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媒體環境作為新時代產物,對播音主持人的藝術特性有了不一樣的要求。因此,本文將播音主持的藝術特性作為研究內容,闡述全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藝術特性的現實意義,如形成播音主持人個人品牌效應、增強觀眾觀看節目的體驗效果以及升華電視節目傳遞的思想價值,再分析全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傳播環境的主要變化,包括傳受關系發生明顯變化、主流媒體姿態逐漸降低以及網絡話語權影響力上升等方面,最后圍繞著個性化特征、潮流感特征、親和力特征、多元化特征以及審美性特征五個方面進行考慮,提出全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藝術特性的應用策論,促使播音主持的藝術特性能夠滿足新時代觀眾的實際需求。
關鍵詞:全媒體;播音主持;藝術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圖分類號:G222.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0)01-108-03? ? ? ? ? ? ? ? ? ? ? ? ? ? ? ? ? ?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1.031
本文著錄格式:李一凡.全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藝術特性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20,01(01):108-110.
隨著全媒體時代全面來臨,我國媒體行業發生較大變化。在自媒體迅速興起的市場格局下,傳統媒體也需要做出適當改變,尤其體現在播音主持風格這一層面。因此,將播音主持風格逐漸朝著網絡環境進行轉變,使播音主持的藝術特性符合觀眾需求,已成為播音主持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1.全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藝術特征的現實意義
1.1形成播音主持人個人品牌效應
目前,國內電視節目逐漸普及,觀眾對于播音主持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往播音主持人只要能夠將節目內容完整流暢的進行講述就能夠滿足觀眾需求,但現在播音主持人既要具備基本的專業能力,如標準發音、知識儲備等方面,還要具備一定的個人魅力,才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觀看節目。因此,播音主持人只有不斷培養自己的藝術特征,形成播音主持人的個人品牌效應,才能夠讓觀眾在觀看節目過程中與播音主持人產生良好的共鳴,使觀眾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親切感以及溫暖感。長此以往,播音主持人就能夠通過個人品牌效應來吸引觀眾觀看自己的節目,提高節目在觀眾心中的影響力,有助于打造一系列極具風格特色的新時代節目。
1.2增強觀眾觀看節目的體驗效果
眾所周知,觀眾觀看節目的體驗效果取決于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養,而播音主持人作為觀眾與節目之間的橋梁,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發揮橋梁作用。如果播音主持人只會按部就班的將節目內容平淡的講述給觀眾,就難以給觀眾呈現出一種良好的節目體驗效果。因此,播音主持人只有不斷培養自己的藝術特征,讓觀眾感受到播音主持人平易近人以及友好和善的風格特點,就能夠促使觀眾主動與節目進行互動,有效打破了觀眾與節目之間的溝通障礙,增強觀眾觀看節目的體驗效果,使節目能夠更加深入人心。長此以往,播音主持人就能夠通過自身極具藝術特征的專業素養來提高節目的吸引度,使觀眾能夠體驗到更好的節目效果。
1.3升華電視節目傳遞的思想價值
