易造成輿論導向的偏離,從而對社會風氣造成一定的影響。
2.互聯網新聞傳播發展中的問題
互聯網現已經成為不可取代的媒體傳播途徑,但是,互聯網新聞傳播事業還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我們還需進行不斷地改善。特別是在一些很小的領域,涉及不到的地方還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對互聯網新聞傳播進行不斷優化,才能使互聯網上的新聞傳播越來越好。
2.1網絡新聞傳播內容虛假化
互聯網新聞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大多內容的真實性不能得到保障。更甚者,一些網民在網上發表一些不好的輿論,這對社會的風氣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隨著互聯網上的一些新型傳播方式的出現,例如,網絡直播的出現,使新聞傳播的內容質量大打折扣,直播的內容千奇百怪,真假難分,容易混淆受眾的視聽。再如,在互聯網下,許多商業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推出網紅直播的方式,很多網絡媒體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內容過于夸大其詞,新聞標題鮮活醒目,以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所以對于這種情況有關部門一定要加以遏制,加強管理。
2.2新聞傳播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
新聞傳播人員的專業能力決定著新聞的質量和水平,所以,我們必須提高新聞傳播人員的專業能力,每一名新聞傳播者都應該了解人民群眾對新聞的需要,掌握網絡新聞傳播的特點和一些新型的傳播手段,具有對網絡信息進行整理的能力。一些媒介人員缺乏新聞意識,也不具備專業的新聞知識,傳播意識和能力不足,導致新聞優秀作品鮮少。所以,我們必須加強新聞傳播人員的理論修養、責任擔當和專業能力,才能保障新聞的有效傳播。
3.互聯網新聞傳播有效策略
3.1掌握互聯網新聞傳播的規律
新聞傳播人員應該結合在互聯網上閱讀新聞的感受,總結基本規律,找出新聞傳播的不足,然后進行完善。網絡新聞傳播的工作人員應該滿足讀者,閱讀者閱讀時想要方便、快速查找需要的內容的心理,采取相應的措施,運用新技術把想要的信息呈現在讀者眼前。這對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更高,既要對新聞消息有極高的敏感性,又要具有對新聞信息進行有效的篩選和總結的能力。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新聞呈現在讀者的眼前,讓閱讀者對互聯網新聞傳播具有足夠的信心。但是,新聞傳播工作人員的素質還有一定差距,往往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方法進行復制,沒有創新,這很難吸引閱讀者的眼球。因此,必須加強網絡新聞傳播的創新,增強網絡新聞傳播效果,切實提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
3.2創建特色互聯網新聞網頁
相對于普通的新聞網站,具有特色的互聯網新聞網站更能吸引受眾的眼球。著重互聯網新聞特色的發展,在新聞傳播行業中,只要擁有自己的特色,在第一時間把所發生的事件通過文字的方式傳播,都能受到讀者歡迎。這也是在各行業中競爭激烈的生存手段,具備自身特色,才有穩定的受眾群體,互聯網新聞傳播才具有更強的影響力。
3.3擁有豐厚的數據資源
互聯網新聞傳播是大數據時代的產物,必須有強大的網絡數據庫的支撐,才得以實現。組建強大的網絡數據庫,對新聞前沿進行分析,增強自身的實力,才能在大環境中站得住腳,增強自身的服務水平,鎖住穩定的新聞受眾群。網絡數據庫是實現互聯網新聞的大量儲備的前提,使讀者接收到的新聞內容更加豐富。數據庫在新聞發生第一時間加以整理,然后發布在新聞網頁上,這樣就會有大規模的新聞閱讀者加以關注。當代是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掌握好大數據的方向,利用龐大的網絡數據庫資源,對最新的新聞加以整理,對每個閱讀者不同的愛好推送感興趣的新聞,提高互聯網新聞傳播的服務質量。
3.4加強科技水平,搶占新聞前沿
科技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網絡技術的能力,也給互聯網新聞傳播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尤其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所以,融媒體新聞一定要借力而行,順勢而為。新聞網站對新聞APP的開發改變了的新聞傳播途徑和閱讀方式,使人們能更便捷地閱讀新聞。如今,VR技術迅速發展,讓使用者通過設備體驗真實情景的感受,所以,VR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改變新聞的傳播形式,讓其更具時代性。VR技術在網絡新聞傳播領域中可以攫取到更多的信息,不僅強化新聞播報的整體效果,并且對推動新聞傳播的發展意義重大。
例如,遼寧臺電視新聞傳播中,提倡在人們的生活中多用科技的力量,在智能手機上關注最新的新聞信息發布,在智能手機上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在騰訊新聞APP中關注最新的新聞信息。
4.互聯網新聞時效性對新聞傳播的必要性
新聞的時效性由兩部分組成,新聞傳播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新聞傳播內容的效果是否理想。新聞時效性對新聞是否具有價值有重要的影響,如果新聞過了某個時間之后就不能叫新聞了,只能當作消息來處理。所以,想要使新聞具有價值,必須保障新聞的時效性。想要提高新聞的時效性,可以從新聞整理的時效性和新聞傳播的時效性方面加以提高。沒有條理的新聞既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也沒有傳播的價值。新聞的內容除了要保證其真實性,還要保證讓受眾者有興趣,同時,符合當代受眾的口味。只有選擇具有對社會有用和對受眾感興趣的新聞進行整理和報道,從而提高新聞的點擊量,達到預期的新聞傳播的效果,才能體現出互聯網新聞的時效性。
