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媒體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社會力量,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媒體的參與。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媒體逐漸由傳統媒體向新媒體方面融合發展。媒體是信息傳播的有效載體,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媒體已經成為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盡管媒體逐漸由傳統媒體向新媒體方面融合發展,但是傳統媒體依舊不能被忽視,應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才能實現共贏。下文將針對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發展;全媒體時代;業態融合? ? ? ? ? ? ? ? 中圖分類號:G206?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0)05-028-03? ? ? ? ? ? ? ? ? ? ? ? ? ? ? ? ? ?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5.003
本文著錄格式:賈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必然性[J].中國傳媒科技,2020(5):28-30.
導語
傳統媒體主要包括電視、廣播與報紙等傳播形式,而新媒體主要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與數字技術,以數字介質為載體,主要包括微博、微信等。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傳統媒體在某些領域逐漸被新媒體所取代。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方式多元化等諸多優點,在新媒體平臺上,幾乎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制造者、傳播者。但是,傳統媒體的權威性與信譽度更強,大眾認可度比較高,這是新媒體目前難以實現的。在此情況下,如何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成為了媒體行業發展的重要研究內容。
1.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互動融合的現狀與困境
隨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互動融合的不斷深入,全媒體時代已然來臨。全媒體時代,最為顯著的特征為“一人多媒”,現如今的“一人”,既需要完成傳統媒體的相關任務,也需要承擔新媒體的相關工作。傳統媒體始終以信息權威、資源豐富著稱,新媒體具有渠道多、時效快等諸多現代化優勢,經由推動兩者互動融合的方式實現兩者的統一發展,創造跨越兩者的全媒體平臺,有助于推動我國媒體事業的現代化發展進程。同時,為了更好地滿足全媒體時代發展的現實需求,如何開展有效的人才培養工作成為備受關注的要點內容。全媒體時代的來臨,為相關人員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動融合勢必會伴隨著巨大的沖擊,人才是第一發展力,對其提出的要求也必然會更加嚴格?,F如今的傳統媒體人才,通常具有極強的專業性,但對于新媒體相關知識及概念知之甚少,影響新媒體的滲透,不利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互動融合。
傳統媒體通常具有嚴謹的特征,操作運行及管理制度均較為完善且執行力較強,但和新媒體相比,其靈活性相對較為欠缺;而新媒體雖然較為靈活,但相對不太穩定。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互動融合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兩者可以進行有效磨合。就現如今的媒體行業來講,規章制度及發展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科學性較低等均是影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互動融合的重要因素。
2.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發展面臨的改變
2.1新聞傳播方式不斷變化
新媒體的發展對媒體環境帶來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新聞傳播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傳統媒體為一對多的線性式新聞傳播,新聞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源頭,以公眾作為受眾,信息的二次傳播則以口傳遞為主。在新媒體時代,公眾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成為信息傳播的源頭,而且信息呈現出多對多的非線性傳播。
2.2新聞編輯手段日趨新穎
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手段越來越新穎,而且電視節目在視覺和聽覺方面有了較大的創新,新聞編輯的形式和手段更加豐富。雖然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帶來了較大的沖擊,但新媒體環境下的新思維和新技術也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編輯人員通過掌握各種先進的編輯手段和方法,可以為傳統媒體的創新發展提供有效的動力支持。
2.3公眾選擇的主動性增強
基于新媒體時代媒體環境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公眾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具多樣性,能夠隨時隨地通過新媒體的獲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內容,有效地增強了自主選擇主動性,不再局限于傳統媒體下通過電視、廣播獲取新聞資訊。
3.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必然性
