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芳
[摘 要] 2017年教育部明確指出應用型高校的主要職責是培養本科以上層次的應用型人才。許多應用型高校的教學方法隨之發生變化,逐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跨境電子商務課程為例,闡述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實施過程和效果,并說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三個環節:前期分析、教學流程和教學評價。研究表明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這對應用型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 任務驅動教學法; 跨境電子商務; 應用型高校
[中圖分類號] G642.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8-0146-04
Abstract: In 2017,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learly proposed that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is to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and ab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many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have changed from teacher-centered to student-centered accordingly. Taking the cours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as an example, it expounds the concept, process and effect of task-driven teaching and the three links of task-driven teaching: pre-analysis,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Research shows that task-driven teaching can enhance students' initiative, enthusiasm and interaction, and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which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to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Key Words: Task-driven Teaching; Cross-border E-commerce;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2017年,教育部在《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以人才培養定位為基礎,我國高等教育總體上可分為研究型、應用型和職業技能型三大類型。應用型高等學校主要從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本科以上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并從事社會發展與科技應用等方面的研究。”[1]這要求應用型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讓學生掌握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涉及知識面廣、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的課程,適合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概述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內涵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由郭紹青提出。他指出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能夠很好應用于實驗性、實踐性與操作性較強的教學方法,它的含義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好奇心的情景為基礎,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任務為載體,使學習者在完成特定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體現了以任務為明線、以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為暗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2]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組成要素
任務驅動教學法有三大要素:任務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如圖1所示)。[3]第一,任務為主線,教學過程中學生圍繞任務進行學習,強調從做中學。第二,學生為主體,任務的設計、實施和評價等都圍繞學生展開。第三,教師為主導,教師進行前期分析工作,課堂上教學和指導學生,課后進行教學評價。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跨境電子商務課程中的實施
任務驅動教學法主要分為三個環節:前期分析、教學流程和教學評價。前期分析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分析,這是進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前提。教學流程包含六步:情境創設、設計任務、布置任務、實施任務、任務評價和任務延伸。最后一個環節是教學評價,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進行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如圖2所示)。
(一)前期分析
1.教學目標
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目標包含三個方面: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如表1所示)。
2.教學內容
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專業選修課,作為一門跨學科課程,主要涉及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和英語三門學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阿里巴巴國際站旺鋪裝修、產品發布、外貿直通車推廣、數據分析和優化、詢盤回復和采購直達等知識和技能。
3.教學對象
教學對象為應用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外語基礎比較薄弱,但喜歡接受新事物,有移動終端比如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習慣。
(二)教學流程
1.情境創設
跨境電子商務課程在前期分析的基礎上,將工作中的真實場景呈現到課堂中,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跨境電子商務的具體流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設計任務
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的分析,整個學期設置15個任務模塊,各個模塊按照跨境電子商務的工作流程進行設置,這些任務都在機房完成,運用阿里巴巴國際站實訓平臺進行操作和練習(如表2所示)。
3.布置任務
學生一般4—6人為一組,自由分組,選出組長。任務分為兩種類型:單個任務,學生自主完成任務,每位同學提交作業,適合簡單的任務;小組任務,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練習,每組提交一份作業,適合綜合性強,需要大家集思廣益的任務。每組圍繞1個產品進行實訓。學生按照以下要求選出產品:第一,有興趣,這是前提條件;第二,范圍合適,太寬難以聚焦,太窄搜索到的資料太少;第三,可操作性,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及時完成任務;第四,不重復,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完成選品后,整個學期的任務都是圍繞本組產品進行。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能夠系統掌握一個產品的跨境電子商務操作流程。
4.實施任務
學生閱讀學習任務書,了解此次課程任務的主要內容和要求,以小組或者個人形式在實訓平臺上進行操作和練習,完成實訓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進行指導和答疑。
5.任務評價
任務完成后,主要有四種評價方法:學生自評、小組內評、小組互評和教師點評。學生自評提交的作業,小組內部評價各自的貢獻,小組之間互相評價作業,教師對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點評。
6.任務延伸
課后,學生根據課堂評價進一步修改作業并發給教師。教師發放課后作業,學生自檢課程掌握情況。教師發給學生相關參考資料,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本次課的內容。
(三)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主要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包括考勤、測驗、討論和作業等,注重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方式多樣化;終結性評價是期末考核,一般是平臺操作性的考核(如圖3所示)。
三、教學案例分析
以詢盤回復為例,詢盤回復是跨境電子商務課程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因為這是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這一部分的學習將為學生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前期分析
1.教學目標
識別不同類型的詢盤;掌握不同類型詢盤的回復方法;了解詢盤回復的注意事項
2.教學內容
學生在本課程已經學習了解行情、后臺搭建、商機獲取和產品推廣,詢盤回復屬于商機管理和交易管理,主要內容包括分析詢盤的類型、回復不同類型的詢盤及其注意事項。
3.教學對象
學生在學習跨境電子商務課程之前,已經學過電子商務概論、國際貿易實務和大學英語等課程,這為學習詢盤回復打好基礎。
(二)教學流程
1.情境創設
導入環節,教師展示真實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中的詢盤,讓學生能夠體會真實的場景,調動學習興趣。
2.設計任務
教師設計2個任務,分別是簡單詢盤的識別和回復以及精準詢盤的識別和回復,讓學生由淺入深掌握詢盤回復的技巧。
3.布置任務
教師先展示詢盤的范例,學生討論和識別詢盤的類型。教師拿出詢盤回復的2個范本,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挑選出好的詢盤回復并說明理由。教師對詢盤回復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總結。最后教師發放學習任務書供學生參考。
4.實施任務
學生閱讀學習任務書,了解此次任務的主要內容和要求,以小組形式對任務進行討論,分析詢盤類型并回復詢盤。教師進行指導和答疑。
5.任務評價
學生提交作業后,小組完成小組內評,小組間進行互評,選出優秀案例。教師參考學生意見,選出優秀和不足的作業各一份進行點評。優秀案例小組進行經驗總結發言,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提升。
6.任務延伸
課后學生根據教師意見進一步修改課堂作業并發送給教師。教師發放詢盤作業,讓學生進行識別和回復。同時教師發給學生通用的詢盤回復模板,學生進行參考和模仿。
四、教學效果分析
(一)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前期分析、教學流程和教學評價階段都圍繞學生進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跨境電子商務的知識和技能。
(二)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
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小組之間的協作,以小組形式完成任務,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學生在任務評價階段進行小組互評,學生可以學習其他小組的經驗,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
(三)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任務驅動教學法需要教師做好前期分析,完成教學流程,進行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這對教師提出更多要求和挑戰,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五、結語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跨境電子商務課程中,以任務為主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又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響應了應用型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理念。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EB/OL].(2017-02-04)[2020-03-0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1/201702/t20170217_296529.html.
[2]郭紹青.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J].中國電化教育,2006(7):57-59.
[3]曾康莉.能力本位視角下的高職旅游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法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5:25.
[4]尹輝.應用型高校辦學定位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 高教論壇,2020(2).
[5]張麗娜.應用型高校的基本特征及發展策略——基于行動者網絡理論視閾[J]. 煤炭高等教育,2019(9).
[6]傅曉林,陸素菊.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教師資格標準的若干思考[J]. 職教通訊,2019(11).
[7]樂傳永,許日華.地方高校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緣由、方向與進路[J]. 中國高教研究,2020(2).
(責任編輯:顧曉濱 劉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