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品牌被碰瓷了。據報道,一款名叫“天眼”的香煙近來在貴陽市場上流行,無論從名字還是煙盒的外包裝,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位于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里的大科學裝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很多人都習慣地稱其為“中國天眼”。眼見著經過幾代科學家嘔心瀝血、耗費巨額投入、令國人引以為傲的大國重器品牌,如今卻跟一款香煙聯系起來,報道呼吁“相關方面在品牌保護上要及時跟上,不能讓‘天眼這樣的大科學品牌頻頻遭到商業濫用”。
據稱,“天眼”香煙,由中國煙草總公司貴州省公司和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綜合相關報道,FAST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紅河煙草于2017年3月17日即申請注冊了“天眼”中文商標,一年多后,2018年7月15日,其上市發布會在中國天眼所在地貴州省平塘縣舉行。站在純商業的角度,不得不佩服申請注冊者的商業敏銳性,但考慮到其母公司是一家國字號企業,如此蹭品牌的做法可謂“吃相難看”。設想面前擺著這樣一盒煙,一面印著“吸煙有害健康”,一面是FAST的字樣和圖案,到底是要向公眾傳達什么呢?任由這樣打擦邊球的玩法泛濫,難保某天不鬧出更大笑話。
誠然,也不是一提“天眼”每個人都聯想到FAST。倘若涉事企業不在包裝形象和推廣過程中刻意與FAST聯系起來,似乎也很難找到拒絕注冊申請的理由。報道中提到,后來該公司故伎重施,打算申請注冊“天眼FAST”“天眼 FAST SINCE 2016 FILTER CIGARETTES及圖”等商標時,均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駁回,理由是申請商標中“天眼 FAST”為我國天眼超級望眼鏡的中英文名稱,易使消費者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退一步講,即便“天眼”本身符合商標法注冊要求,然而如貴州省煙草專賣局總經理在“天眼”香煙發布會上所宣稱那樣,是“為了更好地紀念和銘記南仁東先生,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南仁東精神”,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這并不是說像FAST這樣的品牌不可以商業化,關鍵是避免被濫用。FAST落成后,一夜間讓其所在的平塘縣克度鎮家喻戶曉,圍繞FAST的科普旅游,對帶動當地發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方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作為一個有著全球高知名度的科研機構,NASA一直以來對其LOGO的授權使用持開放態度,這也就是為何從幾十塊錢的T恤衫,到上萬塊錢的名牌包,再到很多時尚潮品,都能見到其LOGO。與此同時,也有著體現其嚴格一面的兩個重要前提,一是拒絕藥品、酒類和煙類產品,二是這個LOGO不能與商業商標一起出現,不能宣傳產品由NASA參與設計或是NASA贊助的,不得聲稱自己與NASA展開了聯名合作。
當然,無論這樣的商業化利用是否可行,前提是確保“中國天眼”的品牌知識產權掌握在相關科研機構手里。對此,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要加強法律方面的支持,科研機構也應該強化主動的自我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