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毙轮袊闪⒑筇貏e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規模和數量上已處于世界前列。但是,相比于科技創新需要,大學人才培養體系還存在不相適應的地方。科技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進大學人才培養體系改革,是我國大學面臨的重要任務。
當前,隨著科技創新呈指數級發展,知識更新速度遠遠超出了大學人才培養方案更新速度,學生在大學期間學到的知識與科技發展需求之間難以精確匹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學的人才培養更需要從注重知識傳授轉變為知識、能力、素質并重的系統培養,把教育目標從培養學生從事專業崗位的工作能力,轉向培養學生在日后職業生涯中作出卓著貢獻的潛力。
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扎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基礎理論的發展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源頭。比如,熱學理論及力學的發展,推動了蒸汽機、內燃機發展,開啟了工業時代;數學與物理學的發展,推動了無線通信技術發展,開啟了信息時代。隨著知識數量的快速擴增,大學需要幫助學生打造扎實而寬廣的基礎理論知識體系,本科專業培養方案應更加注重基礎課程的數質并進、專業課程的通識導論。
更加注重規劃布局與時俱進的專業設置。進入21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新成果和新興研究領域在學科交叉領域產生,尤其是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為各個領域研究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提供了可能。這就要求我們未雨綢繆、應時而動規劃專業設置,為培養適應未來事業發展需要的人才提供重要支撐。
更加注重科學知識與人文素養的協同發展。大學人才培養的職責不僅是讓學生學習科學技術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科學技術背后的使命與價值。這就需要加強融合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通識課程建設,將責任教育、倫理教育、美學教育等融入專業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引導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