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茹 藍永康 耿江濤



【摘 ?要】通過把“(通)學理-(曉)人理-(知)物理-(行)事理”系統方法論融入SWOT分析方法,具體研究民辦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采取職業能力整合與課程設置優化相結合,構建“模塊化、進階式、組合型”并強調實踐教學的立體化課程體系,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教師培養模式和探索學習與工作統一的教學過程等手段,構建具有“商務英語語言能力+商務英語知識+綜合技能”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具有競爭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系統方法論;學理-物理-事理-人理(XRWS);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
引言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顧基發研究員和朱志昌博士共同提出了具有東方思維理念的WSR方法論,即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論。暨南大學管理學院佟瑞博士在此基礎上,探索提出了基于學理-物理-事理-人理(XRWS)系統方法論的雛形及對應的產業技術路線圖。
商務英語專業是職業高校特設的專業,旨在培養通曉商務知識及較強英語交際能力的適用型技能人才,因此,必須合理構建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然而,隨著高職擴招,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更面臨更嚴峻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基于“(通)學理-(曉)人理-(知)物理-(行)事理”系統方法論,結合自身所在院校的實際情況,設置“模塊化、進階式、組合型”立體化課程體系,構建民辦高職院校“商務英語語言能力+商務英語知識+綜合技能”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1.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及實際實踐教學中的物理,事理,人理問題
以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為使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滿足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通過走訪各類型的企業,與企業人員共同探討,再與相關行業和領域專家研討,集思廣益,確定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然而,現實情況表明:即使通過CET-6的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也未必十分出色,而且對外貿業務中的實際操作能力非常欠缺,要求高職教師必須對目前及今后高等職業教育如何走產學研的道路,以市場為導向,以用人單位要求的能力標準和畢業生就業滿意度來調整改革培養模式;結合建立“雙師型”教師制度,加大對轉型教師商務知識和實操技能教學方法,實踐設計和管理技能的培訓,使他們逐步勝任。此是一個繁雜和艱辛的建模過程。
1.1基于WSR方法論工作過程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
WSR方法論工作過程中,一般工作可分為七步,(如圖1所示):①理解意圖;②制定目標;③調查分析;④構造策略;⑤選擇方案;⑥協調方案;⑦實現構想。每一步都與“人理-物理-事理”融會貫通,相互相承協調貫穿著整個過程。
理解意圖。物理,理解制定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方案的意圖、目的,這一步需要調查企業所需人才,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發展現狀,就業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等分析報告。該部分重點為通過調查分析為日后制定培養計劃做準備。事理:認清高職院校應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以及培養目標對各方面因素的聯系,制訂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包括課程設置,開課數量,開課順序,課時量等。事理強調的是做事的效果。人理:了解培養計劃中課程設置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對所擔任課程的理解力與執行力以及通過學習后學生是否能運用于崗位上。
形成目標。在完全理解意圖階段中“物理-事理-人理”的基礎上,通過對各類企業的走訪,分析供需人才,探索課程設置,認清學生成效,教師的執行力等,綜合所有制訂培養計劃。
調查分析。物理:收集各種調查資料和數據和所形成的分析報告等。事理:根據用人單位對高職學生的就業需求分析存在的各種因素,衡量各種指標,優化資源,實現培養目標。人理:通過分析對培養計劃對專業的建設帶來的效果和影響的數據。
構造策略。物理:在人才培養計劃制作的過程中,與各類企業的會面商談和對不同時間段收集的分析結果數據。事理:整合數據與建議,初步制定人才培養計劃。人理:制定好初稿后,與任課老師探討是否可行,能否將計劃實施。
選擇方案。物理:對人才培養計劃初稿尋找相關的支撐數據和實際案例,對其數據和案例進行分析。事理:培養計劃中課程設置對開設的課程進行篩選和安排,選擇符合實際情況的課程。人理:對培養計劃中開設課程和任課教師等進行協調和安排。
實現構想。物理:實施對所制定的人才培養計劃,尤其是在實踐后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看該計劃能否具體落實。事理:對計劃中的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教學效果和企業對畢業生的滿意度等進行跟蹤和總結。人理:強調在學生、教師、學校和企業等相關者的協調與溝通。
協調關系。物理:整個培養計劃由始至終的協調、實施和優化。事理:對計劃中的培養目標和方案進行培養,具體的實踐等協調和執行,做出最好的優化性能。人理:著重與在學生、教師、學校和企業等相關者的協調與溝通。
1.2“學理”在制訂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以及在系統方法論中的意義
所謂“學理”是指科學研究上的原理及法則,是一種在實踐基礎上的科學凝練并建立起指導實踐的科學理論。民辦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思想是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涉外型技能人才為目標,以英語為就業工作的語言,促進專業與產業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學校教育國際化和涉外特色發展。人才培養計劃制作過程中會調查很多數據和征求各方面的建議等,在WSR系統方法論的基礎上探討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增添“學理”就更能使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通過歸納總結了(通)學理-(曉)人理-(知)物理-(行)事理系統方法論的主要內容,詳細見表1,“通曉知行”與制訂人才培養計劃的“知行合一”和SWOT分析研究,理論聯系實際的意義。
2.基于WSRX系統方法論和SWOT分析研究的民辦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框架