對于電視節目而言,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觀眾能夠通過節目收獲有價值的財富。例如,綜藝節目的目的是為了給觀眾帶來快樂,讓觀眾在忙碌的生活中體驗到輕松感;法制節目的目的是為了給觀眾普及法律知識,增強觀眾的遵紀守法意識;新聞節目的目的是為了讓觀眾了解最新的社會動態,使觀眾感知到人生百態。因此,播音主持人只有不斷培養自己的藝術特征,才能夠將電視節目的氛圍調動起來,讓觀眾更好沉浸在節目內容當中,并通過自己巧妙地語言表達方式讓觀眾理解節目意義,有利于觀眾感受到節目的真諦。長此以往,播音主持人就能夠通過自身的藝術特征來升華電視節目所要傳遞的思想價值,以此實現電視節目的開設目的。
2.全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傳播環境的主要變化
2.1傳受關系發生明顯變化
在全媒體環境下,我國電視節目的傳受關系也逐漸發生明顯變化。目前,許多媒體已經借助互聯網時代優勢形成質的飛躍,觀眾不再局限于電視、報紙以及廣播等途徑來觀看節目,而是通過互聯網平臺來了解更多的節目內容,使得觀眾群體從以往的電視用戶逐漸轉變為網絡用戶,這就極大提高了觀眾的能動性。在傳統媒體環境下,媒體通常只能進行單向傳播,只能將新聞信息傳遞給觀眾,卻無法得到觀眾的有效反饋,這就難以及時了解觀眾的需求以及建議。長此以往,播音主持人難以根據觀眾的反饋內容來調整自己的播音主持風格,不利于播音主持人專業素養的自我提升。但在全媒體環境下,媒體不僅屬于信息傳遞的一方,同時也屬于信息接受的一方,媒體與觀眾之間能夠進行頻繁有效地互動,播音主持人也可以根據觀眾的反饋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并準確了解觀眾對于節目的實際需求,進而針對性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使自己主持的節目能夠受到觀眾的支持。因此,在未來節目發展過程中,播音主持人的藝術特性也會逐漸朝著觀眾的喜好想靠攏,并且節目的內容以及傳播等方面都會逐漸以觀眾為導向。
2.2主流媒體姿態逐漸降低
在全媒體環境下,媒體的媒介姿態會逐漸降低,尤其是以主流媒體為主。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傳受關系發生一定變化,觀眾的口味與需求逐漸成為媒體關注的重點,也是媒體未來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這就勢必會讓媒體適當放低自身的姿態,以此尋求一個與觀眾平等對話的環境;其次則在于自媒體強勢興起,給主流媒體帶來了更多的挑戰與困難,尤其體現在一些影響力較大的自媒體,如《邏輯思維》以及《樊登讀書》等欄目,其粉絲量、閱讀數以及關注度已經超出了部分主流媒體,這勢必會分走主流媒體的市場流量、市場效益以及市場競爭力。基于這一因素,主流媒體也必然會放低自己的身份感,努力與自媒體以及其他類型的媒體進行競爭,以此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因此,在未來節目發展過程中,播音主持人也會更多借鑒自媒體的傳播方式以及主持風格,并將自己播音主持的藝術特性逐漸朝著自媒體的方向發展,以此順應全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人的專業要求。
2.3網絡話語權影響力上升
在全媒體環境下,媒體發展已經逐漸朝著信息化以及網絡化的方向進行變革。目前,我國許多主流媒體已經逐漸采用一些流行網絡詞匯進行發聲,甚至包括官方媒體以及政務媒體等,如人民日報以及新華社等知名主流媒體,這足以證明當代媒體行業已經逐漸融合網絡元素,也體現了網絡話語權的影響力逐漸上升。主流媒體只有主動適應網絡環境且融入網絡元素,才能在全媒體時代下得到觀眾的認可。因此,在未來的節目發展過程中,播音主持人必將更多的了解網絡環境,并學習相關的網絡元素,在節目中有效利用一些網絡用語來增強自己語言表達效果,并將以往嚴肅刻板的語言表達風格逐漸朝著一種平民生動的語言表達風格進行變化,讓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及主持風格更加貼合年輕網絡觀眾的價值觀,使自己播音主持的藝術特性更具時尚性,這樣才能夠讓更多年輕的網絡觀眾產生思想共鳴,以此吸引更多年輕的網絡觀眾來觀看自己主持的節目。
3.全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藝術特性的應用分析
3.1個性化特征
