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聲東
(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2)
垃圾滲濾液是指在垃圾填埋、焚燒、中轉運輸等過程中產生的污水,一般包括焚燒廠滲濾液、填埋場和中轉站滲濾液等。在我國,市場公開報道的垃圾滲濾液處理費差距較大,價格從每立方米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浙江某生活垃圾填埋場1 500 m3/d 滲濾液處理工程,采用兩級Fenton(芬頓) -厭氧濾池-曝氣生物濾池工藝,該段處理成本為36.1 元/ m3(含電費、藥劑和人工)[1]。
某生活垃圾焚燒廠200 m3/d 滲濾液處理工程,采用CLR(氣升式厭氧反應器,CH4Lift Reactor) +立式A3/O3-MBR(三級AO 膜生物反應器) 工藝,運行成本為36.98 元/ m3(含電費、藥劑、人工、設備維護、指標測定)[2]。
某生活垃圾填埋場120 m3/d 滲濾液處理工程,采用MBR+NF/RO(納濾/反滲透) 工藝,處理成本為31.99 元/m3(含電費、藥劑、人工等)[3]。
成都市固體廢棄物衛生處置場1 000 m3/d(最大處理能力1 200 m3/d) 滲濾液處理工程,采用MBR+NF 工藝,運行成本為85 元/m3(其中碳源約60 元/m3)[4]。
富陽市歡塢嶺垃圾填埋場100 m3/d 滲濾液處理工程,采用MBR+RO 工藝,經營成本為59.16 元/m3(含電費、水費、人工、維修、藥劑等)[5]。
老港綜合填埋場3 200 m3/d 滲濾液處理工程,采用厭氧+MBR 工藝,運行成本為95.79 元/m3(含電費、水費、人工、維修、藥劑等)[6],深度處理采用NF+RO 工藝,該部分運行成本為46.85 元/m3(含電費、水費、人工、維修、藥劑等)[7]。老港應急500 m3/d 滲濾液處理工程,采用MBR+NF 工藝,成本為125 元/m3(含投資)[8]。
上述文獻的測算結果多為第三方咨詢單位得出,受市場競爭因素影響較小,但各項目工藝、規模、運行費范圍均有不同,簡單直接地引用結論,會帶來較大的偏差。
滲濾液進水水質和排放標準對工藝選擇、投資和運行影響重大。一般而言,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執行GB 16889—2008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工藝中多數不設厭氧段,但考慮碳源投加,滲濾液中氨氮和總氮的指標較高,高效脫氮工藝值得關注。焚燒廠滲濾液處理執行GB 18485—2014 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工藝中有厭氧環節,配套有加熱、沼氣、除臭等系統。兩種水在好氧和膜處理工藝段大致相同,但在設計參數選取上會有所區分。
基于此,分析和掌握滲濾液運行費用的影響因素,計算不同條件下的處理費,對于正確選擇滲濾液處理工藝、判斷滲濾液運行狀態具有重要意義。
滲濾液處理一般采用膜工藝,設備投資是工程造價的主要部分,因此設備的富余量不大,設計規模即為日最大處理能力。日常運行中存在著檢修、清池、更換設備等各種影響因素,會造成日均處理量達不到設計能力,如處理成本按設計值計算,結果往往偏低。
根據多個項目統計,年穩定運行天數多為330~345 d。在滲濾液水量充足的前提下,年處理水量測算如公式(1) 所示。

式中:Q年處理量為年處理水量,m3/a;Q設計處理量為設計規模,m3/d;N年穩定處理天數為年穩定運行天數,d/a。
因處理設施難以全年穩定運行,日均處理量一般小于設計值??砂垂剑?) 計算。