商務英語主要是以語言為核心,涉及對外貿易、國際金融、物流運輸、商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是一門具有跨學科特色的專業。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內外環境,系統剖析人才培養模式和發展的利弊因素,發掘優勢和機遇,發現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的辦法,確定發展方向和努力目標。
2.1外部環境分析
(1)機會。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貿易、商務活動和國際化投資和融資的不斷增加,對具有國際化經營水平和溝通水平的人才需求增大,商務英語人才的社會需求量增多,以至商務英語人才素質的通識性使培養跨文化商務類英語人才工作越來越重。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和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使得很多高校開設商務英語專業,特別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高專院校。
(2)威脅。由于同類院校競爭的壓力,普通高職院校遭遇了生源減少與質量下降的突出問題,尤其是民辦高職院校,面臨著生存發展的挑戰,除此之外,在師資力量、資金投入、各種資源、社會聲譽、人才培養的質量、就業率等方面,這對于民辦高職院校是一件重大的挑戰。培養一名合格的商務英語復合型人才的渠道不再是高職院校,普通高校等而是具有明顯優勢的各類教育機構和培訓機構。
2.2內部環境分析
(1)優勢。在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比較成熟,從專業的定位、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到課程設置、教學模式等方面都作了研究和探索,商務英語專業以“語言能力+商務技能+綜合素質”為培養人才的基本要求,始終堅持以“崗位為基礎、能力為本位、強技能、活模塊”的辦學思路,設置“模塊化、進階式、組合型”立體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突出職業教育的實踐性和實用性特點。
(2)劣勢。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與社會需求和崗位有所脫節,對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的教學存在不足,課程設置不能很好地與社會需求對接,課程內容缺乏實踐性,造成學生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在工作中大都用不到,工作中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卻在學校中無法學習到位。文科類的課程和語言類課程所占比例較大,英語核心課程的課時比例較大,理論課時偏多,專業實踐性課程較少,實訓課課時比例不足,實訓課程無法與實際工作對接,在真正實施當中,因缺少實訓教師或沒有實訓場地等,課時便變相減少,內容與實際操作脫節。高職院校嚴重缺乏培養具有綜合語言能力、商務知識、實踐技能為一體高水平的“雙師”教師隊伍以及具有較強的英語基本功能力、實踐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為一體的專兼教學隊伍。
鑒于以上對商務英語專業內外部環境因素的分析,利用SWOT矩陣排列分析圖結合(通)學理-(曉)人理-(知)物理-(行)事理系統方法論加以全面、綜合地比較,以便更清楚地認識到利用優勢、抓住機遇、減少風險、回避威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通學理”:在SWOT分析外部機會和內部優勢相結合“發展型(SO)”要求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計劃要發揮優勢、突出職教特色、緊握機遇和創立品牌。
“曉人理”:“人理”的重點是溝通,更需要的是了解系統思考,整體分析和傳統文化,重點是講和諧,重情理,強調整體思維,系統思考。利用SWOT分析內部優勢和外部威脅相結合“多樣型(ST)”要求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計劃要利用優勢,分散風險、把握辦學方向和就業渠道。
“知物理”:強調的是以還原論為基礎的功能分析,重點是要求嚴謹,求真,務實,質疑。利用SWOT分析內部劣勢和外部威脅相結合“防御型(WT)”要求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計劃要減少劣勢,調整方向,回避威脅,蓄意勁發。
“行事理”:強調的是如何做的問題,重點是要做邏輯分析和優化分析。利用SWOT分析內部劣勢和外部機會相結合“扭轉型(WO)”要求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計劃要順應需求,改進不足,拓寬思路和優化專業。在“通學理”,“曉人理”,“知物理”的基礎上“行事理”,這就要求做的是實踐活動,資源整合,用數據得出原理后通過實踐來驗證計劃的可行性。
3.結語
把“通學理,曉人理,知物理,行事理”連起來是“通曉行知”,強調在制訂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中要“知行合一”,與SWOT分析結合,民辦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應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順應市場變化,走產學研結合道路,不斷探索和改革創新專業教學,立足于自身實際情況,設置“模塊化、進階式、組合型”立體化課程體系,采取整合職業能力,優化課程設置,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完善教師培養模式和探索學習與工作統一的教學過程等手段,構建具有“商務英語語言能力+商務英語知識+綜合技能”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民辦高職院校“商務英語語言能力+商務英語知識+綜合技能”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具有競爭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佟瑞,李從東.基于“(通)學理-(曉)人理-(知)物理-(行)事理”系統方法論的產業技術路線圖研究[J].系統科學學報,2014,22(03):31-34.
[2]顧基發.物理事理人理系統方法論的實踐[J].管理學報,2011,8(03):317-322+355.
[3]顧基發,唐錫晉.從古代系統思想到現代東方系統方法論[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0(01):90-93.
[4]王若梅.基于SWOT分析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再思考[J].江蘇教育,2010(27):35-37.
基金項目:①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校級教研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18JY02)成果;②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校級教研項目(項目編號:2019JY14)成果
作者簡介:鄭茹,講師,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商務英語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商務英語及跨境電商專業教學;
藍永康,副教授,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教學;
*通訊作者:耿江濤,副教授,高級工程師,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華文與國際教育學院院長。研究方向:大數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