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之年的汛情牽動人心。習近平總書記曾連用“五個安全”來強調今年這件事的極端重要性:“防汛救災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8月18日,總書記赴安徽考察,首先就來到被視為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和防汛“風向標”的淮河。
在阜陽市阜南縣蒙洼蓄洪區利民村西田坡莊臺,總書記頂著炎炎烈日,走進田間地頭,深入莊臺農戶,看望慰問受災群眾。他說:“這一直是我牽掛的事。”鄉親們告訴總書記:“蓄洪期間,大家住在莊臺,電沒斷、水照供、生活用品有人送。現在水退了,都在搶種補種,水退到哪里,就補種到哪里。請總書記放心!”
請總書記放心!在應對疫情大考的同時,我們也必定會交出防汛救災的合格答卷。廣大婦女干部群眾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婦聯在防汛救災工作中的重要部署,紛紛貢獻巾幗力量,投入到這場保衛家園的戰斗中去。洪水未退去,巾幗在堅守!

她們扎根基層奉獻青春,在面對強降雨帶來險情的第一時間,這群徽姑娘無懼艱難,沖鋒在前,用行動書寫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洪答卷……
◎文/王蓓

“下午的小課堂快開始了,快叫孩子們來門口排隊登記,等會你們帶他們一起去。”擔心吵到安置點里還在午休的轉移安置群眾,董琴沒敢拿“小喇叭”喊,只是嘶啞著嗓音跟志愿者們叮囑:“點好人數,做好交接和輔導,一定注意安全,有問題隨時聯系。”
董琴,安徽肥西縣三河鎮文明辦主任、代鎮婦聯主席,負責協調群眾轉移安置點各項工作。
三河古鎮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因豐樂河、小南河與杭埠河三條河貫穿其間而得名。連日的降雨,讓古鎮汛情告急。7月18日夜到19日凌晨,倒水一樣的暴雨,讓對三河鎮地形了如指掌的董琴一直懸著心。當夜,“兩天沒下過豐樂河大堤”的董琴和鎮里干部接到緊急通知:豐樂河水已超1991年警戒水位,為保障百姓生命安全,縣防汛指揮部決定,三河鎮鎮區居民連夜轉移。
迅速調派車輛,選取距離三河鎮25公里、設施條件好、可容納大規模轉移安置群眾的肥西縣銘傳高級中學作為安置點。截至7月22日15時30分,三河鎮已累計發車171次,轉移群眾4862人。
“20日下午,我們看到安置點里有孩子趴在小凳子上寫作業,立刻跟學校商量,是否可以給孩子們提供一間教室、一些圖書,讓他們能有個安靜學習的地方。”董琴說:“撤離時走得急,有的孩子連書包都沒帶,更別提課外書了。”
緊急協調下,當天下午兩點半,“臨時課堂”就迎來了安置點的30多個孩子。孩子們自愿加入,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一個半小時的學習時間,有教師志愿者做課業輔導。
7月22日上午,聞訊趕來的省婦聯和省婦兒基金會,又送來了價值26000多元的40多個書包、適合孩子們的圖書和籌集到的10萬元賑災款。
“我喜歡看《腦筋急轉彎》。”“我喜歡書包里的那本《窗邊的小豆豆》,上午拿到就打開看了,一會兒到教室還要接著看。”13歲的男孩小成(化名)和10歲的女孩小銳(化名)搶著說。
在記者采訪的近7個小時里,董琴一直嗓音嘶啞,仍事無巨細地安排安置點的各項事務,安撫群眾的情緒。為了讓嗓子不至于完全啞掉,在每天一次的碰頭會上,董琴話不多,更多的是簡潔明了提出在服務安置群眾中遇到的問題,與各部門共同商討解決的辦法。
幾天來,轉移到安置點的群眾,大多已被家人、親戚接走,還留在安置點的群眾多是老人、孩子,還有殘疾人,“尤其考驗我們的服務是否細致”,會上,縣民政局副局長解正銀一次次強調。
“學生還在校參加考試,暫時沒法安排安置群眾到學生宿舍區洗澡,一旦學生放假,就可以實現。”校長李勇率先承諾。“要特別考慮老人、孩子洗浴時的安全,要買防滑墊,還要安排志愿者在旁邊協助。”董琴接過李勇的話茬,暖心提示,“另外,安置點里老弱病殘孕都有,車輛也要給予充足的保障,一旦有突發狀況,可以第一時間送往醫院。”
半個小時里,問題一個個拋出,迅速得到答復,董琴和各部門駐扎安置點負責人緊鎖的眉頭一點點舒展:“既然安置群眾轉移到這里,我們就要把服務做得細些、再細些,暖些、再暖些!”
◎文/ 劉靜文 陶偉