式中:Q日均量為滲濾液廠日均處理水量,m3/d。
用穩定運行天數計算得出的Q日均量或Q年處理量測算運行費用結果更為準確。
滲濾液的直接成本可按公式(3) 計算。

式中:C直接成本為運行成本,元/m3;C能為能耗,元/m3;C人工為人工費,元/m3;C水為水耗,元/m3;C藥為藥耗,元/m3;C日維為日常維護費,元/m3;C大修或更新為大修或設備更新費,元/m3;C測試為測試費,元/m3;C外部處理費為外部協同處理費,元/m3。
滲濾液氨氮含量高,有機負荷高,是生活污水的幾十倍,處理過程電耗高,主要耗能單元包括曝氣設備、滲濾液膜分離(超濾、納濾、反滲透)、回流、攪拌、冷卻等。準確的耗電應按照設備功率進行計算,也可按照30~40 kWh/m3估算[9]。電價是滲濾液運行的關鍵因素,對處理費用有很大影響。運行電價是否有峰谷電價,對滲濾液工程的設備選型和運行方式都會有影響。通常情況下,內置膜系統的耗電比外置膜低5~6 kWh/m3。
對于焚燒廠的滲濾液,一般會采用中溫厭氧進行前處理,設計溫度在37 ℃左右,多采用蒸汽加熱,一般蒸汽消耗量為0.005 t/m3(CLR 反應器)[10],也有用鍋爐加熱的,需要消耗蒸汽、油或者天然氣。大多數情況下,焚燒廠的蒸汽都是不計費的,但是,單獨采用鍋爐加熱的,相關消耗不可忽視。CLR 反應器容積負荷[11-12]比較高,一般為8~10 kg/m3。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 反應器或者上流式厭氧復合床(UBF) 反應器,這兩種反應器的容積負荷[7,11,13]多在6~8 kg/m3,反應器的容積大,蒸汽量可按CLR 反應器消耗量的1.1~1.2 倍估算。能耗可按照公式(4) 進行計算。

式中:C電為電耗,元/m3;C熱為熱耗,元/m3。
滲濾液廠24 h 運行,小廠站(單條處理線)一般設12~15 人,人員配置如表1 所示。

表1 小型滲濾液處理站人員配備情況
職工薪酬應包括社會保險(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傷殘保險) 和公積金,崗位配置需考慮安全生產因素。長三角地區人工全成本為12~15 萬元/(人·a)。對于規模較大的滲濾液處置廠站,如有2 條以上處理線,可按表1 增加一線員工數量。
人工費(C人工) 可按照公式(5) 進行計算。

式中:n1為人員配備數,人;If為工人工資及工資附加費(按年計算),元/(人·a)。
滲濾液廠運行的水耗主要是冷卻和加藥用水,可按0.1~0.2 m3/m3計算。
滲濾液處理需根據不同的水質條件,投加各類藥劑,藥耗可按公式(6) 計算。

式中:C碳源為碳源消耗,元/m3;CPAM為PAM消耗,元/m3;C酸為各類酸耗,元/m3;C消泡劑為消泡劑消耗,元/m3;C膜清洗劑為膜清洗劑消耗,元/m3;C除臭劑為除臭劑消耗,元/m3;C脫硫劑為脫硫劑消耗,元/m3;C其他為其他藥品消耗,元/m3。
1) 碳源(C碳源):老齡化的滲濾液碳氮比失調,需要投加碳源,投加后碳氮比為6~8[4]。對于進水COD 為3 000 mg/L、氨氮為2 000 mg/L的滲濾液,一般碳源投加量為13~15 kg/m3(用固體葡萄糖計算)。碳源也可采用甲醇,甲醇的效果優于葡萄糖[14],但濃度超過40%的甲醇為甲類危險液體,安全防護要求高。我國很多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碳源費用估計嚴重不足。焚燒廠滲濾液和填埋場新鮮滲濾液一般不需投加碳源。
2) PAM(聚丙烯酰胺,CPAM):用于污泥脫水,一般投加量為0.03~0.05 kg/m3。
3) 鹽酸或硫酸(C酸):用于納濾和反滲透處理調節pH,多用鹽酸,鹽酸單耗為4~5 kg/m3。
4) 消泡劑(C消泡劑):用于生化反應消除泡沫,使用量一般為0.05~0.10 kg/m3。
5) 膜清洗劑(C膜清洗劑):超濾、納濾、反滲透膜均需按生產需要進行清洗,一般清洗頻率為1~2次/月,該過程需要消耗膜清洗劑。藥耗根據所選膜的性能參數計算。
6) 除臭劑(酸、堿、植物液,C除臭劑):調節池、厭氧反應器、缺氧池、污泥脫水間收集的臭氣一般進入垃圾焚燒爐焚燒,也可進入除臭設施處理。除臭設施多采用化學洗滌和植物提取液噴淋,需消耗酸、堿或者植物液等。
7) 脫硫劑(C脫硫劑):焚燒廠滲濾液多設計有厭氧處理工藝,厭氧產生的沼氣直接進入焚燒爐焚燒,應急狀態下進入火炬燃燒。沼氣中H2S 含量波動較大,一般為1 300~11 000 mg/L。脫硫處理時脫硫劑的消耗為1~2 kg/m3。如直接進入焚燒爐焚燒,可不計脫硫的消耗。
8) 其他(C其他):除了上述藥劑以外,滲濾液處理還可用到多種藥劑,如三氯化鐵、活性炭等。
滲濾液水質復雜,設備維修維護工作量較大,相關的費用也高于常規的污水處理。一般,年日常維護費用按照總投資的1.0%~1.5%估算。C日維可按照公式(7) 進行計算。

