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豐
8月25日上午,首屆世界鄉村復興大會組委會在山西太原召開神農獎新聞發布會,大會組委會主席劉首文在會上宣布“神農獎”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神農獎”取義于紀念神農氏豐功偉業并傳承神農氏探索精神。神農氏是傳說的華夏農耕文明的締造者,是山西遠古文明的重要源頭。神農氏有“農業之神”“醫藥之祖”尊稱。神農氏發明刀耕火種,制作耒耜,教民稼穡飼養,制陶紡織,使農耕社會結構成型。神農氏的出現結束了原始文明時代,人類從原始的社會采摘、漁獵進步到農耕生產階段。
首屆世界鄉村復興大會專門設立了神農獎,專注于獎勵今日世界鄉村復興領域的創新性技術、杰出勞動者(個體與集體)、具有引領性的鄉村等,鼓舞引導全社會參與鄉村復興,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迎接生態文明時代的到來。2020年為首屆世界鄉村復興大會召開,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只對中國境內參評對象進行申報、評議與推薦。2021年開始,在世界范圍征集評議與推薦。
大會秘書長胡躍高介紹,神農獎獎項全稱為世界鄉村復興大會神農獎,以“鄉村復興,世界祥和”為理念,尋訪引領典型,總結經驗教訓;求索路徑方略,記載建設歷程。共設置有三大類獎項:
一是鄉村復興·神農創新技術獎,表彰鄉村復興中技術性、管理性方面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可大范圍推廣應用,已經有10年以上推廣經驗積累的成果,獲獎者頒發獎杯一尊。二是鄉村復興·神農杰出勞動獎,實行提名人推薦制度與申報相結合方法,分個人與團隊兩項內容,表彰鄉村建設實踐中帶領一班人為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隊。獲獎者頒發獎章一枚。三是鄉村復興·神農優秀鄉村獎,實行提名人推薦制度與申報相結合方法,通過評比,表彰在鄉村復興建設方面歷史悠久、傳承生命力強、生態友好、有時代引領意義的鄉村獲獎者頒發獎杯一尊。
評選活動報名截至9月15日,參評者可以是自薦、提名人推薦(通過評委或當地政府部門或相關組織推薦)。申報后接受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技報分會會員單位駐地科技報社初評與實地考察。經初評、大眾網絡投票進入終審環節,入圍者在終審現場進行3分鐘影像陳述+5分鐘現場匯報,終審評委現場評選,當場打分。現場評委組采用二次投票,評選出“鄉村復興·神農技術創新獎”“鄉村復興·杰出勞動獎”,其帶頭人及集體或團隊獲“鄉村復興·神農優秀鄉村獎”。評獎結果當場不公開,進行封存。頒獎儀式設在世界鄉村復興大會主會場,當場開封,當場宣布獲獎名單并進行頒獎。
另據記者了解到,神農獎獎杯為全銅材質,采用更多中國元素設計,由我國著名雕塑家宿青平設計,集藝術性與美學于一體,極具收藏價值與紀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