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剛
◆摘? 要:小學科學是一門旨在培養小學生探索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識的學科,在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到在實際生活中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和發展。而興趣的培養又是吸引學生關注科學學科的重要因素,若沒有學習興趣,孩子們將對科學失去興趣,逐漸溜號、不聽課,失去學習新技能的機會。因此,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索,逐漸形成對科學知識的關注和興趣。
◆關鍵詞:興趣;情境;熱情
小學科學能夠有效開發學生的大腦,開啟學生探索身邊生活的旅程,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理論以及有用的探索技能。但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必須靠興趣來支持,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因此,必須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用科學知識指導學生的生活,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和發展。
一、利用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經常愛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還要尋根覓底地追問這是為什么?這種由好奇心產生的認識興趣和求知欲是十分可貴的。兒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學學習的起點,對花鳥魚蟲、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導就能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行為。科學課本身具有趣味性濃的特點,許多教學內容很符合學生心理特點,根據小學生愛新鮮、好奇心強這一特點,在每次教學新知識前,盡量設計一些學生覺得新鮮有趣的問題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實驗,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就能在最短的時間,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幫助其高度集中地進入探求新知識的情境中來,提高教學新知識的效果。
二、在游戲中教學,在娛樂中學習
弗洛伊德曾說過:“游戲是由愉快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小學生還是個孩子,對一切與游戲有關的事物都會更加關注,更費心思,基于小學生的這一特征,采用寓教于樂的形式,在課堂上適當設置一些小游戲、比賽等活動,能夠推動科學教學的順利開展,排除教學內容枯燥引起的教學阻礙,教師在游戲和比賽中應適當融入課堂所學的科學知識,以充分加強小學生對科學探索的關注,并使科學課堂教學氛圍得到活躍。
三、創設情境,提高教學效果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眲撛O“問題的情境”給學生提出一定的問題或事物,使其不能單純地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的方法去解決面前的問題或事物,從而激起學生渴求知識的需要,使學生學習時如身臨其境,從而激起學生積極思維,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情境的創設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知識的背景,就會促使他們帶著問題和任務去探究學習。設置情境能夠產生“引人入勝”的效果,這種教學手法常常能夠達到令學生長久不忘的效果。
四、借助多媒體設備增加教學樂趣
多媒體設備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幫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對科學產生源源不斷的興趣。在科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聲、光、圖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各種器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得更加積極主動。
五、組織探究活動,體驗知識學習的樂趣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實驗活動是小學科學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之一,實驗對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而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知識少,實驗經驗不足,所以對抽象的科學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不少問題。加強教學中的實驗教學,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的理解。設計性或探索性實驗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還要求其靈活地、創造性地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設計性或探索性實驗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規方法所無法比擬的。
六、運用巧妙的語言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語言還要有春風化雨的教育作用,使學生在學習上化被動為主動。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痹谡n末運用語言藝術巧妙激趣,不但能鞏固全課的教學效果,更能激起新的波瀾,給學生產生一種余味無窮的感覺。這樣,小學生就會產生一種興趣的誘惑和認真學好下節課的欲望。
七、注重課外延伸,繼續保持熱情
做事的熱情就像是催化劑,三分熱度是不能支持想完成一項任務的人獲得成功的。在教授了學生科學知識后,要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的能力,并鼓勵學生用自己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學習的科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是有用的,而不是紙上談兵,空無一用。為此,小學科學教師必須注重課外延伸的作用,使學生的熱情長久保持。
科學學科的內容本身是十分生動有趣的,包羅萬象。從天上的星星到地下的寶藏,從周圍生氣勃勃的動植物到千變萬化的天氣現象。只要教師善于組織這些內容,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就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后,不能停留在興趣上面,要不斷引導,把這種直接興趣發展成為愛好自然科學,并進而成為學生的志向,把學習跟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聯系在一起。
綜上所述,興趣的制造和培養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引導,不僅是小學科學這門學科,所有的學科都需要興趣作為支持。有了興趣,才能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也只有興趣才能讓學生主動地投入熱情與時間,努力學習。以興趣作為引導,打造有趣的小學科學教學,才是提高科學教學質量的有效辦法,更是提高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的正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