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好的城市道路不僅能滿足城市交通運輸的需要,而且對城市市容的美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質量差的道路可能會導致堵塞交通、加大車輛磨損度,嚴重的會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同時還會降低道路使用年限,加大道路維修的費用。本文進行了市政道路施工現狀分析,提出了市政道路施工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措施
引言
近幾年隨著各地市政工程建設投入的不斷加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藝的改進和管理水平也有了提升,工程質量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質量的好壞是各種因素的綜合反映。只有進一步規范參建各方的質量行為, 并對工程項目實施科學管理,才能確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
1.市政道路施工現狀分析
質量是工程的真正生命,也是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問題,都可能會給工程的整體質量帶來很嚴重的后果甚至是毀滅性的后果。市政道路施工工程存在著如下幾個問題。
1.1施工的承建單位行為不規范
當前市政工程施工企業行為不夠規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招投標工作不規范,違規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施工質量管理意識淡薄,管理松懈,安全責任追究制度不夠完善;運行資金短缺,導致拖欠民工工資和材料供應商貨款的現象經常出現,同時也導致工程工期不準確。
1.2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違反《建筑法》的轉包現象比較普遍,導致工程質量嚴重下降;施工不規范,不按要求施工,質量管理水平低,管理素質不高,質量體系不健全。
1.3人員管理的問題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人是決定工程成敗的關鍵。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業的大部分都是農民工。他們能吃苦耐勞,要求也不高,但是他們缺乏專業技術訓練、專業技能培訓、缺乏質量安全意識、缺乏對自身權利的保護意識,也缺乏對市政工程施工工藝的掌握。某些施工企業采取愚民政策,致使施工作業活動中經常出現野蠻施工現象,人身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經常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給許多農民家庭造成痛苦和損失。 因此,如何對施工的人員進行有效的管理,也是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2.市政道路施工的有效措施
2.1高標準規劃和設計,確定規劃設計方案
市政道路多為政府財政籌集資金,因此受行政指令影響較大在確定質量、進度、投資目標時往往因行政指令而產生較大的隨意性。施工單位承攬工程時往往是承諾得很好,但在施工中因諸多因素影響會使工期拖期,或者為趕工期犧牲質量。由于市政道路易受不但要考慮其承擔的交通功能,還要考慮到不與其他項目相沖突。設計時要結合本城市的定位和長遠期規劃,綜合考慮與給排水、熱力、電力、燃氣、通信等管線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避免施工過程中發生大幅調整路線、管線布置沖突、道路剛竣工就破路埋管等現象。因此,要求建設單位及時與設計溝通,對提供的多個設計方案精益求精、優中選優,在諸多方案中確定高水平、高質量的規劃設計方案。
2.2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管理
(1)承擔市政基礎設施道路工程施工的單位必須依法取得相應資質等級的資質, 并在證書許可的范圍內承攬工程。
(2)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度。承包方在招標、投標工作中,總是有現實或者主觀上的財政方面的壓力,這就容易在競爭的投標者中,決定并接受低報價的投標人,而這又往往是以犧牲質量作為代價的。因此,要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度,通過招投標來確定合格的單位進行施工。
(3)落實施工單位的安全責任體制確定工程項目的項目經理、技術人員和施工管理人員,并且建立健全工程施工單位的安全責任體制。每個項目都設立一個責任人,簽訂責任狀,規定工期、質量、安全責任,通過責任狀的簽訂,提高責任人的責任心,促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4)施工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建設工程承包合同采購工程所需材料。施工材料的性能必須符合設計文件要求,同時應當符合國家有關產品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規定。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與使用的材料密切相關,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程的使用和壽命。施工單位的材料開購應當予以嚴格監管。
(5)工程竣工后,施工單位必須組織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檢查,確認施工質量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符合發包方的設計文件及施工合同要求,提交工程竣工報告。
2.3提高人員素質,保證工程質量
施工單位要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指導思想,真正樹立以質量求發展的觀念,要加強質量工作的管理和領導,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和自檢體系,抓好各種技術和崗位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素質,達不到崗位要求的人員,不允許上崗。在人員管理方面必須營造出一種榮辱與共的氛圍,形成職責分明的制度,讓所有的員工都感到自己是這個項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員。其次,必須明確施工隊伍的管理體制,各崗位職責,權利明確,做到令出必行。一支紀律嚴明的施工隊伍,面對工期緊逼,技術復雜的工程,只有堅決服從指揮,才能按期保質完成施工任務。
2.4實行監理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監督
(1)未經監理批準開工申請的單位不能開工,未經監理簽認的工序不得隱蔽,未經監理簽認的本工序不得進行下一工序作業,未經監理的付款簽證,施工單位就得不到付款,這就保證了監理工程師的控制、協調有效。
(2)檢驗批、分項工程、隱蔽工程驗收,施工單位必須先自檢合格后,填寫《報驗單》,書面通知監理驗收。分部、分項或專項工程驗收,施工單位必須組織內部驗收合格,向監理提出書面驗收申請和完整的驗收資料,由總監組織驗收資料核查、結構安全及使用功能質量檢測,觀感質量檢查,提出質量評估報告后,由總監組織相關單位符合驗收資格的人員驗收。
2.5加強施工現場的跟蹤檢查
(1)現場質量檢查控制。開工前檢查:目的是檢查是否具備開工條件,開工后能否連續正常施工,能否保證工程質量。
工序交接檢查與工序檢查:工序交接檢查應建立制度化控制,堅持實施。對于關鍵t序或對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工序,在自檢、互檢的基礎上,還要組織專職人員進行工組交接檢查,以確保工序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順利展開。
(2)跟蹤檢查。工程質量的許多問題,都是通過現場跟蹤檢查而發現的。要做好現場檢查,質量管理人員就一定要做到“三勤”即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觀察,手勤就是要勤檢測。要在施工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消除隱患,讓質量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中,減少經濟損失。質量管理人員要在施工現場督促施工人員按規范施工,隨時按規定抽查一些項目,如在能保證水泥穩定土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盡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強對水泥穩定土的養生,避免水分蒸發過快。設計合理的水泥穩定土配合比,加強拌合,避免出現粗細料離析和不均勻現象,遇到質量難題,質量管理人員要同施工人員一起研究解決;出現質量問題,不能把責任一齊推向施工人員。質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細致調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質量管理獎罰分明,措施得當。
3.總結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施工的質量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我們必須事無巨細,齊心協力,才能按時保質地完成施工任務。以期創造出一個和諧、合作、良性發展的建設施工環境。
參考文獻
[1]廖國華.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的探討[j]. 才智, 2010,(23) .
[2]林舉沖. 加強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思考[j]. 大眾科技, 2007,(03) .
作者簡介:許東海,男,(1988.04.--),新疆巴州地區庫爾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