眾所周知,個性化特征屬于播音主持人最為顯著的風格,也是吸引觀眾目光的主要因素。在全媒體時代下,如果播音主持人極具個性,就能夠受到廣泛觀眾的青睞。例如,撒貝寧是一位極具個性的節目主持人,其不僅具備出眾的口才以及知識儲備量,并具有顯著的幽默感,不僅能夠與參賽選手進行有效互動,還能夠與現場評委進行有效互動,這樣既可以引導觀眾更快的融入到節目氛圍當中,還可以有效增強節目的趣味性。在《2019主持人大賽節目》這檔節目當中,撒貝寧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調動節目氛圍,并幫助參賽的主持人選手進行有效減壓,甚至能夠頻繁出現金句,引發全場全場觀眾以及參賽選手的爆笑,從而有效增強了這檔節目的關注度以及影響力。同時,撒貝寧在節目中能夠給觀眾呈現出一種反應快、口才好、機智幽默的形象,正是這種極具個性的表現力使得撒貝寧稱為廣受觀眾熱愛的播音主持人。由此可見,個性化特征已成為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備的重要特質,只有不斷展現自己的真實個性,才能更好的順應全媒體時代對于播音主持的要求。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即播音主持人在追求個性化特征時應注意語言使用以及行為舉止,不能為了個性而破壞整個電視節目的整體效果。
3.2潮流感特征
隨著時代不斷變化,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21世紀以前 ,播音主持人只需要將節目內容完整的講述給觀眾就能夠完成基本要求。但隨著全媒體時代到來,觀眾的主流思想以及主流價值觀均發生明顯變化,不再滿足于死板嚴肅的節目風格,更希望節目能夠融合一些潮流元素,才能夠有效激發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興趣。例如,朱廣權作為一名新聞主持人,其播音主持風格有著強烈的潮流化特征。在《新聞直播間》這檔節目當中,朱廣權能夠在不丟失嚴肅端莊的基礎上將自己有效化身為一名網絡段子手,通過幽默有趣的段子來講述最近的新聞信息,甚至能夠將一些新聞信息通過順口溜的方式呈現給觀眾,這就容易給觀眾產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由于國內電視節目的觀眾年齡不斷年輕化,而這些年輕觀眾平時在網絡中接觸到大量的時尚潮流元素,如果播音主持人極具潮流感特征,就能夠得到這些年輕觀眾的喜愛,并能在電視節目中與這些年輕觀眾產生共鳴。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即播音主持人在追求潮流感特征時不能忽視傳統文化,而應將潮流元素與傳統元素進行有效融合,才能發揮潮流感特征的最大優勢。
3.3親和力特征
眾所周知,播音主持人作為觀眾與節目之間的橋梁,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發揮橋梁作用。一般來講,如果播音主持人給觀眾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就很拉近觀眾與節目之間的距離,導致觀眾難以感受到節目的真正意義。如果播音主持人能夠具備較強的親和力,讓觀眾感受到播音主持人平易近人以及友好和善的風格特點,就能夠促使觀眾主動與節目進行互動,有效打破了觀眾與節目之間的溝通障礙,從而拉近觀眾與節目之間的距離,使節目能夠更加深入人心。例如,倪萍是一名極具親和力的播音主持人,在主持節目中總是能夠保持微笑,其語言方式以及行為舉止都極具親和力,能夠拉近觀眾與電視節目之間的距離,并能夠對觀眾的想法感同身受,從而為觀眾在節目中進行發聲。在《等著我》這檔節目當中,倪萍總是能夠準確把握觀眾的情感變化,并有效傳遞給觀眾一種人間真情的感覺,使觀眾內心能夠真正節目所觸動。同時,倪萍會在節目現場能夠感受到尋親人員對于親人的渴望,對尋親失敗的人員進行真誠的安慰,對尋親成功的人員進行祝福,從而直擊觀眾的心靈。由此可見,觀眾在觀看節目過程中容易被播音主持人的親和力所吸引,并喜愛播音主持人所主持的節目,就能夠吸收到節目所要傳達的內在價值。
3.4多元化特征