式中:TI總投資為工程建設總投資,元。
一般按總投資的3.2%~5.0%進行估算,包括膜更新費用。膜的使用年限,超濾多按4~5 a 計算[15],納濾和反滲透按2 a 計算。C大修或更新可按照公式(8)進行計算。

主要包括滲濾液處理過程中的各類測試:①日常檢測,一般滲濾液廠配備有化驗室,檢測COD、氨氮、總氮、pH 等指標;②全分析,一般2~4 次/a,通常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測試;③第三方檢測,委托第三方進行檢測,可與全分析統籌,包括環保取樣的平行檢測。
滲濾液運行過程還有下述費用可能發生。
1) 污泥處置費。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需另行處理,包括運輸費和處置費。污泥產生量由生化計算得出,也可按處理量的3%~4%估算(按含水率80%計)。一般情況下,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的剩余污泥脫水后直接到填埋庫區填埋(不計費),焚燒廠滲濾液處置產生的剩余污泥回焚燒爐焚燒(不計費)。由于污泥處置的成本較高,有不少工程開始對污泥處置收費,如老港填埋場要求進填埋場的剩余污泥含水率控制在60%以下,處理費按200 元/t 收?。?-8]。污泥處置費對滲濾液運行費有較大的影響,需根據項目邊界條件,妥善選擇污泥處理技術和計算相關費用。
2) 濃縮液處置費。膜處理系統產生的濃縮液是處理難點[16],需要妥善處置,會產生運輸費和處置費。根據生產運行經驗,納濾濃縮液產生量為15%~25%[7-8],反滲透濃縮液產生量為20%~30%[7]。納濾和反滲透系統濃縮液用膜工藝再次濃縮處理,在實際工程中有了越來越多的應用,一般而言,納濾二次濃縮液產生量為1%~3%[7-8],反滲透為10%~15%[7],二次濃縮液需要第三方處理。一般情況下,填埋場的濃縮液回灌處理不計費,焚燒廠的濃縮液焚燒處理不計費。納濾二次濃縮液含鹽量低,總量少,填埋場回灌處理基本可行。對填埋場,反滲透濃縮液(一次或二次)會有鹽分積累的問題,建議采用蒸發方法處理,如果不具備蒸發條件,需要加強生產控制,終端出水納濾和反滲透并聯使用,確保系統能夠排鹽。按照回灌處理,系統難以持續。由于濃縮液處理成本較高,有工程也開始對濃縮液處置收費,如老港焚燒廠對濃縮液的處置費按200 元/t 收?。?-8]。濃縮液處置費對滲濾液運行費用有較大的影響,需根據項目邊界條件,合理選擇濃縮液處理技術和計算相關費用。
3) 排水費。系統達標后的出水向水體或其他處理設施排放,有時需要交納排水費。不同的接納主體的費用會有所不同,常見的收費為3~10 元/m3。
4) 危廢處理。實驗室及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廢物需委托專業公司處置。
滲濾液的運行還包括間接費用,主要是管理費、利潤和稅收。
管理費主要包括:EHS(環境健康安全) 管理,證照管理,財稅管理,生產藥劑的采購、合約、倉儲管理,職工教育、辦公、工會管理費用,差旅費,業務活動費;非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修理等費用;低值易耗品分攤;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等稅金;日常運營保險。
由于市政公用行業尚無統一的計費標準,排水行業運營定額測算時管理費按照直接成本的20%計取。參考這一比例,結合市場實際,滲濾液運行管理費按照直接成本的8%~12%計取,可按照公式(9) 計算。

