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個性化教育是中學教育領域的重要創新之一,該種教育教學手段可以有效開發學生潛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在對個性化教育的概念和意義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以案例研究的方法,選取了長沙市W中學作為案例研究的對象,對該校的個性化教育模式進行了分析,并依托該校的辦學實際,分析了該校開展個性化教育的多方面優勢。
◆關鍵詞:中學;個性化教育;教育模式
一、概述
(一)中學階段個性化教育的定義及優勢
中學階段的個性化教育與傳統教育模式差異較大。傳統的中學教育模式在教育模式和方法方面對所有的在校學生都采用同樣的路徑。傳統中學教育模式將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學生的個性化因素,可能會導致在某方面具備特長或較高潛力的學生在中學教育階段被埋沒。這部分有專長或潛力的學生在傳統教育模式下也很難有較好的發展態勢。通過運用個性化教育的方式,可以避免傳統教育模式下的諸多弊端。對于中學階段的個性化教育的準確定義而言,目前在學術界和教育實踐中尚未形成統一的概念。筆者認為,個性化教育指的就是在中學教育階段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適宜的培養方案進行培養的教育方法或模式。
(二)個性化教育發展的現實障礙
就個性化教育在我國中學教育階段的發展情況而言,其并無足夠的發展空間,目前發展水平仍然處于較低的階段。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傳統觀念較為固化。社會大眾對于個性化發展的認識仍然較為片面,大量學生家長將個性化發展視為“不務正業”,正是該類觀念目前普遍存在,導致學校方面開展個性化教育的動力不足。第二,學校資源、教師資源與學生數量的嚴重不匹配。個性化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狀態進行評估。因此,在教師資源較為短缺的情況下,會對中學階段的個性化教育帶來現實的阻礙。第三,目前國內中學并未形成一套可行性高,具有推廣價值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
二、長沙市W中學個性化教育方案簡述
(一)長沙市W中學簡介
長沙市W中學為本省的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該校在發展的過程中相較于該區域其他中學而言,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該校通過多元化的教育手段,為學生選擇適合其長遠發展的人才培育模式。多年來,長沙市某中學發展迅速,已經成為了該區域內廣受學生和家長好評的學校之一,常年來升學率一直處于較高水平。
(二)長沙市W中學個性化教育具體路徑研究
1.利用多彩多樣的課余活動幫助學生發掘自身潛力
長沙市W中學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第一,長沙市W中學每年都舉辦人文節活動。該校人文節活動形式多樣,有對聯大賽、詩詞大賽以及征文比賽等多種形式。通過豐富多彩的人文節活動,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身在文學方面的能力與潛力。第二,在藝術方面,長沙市W中學同樣開展了諸如文化藝術節等課余文化藝術活動,組建了合唱團、校內交響樂團等社團組織,通過該類活動也可使學生充分了解自身在藝術方面的才能,為其后發展奠定更廣闊的道路。第三,在體育方面,長沙市W中學組建了校內各項體育隊,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訓練、比賽,充分發掘了部分學生的體育潛能,為該部分學生走向專業化發展道路開辟了空間。第四,在科技創新方面,長沙市W中學組建了數學、物理、化學競賽團隊,進行專業化、重點化培養,上述團隊多次在國內外大型比賽中斬獲佳績。
2.學生培養路徑創新
由于長沙市W中學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就在發掘學生各方面潛力,因此無論是從學校管理者的角度還是從學生、學生家長的角度而言,在長期的日常學習過程中已經對學生的能力水平有了充分的了解。因此,在該種情況下進一步開展對學生的個性化人才培育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基礎條件。長沙市W中學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了不同的發展路徑,且可選擇項較多。例如,有藝體生發展方向,有傳統文化課程教育方向,也有科技創新類發展方向等。針對選擇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學校都會為其制定個性化的發展方案,幫助學生實現更大的進步以及實現更好的發展。
三、長沙市W中學教育優勢分析
通過在個性化教育視角下對從長沙市W中學進行的教育優勢分析,不難發現該校已經基本形成了一整套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方案。具體而言,筆者認為該校主要有以下三點教育優勢:第一,個性化培育體系完備且成熟。長沙市W中學從學生入學到學生畢業整個人才培養流程中都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并形成了固定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這對于開展好中學階段的個性化人才培養工作而言至關重要。第二,師資力量雄厚。前文已述,充足的師資力量是開展個性化人才培育的客觀條件。該校各方面專業教師人數多、教學技能強,在人才培育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第三,社會認可程度高。長沙市W中學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為省會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社會對于學生個性化培養認知較為全面,社會認可度高,這也是長沙市W中學能夠較好的開展人才個性化培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結語
中學階段的個性化教育在我國仍然處于最初始的發展階段,無論是從發展水平還是從普及規模上來看,都尚未成為各地中學人才培養模式的主流。因此,各中學想要在本校范圍內開展人才個性化培養,必須要滿足上述各方面的客觀條件,才能在人才個性化培育方面有所建樹。
參考文獻
[1]徐越蕾.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全面、個性化發展——上海戲劇學院附屬高級中學生涯發展教育課程創建與實施[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06):38-42+45.
[2]董佳玉.論中學個性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現代交際,2015(11):190-191.
[3]車鑫,楊帆,張乃一,等個性化教育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J].林區教學,2015(04):82-83.
[4]柳麗平.中學實施個性化教育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13.
作者簡介
李玲(1976.11—),女,湖南長沙人,長沙市長郡濱江中學辦公室人事專干兼行政支部書記,碩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