社會的發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然而,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傳統媒體發展受到了限制,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傳統媒體落后、過時,但是,傳統媒體依舊憑借自身的優勢在媒體事業中始終占有一席之地;相反,新媒體所帶來的弊端卻受到了無限的關注。由此,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成為時代的發展趨勢。
3.1體制改革釋放融合發展活力
我國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對文化的建設,文化是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建設內容。文化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媒體的參與,媒體的發展能夠促使我國的文化事業進行良好的建設,對我國的文化建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發展,能夠實現對傳媒事業的建設,將傳媒作為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促進我國文化的建設,使其擺脫傳統文化的限制。通過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能夠促進我國的文化體制有效的改革,促進我國文化領域的豐富和完善,更好地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體制改革所釋放的融合發展活力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礎,由此更好地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
3.2傳播優勢互補共贏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共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各自的優勢,兩者在發展過程中受眾接收信息方式不同,導致了二者在不同的領域發揮各自的作用。其中,傳統媒體在以往的生活中曾為人們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傳統媒體是借助報紙、廣播等形式進行信息的傳播,而紙質版的信息在進行傳播的過程中,要對其真實性有保障,促使傳統媒體在進行信息傳播時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但導致獲取成本的提高。而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通過手機、電腦等移動設備就能夠進行,借助這些設備進行信息傳播時,信息進行了大量的整合,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到最新的信息,并且,彼此之間還能夠進行信息的交流和溝通,實現共享,這些都受到了新時代人們的追捧。但在信息大量整合的同時,很多的虛假信息也跟隨著出現,導致一些虛假信息的擴散,嚴重影響社會治安。因此,要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優勢互補,使兩者實現共贏。
3.3傳媒產業的市場驅動
市場的驅動能夠較好地推動傳媒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國民經濟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離不開傳媒產業經濟的良好轉型帶給人們的良好影響。傳統媒體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缺乏創新,發展模式也過于死板。然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媒產業在政府和民營共同參與推動下,我國的傳媒產業在市場中得到了良好的驅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
4.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互動融合的有效策略
4.1有效發揮新媒體時效性
媒體需要融合,也正在融合。地方融媒體的成功與否關系著媒體的發展。信息的傳播需要基于一定的時效性以達到吸引受眾的目的,在當今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的速度不斷加快,各種媒體傳播及報道更新速度大幅度提升。通過有效應用新媒體方式,可以實現對各類媒體信息的即時傳播。因此,傳統媒體需要意識到新媒體的重要性,并將其時效性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新媒體信息傳播的范圍極廣,傳統媒體集資深和專業于一體,兩者優勢不同,各司其職,通過合理的互動融合,可以更好地推動我國媒體業發展,如果無法進行有效合作,勢必會導致自身及媒體事業發展受阻。
4.2打通傳媒產業,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業態融合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已經不存在明顯的區分形式,兩者之間的融合使彼此的界限逐漸模糊,這也就進一步促使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發展。由于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的產業受到了非常大的市場競爭,這也就要求傳統媒體必須突破以往的發展方式,通過多種方式向新媒體產業靠攏。傳統媒體在向新媒體產業靠攏的過程中,要向新媒體產業的優勢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實現傳統媒體產業與新媒體產業的融合。傳統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產業功能的發展,在國家軟實力和硬實力結合的情況下,將傳統媒體產業與新媒體產業進行有效融合,使傳統媒體產業實現真正的轉型,并最終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4.3重視利用傳統媒體公信力
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的經營時間較長,經驗也較為豐富,通過長時間的進步和發展,擁有數量龐大的忠實受眾群體。新媒體自產生以來發揮出的優勢較為明顯,包括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等,這均為其實現自身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但想要得到大眾的認可,新媒體就需要依靠傳統媒體權威性的支持。就我國媒體的發展來講,以傳統媒體權威性作為依托取得優良發展的新媒體數量也較多,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互動融合,有效推動了二者的發展。