目前,許多播音主持人不僅僅只是主持一檔電視節目,而是同時主持多檔電視節目,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具備多元化特征,根據節目內容來轉換自己的主持風格。例如,在主持少兒節目中,播音主持人應認識到觀眾基本上都是以兒童為主,主動將自己的播音主持風格朝著生動活潑的方向發展,通過一種口語化的表達方式與兒童進行溝通,拉近節目與兒童之間的距離,從而增強兒童對節目的認可;在主持科普類節目時,播音主持人應充分考慮到觀眾的文化程度以及知識儲備量等方面,不能過于嚴肅的講述一些科學知識,而是通過一種輕松自如的方式讓觀眾潛移默化的學習到新的科學知識,還能讓觀眾體驗到科普類節目的趣味性,以此增強觀眾對科普類節目的忠實度;在主持法制類節目時,播音主持人本身應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深入了解,并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方式將遵紀守法的意義充分呈現給觀眾,讓觀眾能夠在觀看法制節目之后形成強烈遵紀守法的意識,以此實現法制節目的真正目的。此外,播音主持人還應根據節目現場的氛圍及時轉換自己的主持風格。如果節目現場氛圍陷入到較為沉悶的狀態,播音主持人應主動通過詼諧幽默的主持風格來帶動節目現場觀眾的情緒;如果節目現場氛圍處于過于熱烈的狀態,播音主持人應及時通過嚴肅端莊的主持風格來穩定節目現場觀眾的情緒。
3.5審美性特征
眾所周知,播音主持是一份面向大眾的工作,這就對播音主持人的審美性有著較高要求。一般來講,播音主持人的審美性特征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外在形象的審美性,另一個則是內在形象的審美性。其中,外在形象主要包括服裝搭配、發型、妝容等方面的審美性。例如,在主持新聞類節目時,播音主持人可盡量選擇較為簡練的發型,并以得體大方的服裝搭配為主,在妝容的選擇上主要以淡妝為主,給觀眾一種精神以及干練的感覺,才不會讓觀眾產生違和感。內在形象主要包括精神面貌、言行舉止以及修養談吐等方面的審美。例如,在主持文化類節目時,播音主持人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觀眾認識到文化人的德行,并保持一種良好的精神面貌,讓觀眾感受到文化人的自信,再提高自己的談吐修養,讓觀眾體驗到文化人的品德。只有將自己的外在形象以及內在形象同時做到位,才能散發自己的獨特魅力,讓觀眾認識到自己的親和力,使觀眾更加愿意觀看自己主持的節目,以此提升節目的知名度以及內在意義。此外,播音主持人還需要加強自身的語言審美以及舞臺審美。例如,在主持歌舞類節目過程中,播音主持人應充分結合舞臺燈光、舞臺背景以及舞臺氛圍來強化自己的語言審美效果。當舞臺燈光閃亮以及舞臺背景絢麗時,播音主持人可通過唯美的語句來升華節目氛圍,讓觀眾充分沉浸在濃厚的舞臺氛圍當中,可有效提升節目主持效果。
結語
在全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藝術特性需要進行有效轉變。要想確保自己的播音主持風格能夠受到觀眾的認可,還需要勇于展現自己的個性化特征,并適當融入一些潮流元素,不斷增強自身的親和力,培養自己多元化風格,提高自身的審美性特質,才能夠讓自己的播音主持風格貼近觀眾的口味,使自己的節目可以深受大眾的喜愛,從而實現作為一名播音主持人的職業訴求。
[1]方攀.全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特性[J].西部廣播電視,2018(22):124,126.
[2]劉梓怡.全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特性[J].新媒體研究,2019,5(2):93-94.
[3]蘆艷.廣播播音主持語言表現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7):102,132.
[4]劉修正.淺談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特性[J]. 西部廣播電視,2019(8):133,136.
[5]楊祖葉.,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課程教學內容創新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7):47-49.
[6]嚴翔,易旭丹.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當代電視,2018(11):95-96.
作者簡介:李一凡,男,漢族,河南鄭州市,本科,研究方向: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