7月20日上午8點32分,時隔13年后,王家壩再次開閘泄洪。這也是王家壩閘歷史上第16次開閘泄洪。頃刻間,滔滔淮河濁浪從王家壩13孔傾瀉而下,以1500立方米/秒的流量向蒙洼蓄洪區內奔騰而去;隨后,沃野百里蓄洪區,逐漸退去了無垠的翠綠。望著眼前被吞噬的莊稼,近20萬蒙洼人忍痛割愛,義無反顧為千里淮河的兩岸人民做出最大“犧牲”。
這一天,面對滔滔洪水,蒙洼人再次用行動詮釋了“王家壩精神”。1989年出生的阜陽市阜南縣郜臺鄉副書記劉曉妮,用48小時未合的雙眼,見證了這一幕。
年輕的劉曉妮,在郜臺鄉工作僅數年,還是一名包村干部。由于沒有經歷2007年泄洪,這種“沒有經驗”讓劉曉妮“坐立不安”:她擔心沒有辦法讓村里的老人安全撤離;她擔心一旦撤離,如何確保最大程度減少損失;她擔心需要民工巡堤,村里人會不會聽她這名“小丫頭”動員。
7月18日夜,雨一直下,劉曉妮迷迷糊糊睡了一晚。這是最近一段時間,她睡得最完整的一覺。“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去動員和幫助村民轉移。”按照要求,蒙洼蓄洪區里的2000多名百姓,需在7月20日的凌晨3點前全部轉移到安全地點。
“許多老年人安土重遷的思想比較重,不愿走。”劉曉妮只能一遍遍勸。“有老人連柴禾也舍不得,都要帶到莊臺里。”即便如此,大是大非面前,他們沒有任何猶豫。劉曉妮看到,一名店主顧不上自己店里的貨物,先幫著村里人轉移財物;她還看到,在動員民工上壩巡堤時,平時看似懶散的人,也沒有拖大家的后腿……
劉曉妮深受鼓舞!在7月18日~20日的48小時里,她幾乎沒有合眼,奔波在鄉里村頭,挨家挨戶巡查。
7月23日下午1點王家壩閘開始落閘關閉,停止向蒙洼蓄洪區分洪。如今,水退了,路面露出來了,許多道路已恢復暢通,渾黃的洪水又變成了綠色的田野。莊臺上,千千萬萬的王家壩人又一次開始了災后重建;莊臺下,洪水退卻的農田,在夏日里孕育著新的希望。
7月以來,黃山市遭受連續性強降雨,各區縣均不同程度受災,歙縣受災最為嚴重。災情出現后,涌現出了一幅幅抗洪搶險救災的感人畫面。
安徽省三八紅旗手、黃山市歙縣徽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吳笑梅將這些感人畫面記錄下來,精心構思設計,創作了一系列抗洪剪紙作品。
吳笑梅用薄薄一張紙、小小一把剪刀,藝術再現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生動場景和抗洪搶險精神。她說:“剪紙不僅可以表達美好祝愿,同時也能給人堅定的信心和溫暖的力量,希望通過剪紙,向所有奮戰在抗洪搶險戰線上的英雄們致敬!”