4.4建設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平臺
要想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發展,就需要進行技術創新,新媒體的誕生就是由于我國的科學技術進行了創新。因此,要進行技術創新,通過創新技術提供給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一個融合的平臺。科學技術是我國的第一生產力,這也就體現了技術創新發展的重要性,通過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推動傳統媒體進行更加完善的發展,更好地與新媒體發展相適應,從而更好地帶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4.5積極擴充信息發布渠道
信息的有效傳播需要以豐富的傳播途徑以及方式作為依托,選擇科學、適宜的傳播途徑和方法,有助于確保信息傳播的及時性。以傳統媒體為例,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不應該單純憑借電視、報紙等媒體開展信息的傳播,也應注重考量利用電子雜志、手機報等新媒體技術實現對信息的有效傳播,這也是傳統媒體和與新媒體互動融合的優勢。通過充分發揮二者互動聯合作用的方式,可以有效擴充信息發布渠道及傳播途徑。如我國蕭山日報社近三年盈利較多,長興傳媒集團也在不斷擴展業務,在其他信息發布渠道中投入大量資金,安裝監控視頻與家庭寬帶等網絡增值業務等,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提供基礎。
4.6轉變觀念,構建新的經營模式
傳統媒體在以往較長時間中占據信息的首要入口,通過信息傳播為自己的廣告區位招商,從而提升自身的商業價值。但是,其自身的特點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所以造成了場景入口受到限制,位置又比較固定,商業價值的經濟效益并不理想。但新媒體包含了數量眾多的移動終端,能夠為更多的用戶提供場景入口,并且漸漸成為了信息的首要入口。目前,由于傳統媒體受到了空間、地理位置、時間等多方面的限制,其信息入口價值在不斷降低。
在“互聯網+”的環境下,傳統媒體在與新媒體的融合過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特點如地區行業的覆蓋面廣和覆蓋度深的特點以及自身長期積累的資源建立起“大數據”的平臺,著力推行“OTO”模式,將場景入口與信息入口重新建立起有效的鏈接,以“互聯網+”為發展契機,重新獲取信息入口原有的價值。具體來說,如與當地企事業單位進行有效合作,實現資源的互通共享,以較低的資源成本重新建立用戶之間的連接。
4.7引導輿論新風向,搶占主陣地
如今的社會,信息化不斷發展,媒體作為一種進行信息傳遞共享的途徑,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結合的全媒體在這樣一個信息化時代作為一種輿論工具,務必要發揮良好的引導作用。因此,要想使傳統媒體完全適應全媒體時代,就必須使其與新媒體相融合,帶動廣大人民群眾熱情參與,引導輿論的新風向,促進社會正能量的傳遞。同時,全媒體時代在實現權威性的前提下,發揮靈活性、積極性,并能夠根據時代的需求以及各種變化趨勢發揮新媒體的互動性與及時性,從而促進媒體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就其事實而言,媒體如果要堅持正確的輿論風向,并達到積極引導公眾參與輿論、凝聚社會力量的目的,更需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二者相融合。傳統媒體具有權威性的特點,不會受到各種謠言和負面輿論的影響,發揮新媒體的互動性與即時性特點,增強傳播效果,以此凝聚社會力量,引導輿論新風向,搶占主陣地。
4.8有效利用新媒體的互動性
為了更好地發揮媒體影響力,吸引更多受眾,在實際開展信息傳播操作時,需要重視強化和觀眾的交流及互動,積極優化觀眾體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勢必會經歷一定的競爭,但相對而言,傳統媒體發展的難度相對更大,必須重視有效利用新媒體優勢,推動自身發展。以現如今備受關注的選秀節目為例,此類節目較為符合現今大眾的觀賞需求,其中不僅融入了現代化的傳播理念,且在傳播過程中將網絡和傳統電視媒體的優勢有效地發揮了出來,信息的傳播范圍極廣。新媒體平臺的產生為受眾帶了更多可以選擇的機會,通過媒體和受眾間的良性交流及互動,可以實現有效推動傳統媒體發展的目的,提高資源的實際利用率。
結語
當前,媒體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對傳統媒體帶來了較大的沖擊,這也促使傳統媒體開始積極向新媒體的傳播形態靠攏。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媒體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作為媒體人需要在這種新形勢下抓住機遇,為媒體事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高啟祥.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結合下新聞編輯素質能力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5(8):65.
[2]陳曉云.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如何有效融合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5(15):312.
[3]孫政.分析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及優勢[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1):220.
[4]汪涓.少數民族地區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探討[J].中國地市報人,2017(7):24-25.
[5]溫江華.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深度融合——彭水日報社推進全媒體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地市報人,2018(9):33-34.
[6]張富強.互聯網思維下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J].記者搖籃,2016(1):61-62.
作者簡介:賈巍(1982-),女,吉林省長嶺縣,新聞編輯,研究方向: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