式中:C管理為運行過程管理費用,元/m3。
作為企業運行模式,滲濾液運行營業利潤率按照8%~10%計取,按照公式(10) 計算。

式中:C利潤為運行過程產生的利潤,元/m3。
滲濾液處理運行服務需繳納增值稅,可按公式(11) 估算。

式中:C稅收為運行過程產生的稅收,元/m3。
滲濾液處理費用測算相關的投資及回報,按照財務方法計算。日??捎渺o態投資的方法估算,設備使用年限以20 a 計,按公式(12) 進行估算。

式中:C財務為運行過程產生的財務成本,元/m3。
滲濾液處理的運行成本(C運行成本) 和總成本(C總成本) 可按公式(13) 和公式(14) 計算。

式中:C運行成本為除財務成本外,運行過程發生的各類成本,元/m3;C總成本為運行過程產生的全部成本,元/m3。
某滲濾液處理站設計規模為500 m3/d,采用膜法工藝,無厭氧,無反滲透,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進水COD 為20 000~25 000 mg/L,氨氮為2 000~2 500 mg/L,總氮為2 500~3 000 mg/L,排水標準執行GB 16889—2008 表2 標準。電費為0.65 元/kWh;水費為5.0 元/m3;配備人員14 人,人工工資平均成本為15 萬元/(人·a) (含各項社保、福利);項目總投資4 000 萬元;濃縮液處置費為200 元/t(含運輸費);污泥處置費為200 元/t(含運輸費);排水費、危險廢物處置費不計;財務成本按40 元/m3計(按年實際處理量計,5 a 回收期)。
示例計算中,噸水電耗取35 kWh/t,水耗取0.1 t/t,藥劑費按15 元/m3(含鹽酸、PAM、消泡劑、膜清洗劑等,鹽酸單耗取4 kg/t,本案例不需碳源),日常維修按投資的1%計,大修或更新按3.0%計。測試費按照30 萬元/a 估算。年穩定運行時間為345 d。剩余污泥產率按3.6%估算,二次濃縮液產生量按2%估算。管理費和利潤按照10%計,稅收按照6%計,本示例最終C總成本為128.75 元/m3。詳細計算結果見表2。

圖1 500 m3/d 滲濾液工程工藝流程示意

表2 應用示例計算結果
1) 電耗。電耗是占比最大的直接費用。如果電價按1.0 元/kWh 計,費用將增加50%,因此電價對滲濾液處理費的影響大,相同的電價才具有可比性。滲濾液處理中,生化反應的耗電量一般占到總耗電的50%以上,因此根據進水水質指標,觀察噸水耗電量,也可初步判斷滲濾液處理的實際狀態。
2) 碳源。本示例中未計算碳源,但對于老齡滲濾液,碳源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按照前述文獻資料[4],碳源可高達60 元/m3,在這種情況下,直接費用接近翻倍。老齡滲濾液測算運行費時,碳源可能是最大影響因素,不可遺漏。對于老齡滲濾液,如果費用測算不足,很難維持穩定的生化運行。
3) 主要直接影響因素。從計算中可以看出,電耗、藥耗、人工、污泥濃縮液處理費、大修是本示例中的前5 大影響因素。因此,要判斷費用計算的準確性,這5 個因素必須逐一核實,遺漏任何一個,都會對結果產生較大影響。很多案例往往只列取了一部分影響因素,引用時應該多作分析。污泥濃縮液處理費在很多案例中都未計入費用,實際上處置污泥和濃縮液產生的費用不小,應該通盤考慮。
4) 間接費。在示例計算中,利潤、稅收、管理費占了運行成本的22%。很多測算中,往往忽略這一塊,會大幅降低測算的準確性。
5) 財務成本。從表2 可以看出,按5 a 回收期測算的財務成本占到了總成本的31%左右,如按20 a 測算,此項費用可降至約10 元/m3,回收年限對運行單價影響大。
1) 滲濾液處理費用影響因素多,包括配員、電耗、藥耗、二次污染的處置,稅收、財務成本等,計算中需通盤考慮,依次分析,才能得出準確結果。
2) 采用年處理量進行費用計算,更符合實際。滲濾液工程的設計規模通常為最大處理能力,直接用該規模計算,會帶來較大的偏差。
3) 文中藥耗、電耗、人員配備、設備折舊、二次污染的產率等均來自實際工程,可作為其他滲濾液處理費用的測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