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新
新課程改革已經推進了一段時間,改革教學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積極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成為教師的共識。在課改的過程中,重視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成為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也是檢測課程改革實效的重要參考。杜郎口中學一直都在倡導并打造高效課堂,從而成為課程改革的先鋒、全國的典范、各地學習的榜樣。
初中地理教學必須緊扣教學目標,做好精確預設,結合具體課程學習內容,確立適宜本班學生和不同層次學生的記憶、實踐應用、創新應用能力目標預設合適的合作交流與鑒賞方式,并明確可以量化考核的學習目標,這樣才能保障教學的高效性。
教師首先需要研究學生的基礎和發展層次,全面把握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程度,合理地設置教學容量,做到容量、質量和效率的統一,打造優質高效課堂。
不管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是各種形式的教學改革,都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都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主動、自覺地學習。杜郎口中學也是在貫徹新課改的精神,或者說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更為深入地契合了新課程改革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化學生的個性化、高效化學習。為此,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程,一定要從學生身上做文章,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上消化吸收更多的知識。
總之,新課改已經走向深水區,如何增強課堂實效,打造高效課堂成為每個教師關注的焦點。初中地理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清河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