“沈書記,索川組進村的那條路被堵住了。”
“你快離開那里,我馬上就到。”
接到村民電話的宣城市旌德縣旌陽鎮浩莊村黨支部書記沈春芳,馬上聯系索川組的村民組長了解情況。村民組長告訴她目前那條路的塌方比較嚴重,由于暴雨還一直在下,隨時都有再次塌方的可能。她一邊囑咐村民組長:“千萬不能讓村民走那條路。”一邊卷起褲腳,徒步趕往索川組。
她先安撫好受災村民的情緒,隨后便要去查看路上的險情。樹枝泥土堆得一路都是,雨似乎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她正準備上前查看是哪里塌方,后面的人立馬喊住她,“沈書記,不能再向前了,危險!”沈春芳并沒有停下腳步,她踩著淤泥慢慢靠近,發現是連日來的降雨導致山體一方土地松動,經過暴雨沖刷,夾雜著樹木和泥土滾落下來。她立馬在距離塌方100米處設置了禁止通行的路牌,并聯系挖土機司機,在雨小后立即進行路面清理。
險情排除后,沈春芳不敢有絲毫懈怠,她一邊做好進村道路的排查,一邊組織村干部挨家挨戶進行防汛宣傳和排查工作,為打贏這場家園保衛戰做好保障。
進入主汛期以來,安慶市岳西縣連續降雨,受公界尖山脈影響,公山村多處山體滑坡、河壩路壩倒塌嚴重,全村50戶切坡建房戶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隱患,一時間村組道路多處受阻,群眾出行受到嚴重影響。
汪鏈,公山村95后村主任,“城歸”大學生,土生土長的公山村人。連日來,汪鏈與村兩委成員一道,堅持24小時在村值班值守。暴雨來臨之前,她第一時間開車到村內地質災害隱患點,將徐雙頂等4戶群眾轉移到鎮上賓館居住,對村內50戶切坡建房戶開展移床工作,宣傳“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等政策。6月15日夜里11點多,汪鏈在排查時發現,羅榜組85歲老人徐桂英一人在家獨居,她目前居住的老房子,存在安全隱患。汪鏈當即聯系上了她的孫子,得知他在外工作無法立即返回。情況緊急,汪鏈耐心做通了徐桂英老人的思想工作,幫她收拾好衣物,把老人背到村部,安置在村養老中心。
主汛期以來,汪鏈帶領村兩委成員累計轉移群眾30戶84人,鎖門18戶,開展移床50戶123人。災情發生后,汪鏈積極帶領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和災后恢復工作,每天奔忙在防汛救災第一線,用一名年輕黨員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優秀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6月23日上午,六安市裕安區西河口鄉內澇持續,積水上漲。在救援時,一名年近90歲的老人遲遲不肯轉移。望著快到屋頂的洪水,95后警花劉夢玉二話不說與同事合力將老人救出,硬是一口氣將老太太背到了安置點。

▲7月18日,看到南淝河水位上升,合肥市包河區同安街道五里廟社區的“小阿嫂幫幫團”的成員們主動加入到防汛大軍,連著奮戰43小時,在長達1.3公里的堤壩上壘起了一道一米多高的沙袋墻。

▲7月8日,池州市東至縣木塔鄉蘇村村婦聯主席周翠朵,婦聯執委、扶貧專干蘇青秀在鄉黨委和村兩委負責人的帶領下,從梓桐大橋沿著崎嶇山路一起去蘇村南安水庫查看水位泄洪情況。回來的路上突遇河水猛漲,山路全部被淹沒,他們只能排成一字,摸著原來的路返回。

▲淮南市鳳臺縣鳳凰鎮南金村一支自發組織成立的女子黨員小分隊,全天候開展巡堤、護堤巡查,全力守護堤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成為淮河大堤上一道亮麗風景。

汛情期間,受強降雨影響,長江安慶段全線持續超警戒水位。面對人手少、任務重的嚴峻形勢,安慶市供銷社黨委副書記、監事會主任謝文婕帶領機關和直屬企業的13名婦女同志,組建了供銷社防汛“娘子軍”黨支部,帶隊上堤值守,分時段分批在值守段內巡查,及時報告管涌等異常情況,竭力將工作做實做細,確保堤防穩固。

▲阜陽市潁泉區夏小村婦聯主席顧影奔走于村部和村莊,帶領婦女同胞對轄區低洼地段、水閘、排水井蓋等重點部位展開全面細致的排查。為解決夏小村低洼區域的排水問題,除了調動挖掘機挖溝排水,她自己也拿起鐵鍬幫群眾排除道路、農田用地積水,并設置安全警示牌,派專人值守,提醒居民安全出行,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盡管我現在還是一名預備黨員,但在防汛關鍵時刻我堅決‘不預備’,在這重要時刻,更是對我作為預備黨員最好的考驗。”面對日益嚴峻的防汛形勢,蕪湖市鏡湖區弋磯山街道辦事處周家山社區預備黨員計敏主動請纓,每天不是在大堤崗點執勤,就是在轄區內巡查,排查內澇危房等險情。作為預備黨員的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入黨的初心和使命,為黨旗添上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七月中旬以來,受連日降雨影響,淮河干流出現超警戒水位的汛情。在抗擊新冠肺炎斗爭中屢立“戰功”的蚌埠市禹會區緯四街道新船塘社區的“大娘突擊隊”隊員們,心系水情,在隊長施長英的率領下向黨組織請戰,每天堅持上壩巡查。


▲“7·7”洪水導致黃山市歙縣經濟開發區企業受災嚴重,大量物資、器械、設備被洪水浸泡,城區部分商鋪、住宅小區被淹,機關大樓被洪水猛灌。為盡快恢復正常工作、生產、生活秩序,切實幫助企業做好災后復工復產,歙縣婦聯在第一時間對全縣女能手、女企業家的受災情況進行摸排和統計,并對受損較大的女能手和女企業家進行走訪慰問,鼓勵她們樹立信心,盡快恢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