5.融媒體背景下新聞時效性傳播的優勢
互聯網的便捷、信息傳播途徑廣和信息傳播的及時性等方面特點也是互聯網新聞傳播的優勢,是傳統媒體不能比的,也是新聞傳播途徑的創新。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更多的人們接觸到新聞,也增加了新聞傳播量。
5.1使新聞傳播體現出便捷性
互聯網新聞傳播與傳統媒體新聞傳播相比,有著很大的優勢,但是,最主要的是信息整理和發布具有時效性,傳播途徑更加廣泛。這也體現了互聯網新聞傳播的便捷性。更重要的是智能手機客戶端,提高了新聞APP的發展,人們在瀏覽新聞頁面時,使得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融媒體在互聯網背景下發布新聞的途徑增加,這確保人們雖不在新聞發生的第一現場,但能在第一時間獲取到新聞信息。和傳統的媒體比較,互聯網為新聞傳播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成本,也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用再像傳統媒體一樣去寫稿子,這也是在融媒體視野下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得以保障——在互聯網上整理傳播新聞信息,然后通過互聯網發布出來,人們只需要在新聞網站中搜索相關關鍵字,可以快速獲取想要的信息,也可以借助關鍵詞切入的可視和內容,通過互聯網的便捷大量轉發,才能實現全網有效。這就是信息可視化、信息可傳播。
5.2互聯網新聞傳播便于人們發表觀點
在互聯網新聞傳播途徑中,新聞傳播使受眾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拉近,人們不僅能夠站在新聞傳播者的角度看新聞,還能夠在網絡上發表自己對個人看法,同時,監督新聞傳播工作人員的工作,讓新聞傳播工作者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斷進步。
6.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時效的重要性
6.1傳播媒體對社會輿論方向的控制
社會輿論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新聞媒體傳播應該在新聞信息發布的第一時間加以監控,人民群眾應該對新聞媒體有足夠的信心,相信新聞的可靠性,讓新聞在互聯網背景下有更好地發展。
6.2對新聞的負面現象進行監督
在互聯網新聞傳播途徑中,人們都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個人觀點,但網絡上的不健康的新聞會擾亂社會安定,在積極發布正面新聞事件時,加強對負面事件的監管力度,為社會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7.提高新聞傳播時效性的方法
7.1調整新聞傳播行業的規范制度
新聞傳播機構必須以新聞的真實性為基礎,這也是每一個新聞傳播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對于虛假新聞信息的發布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不要為了個人利益激化社會矛盾,危害人民健康。同時,有關部門要成立監察機構,隨時對新聞機構進行檢查,才能保障新聞傳播信息的真實性。
7.2提高新聞傳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新聞傳播工作者必須提高專業素質,把職業道德牢記于心,增強社會榮辱感,在新聞發生的第一時間進行整理,了解新聞的真實信息后,報道出最新的新聞,保證新聞的時效性。
結語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新聞傳播成為時代的標志,通過高科技手段,運用互聯網的發展,對新聞的時效性和真實性進行優化,達到預期的新聞傳播效果,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新聞服務。
[1]張曦月.自媒體時代新聞時效性與真實性的沖突及應對措施[J].新聞傳播,2016(12):21-22.
[2]鄧麗萍.速度與真實——淺析新聞客戶端如何辯證統一新聞的時效性與真實性[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5):211.
[3]傅燕.優化新聞采訪報道時效性的途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6):256.
[4]陳緒喜.試分析新聞采訪報道的切入點和時效性[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11):43,47.
[5]甘瀅.優化新聞采訪報道時效性的途徑[J].記者搖籃,2018(5):44-45.
[6]駱禮聞.論新聞時效性的重要性[J].電視指南,2017(5):49.
[7]李瑞英.提高基層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和準確性[J].電視指南,2017(9):57.
[8]張國凱.試析新聞采訪時效性和真實性的辯證關系[J].電視指南,2017(21):96.
[9]吳楠.電視新聞時效性的理解和把握[J].電視指南,2018(2):57.
[10]林志明.提高新聞采訪報道時效性的措施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5(10):57.
作者簡介:吳國琴,女,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副高,研究方向:電視新聞、媒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