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軍 項滙方
摘 要 目前城市交通越來越擁擠,越來越無法滿足交通通行的實際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地下交通正在大力發展,深基坑施工技術在地鐵工程和其他隧道工程等城市交通相關性較高的工程項目中都是非常普遍的建設項目,在這些項目的建設中,深基坑施工技術又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要進行深基坑作業,首先就涉及深基坑的兩側維護(咬合樁+灌注樁),只有臨時維護的施工質量保證好了,才能進行深基坑開挖,深基坑維護是保證施工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 市政工程;深基坑技術;施工
1市政工程中的深基坑施工特征
(1)對圍護結構施工的質量要求高。市政工程項目的位置區域常常位于城市中心位置或者人員聚集的區域,因此,這一區域的施工建設效果的安全系數一定要有高度的保障。具體來說,應當首先保證兩側維護結構的施工質量,才能保證深基坑開挖期間地下水不會侵入,開挖時兩側不會塌方??梢妵o結構的質量是整個深基坑施工建設質量的基礎性保障。
(2)對周圍環境影響大。這一點主要是從施工建設的具體開展角度進行論述的。深基坑施工技術的應用對施工環境區域的地質環境條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開挖深基坑,會導致周圍附近的地基發生力學結構變化,會影響周圍土方的穩定性,周圍有建筑物的,有一定風險造成開裂,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周圍的土方、地基當中,有失穩的危險,然后抽取地下水對周圍環境也有影響。因此,在具體施工環節運用開展時,應當意識到施工建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及時做好監測,經常性深入檢查監測,保證不會失穩,降低工程建設實施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
2工程背景即地質條件分析
(1)工程背景。本次研究的工程項目是一段改造項目,自澄昌路至四海路區間的1441m距離,均為改造路線范圍。工程建設區域中,高楊路以西維持現狀,隧道下穿區域為官河南路交叉口西側的雙向四車道區域下穿。同時上部地面設置輔道。隧道下穿路段包括了河南路、仙湖路等。下穿隧道全長1086m,敞開段的U型槽區域長度為296m,暗埋箱涵區域總長度790m。
(2)地質條件。地質條件對深基坑施工技術的應用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次工程的項目的地質條件為,全線處在河灘地貌區域,基本地貌特征未遭到嚴重破壞。地質環境中的土層結構涵括了素填土、粉質黏土、中砂、圓礫土以及強風化泥質粉砂巖。除了土質結構外,地下水分布情況如下,即第四系孔隙歲、基巖裂隙水兩種。具體到基坑周邊的地質條件與環境特點上來講,基坑區域集中在卵石區,包括一部分粉質黏土層。土層相對較薄。另外包括一部分風化巖層,整體地質條件的穩定性較好?;娱_挖施工的總長度為1100m。其中深度超過10m的基坑施工區段長度為720m。
3深基坑施工技術的具體闡述
在本文的工程項目中,具體的施工技術要想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需要從施工現場監測以及施工控制措施兩方面入手做好控制,下文將作具體闡述。
3.1 監測工作要點
施工監測是具體施工順利開展的關鍵性條件,對于本次研究的工程項目而言,監測工作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針對環境條件的監測。這方面的監測工作主要是指施工人員針對道路路面以及附近建筑物的實際情況進行監測。確保路面本身的平整度和穩定度[1]。另外,還需要針對附近建筑物目前的沉降程度、傾斜程度以及已經存在的地下管線的沉降和變形情況進行監測,深基坑施工技術在借助設備完成相應的施工建設環節時,必然會對周邊環境的穩定性和整體地質結構造成直接的影響,如果不對周邊環境的地質情況和沉降情況做好監測,可能會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出現坍塌、下陷等多種類型的安全隱患和問題,從而影響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2]。
(2)針對深層位移指標的監測。這部分監測工作的開展是指在深基坑開挖的施工建設中,要針對挖掘中伴隨的土體深度的水平位移指標進行監測,尤其是對于坑底以下的土層結構中發生的位移情況進行監測,重點監測內容為基于深基坑施工中土層位移程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這種變化能夠幫助施工人員合理控制深基坑施工的進度和力度。
(3)針對水位指標的監測。針對水位指標的監測主要是指對地下水位發生變化的具體情況進行監測,從本質上來說,這項監測工作的開展也是為了確保施工中不出現安全事故和隱患。另外,地下水位的變化也是對施工區域地質環境變化的一個重要反映指標。
3.2 監測工作要求
從具體的監測工作要求上來看,對施工人員提出的監測要求有以下三個方面。
(1)要全面了解監測對象的情況。監測工作的開展是多方面的,無論是運用設備監測還是依托于一部分人工觀察記錄監測,都需要具體的工作人員對監測工作的對象全面進行了解,這是獲得良好的監測效果,明確監測目標的重點要求。
(2)把握好監測頻率。檢測頻率的把握具體到本工程項目上來講,一般按照具體規范要求中的頻率結合具體項目進行合理選擇。如遇到沉降較大的情況,則酌情提高監測頻率。
3.3 具體施工方法的運用
在具體的基坑施工方法運用中,上文所述的前期條件了解和監測工作也屬于施工技術應用的要點內容,但從本次項目的實際出發,所應用的施工技術在不同的區域存在差異,深基坑兩側維護樁應用灌注樁聯合咬合樁施工,首層橫支撐利用混凝土支撐,下層橫支撐采用鋼結構進行支撐。對于深度不深的地方用灌注樁,深度較深或者有建筑物的地方使用咬合樁,咬合樁采用素樁+葷樁的緊貼結合方式,樁基施工完畢施工冠梁和支撐梁,然后進行開挖,開挖到一定程度進行鋼管施工,再繼續開挖至設計標底后,對開挖面進行止水帷幕施工。切記按步驟施工,開挖前要保證支撐梁混凝土養護期到,前面的維護結構施工和后面的開挖要保持一定的周期,開挖后不能暴露太久。施工中要重視樁不要偏位太多,樁與樁之間間隙大,會導致后期地下水侵入,樁往內側偏太多,會影響后期主體結構施工,要鑿除。然后保證鋼筋的焊接或者機械連接,作為隱蔽工程部分,施工中切記不要偷工減料。
4結束語
綜合來講,深基坑施工技術的應用在市政工程建設中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施工人員從技術實施的規劃組織到環境的控制和監測上都充分重視,并力求取得更為專業和準確的監測數據,為施工的開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陳曉東.關于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技術探討[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3):128-129.
[2] 王京.淺談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施工中的難點與突破途徑[J].居舍,2018(36):6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