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然
摘 要:在信息時代的發展過程中,5G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其對于移動網絡的提升作用使得人與人、機器與物體、機器與終端之間的互聯互控變得更加緊密。5G時代來臨,視頻就成為主要信息的表達方式,可以稱得上是直播無人不播、無處不在。作為大寬帶、大連接的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將帶給人們全新的移動寬帶體驗,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生活和輿論體驗。5G時代背景下,傳媒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唯有不斷突破創新,才能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使命與責任。
關鍵詞:5G時代;傳媒業;創新;時代使命;突破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0-000-02
一、5G定義及特點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時代的到來延續了4G系統。5G網絡擁有特點高速率當然,不僅僅是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下載大5G網絡,還包含了利用網絡技術將AR云技術VR技術等和生活進行對接使得遠程手術技術無人駕駛技術等逐漸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同時利用超大數量的終端網絡進一步的拓展,形成更為開放的網絡對接,將智慧城市及智慧家居等設想逐步地轉化為現實,從移動網絡的角度來看,5G時代的來臨能夠讓人同互聯網人同機器人同物體人同終端之間的互動互聯更加明顯和高效,形成一種高效的現狀,并衍生出新的產業。5G時代的到來能夠提高峰值速率,給用戶更好的體驗,能夠將互聯服務,互聯服務的行業給予新的定義,不僅僅是教育業、零售業、運輸業乃至全部的行業都能夠涵蓋其中。
二、5G時代對傳媒業的影響
5G是信息時代的一個重要里程碑。5G時代的來臨從時空概念上產生了強烈的轉變,人和人、人和物之間不再存在距離,5G將徹底推倒電視與觀眾之間所存在的銅墻鐵壁。5G時代的傳播內容、傳播形式、傳播途徑、傳播對象以及其需求都發生了巨變。從傳播路徑來講,5G時代的來臨使得路徑更加的寬廣,萬物都將能達到智能物聯。從互聯為4G時代的來臨所改變,而整個社會則將被5G時代的到來而改變,5G時代對于人類來說,能夠開啟一個從來都沒有達到過的智能時代,5G時代的到來,能夠使得一些想象的現象真正的能夠實現數字化轉型,并衍生出更具規模的數字化市場,在過去的互聯網發展時代,不管是3G時代還是4G時代對人類社會而言,實現的都是人和人之間的連接,而5G時代的到來則將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對接,國際時代對于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娛樂方式來說,將帶來前所未有的顛覆,在5G時代的到來,我們的日常模式將。開啟一個新的模式,醒來以后,家里面的所有設備將會自動開啟,包括燈、洗臉水、牙刷等等,并能夠對人們的健康數據進行隨時的更新、等候在門外的汽車能夠自動駕駛上路……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許許多多更加暢通的互聯網體驗。
從5G所具有的低延時、高速率的優點來看,人們可以實現對全景VR、3D內容、8K影視乃至AR影視以及娛樂等在線點播或是直播杜比音效、超高清內容的應用。5G時代能夠讓人們更近距離地接觸到移動端,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對于休閑娛樂的體驗感來說正在不斷地增強,在5G時代,信息的主要表達方式,使視頻流使得直播處處都在,沒有人不播,沒有地方不存在,而作為5G時代,其主要的人群正是后牽起時代。無機時代的到來,使得視頻化和超視頻化得到了一個超速的發展,在4G時代使得由于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視頻應用的迅速傳播,使得這方面產生了非常巨大規模的提高,但是5G時代的到來將會使得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業務發展的方向產生集中化,都向視頻流方向發展,作為當前5G技術,新一代的通信技術能夠將人們的對于移動的體驗感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對人們現有的娛樂體驗、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沖擊。
三、5G時代傳媒業的商業創新和突破
5G時代背景下,傳媒市場的潛力發生了亙古未有的巨變,“互聯網+文化”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規模宏大,從增速的角度來看,它的速度和文化產業總體的增長速度相比是遠超了的,目前手機廠商都在爭先恐后的推出5G手機,從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5G網絡時代的到來,從流量方面的爭奪戰已經開始了。傳媒業需要牢牢把握住5G時代的本質與主流,然而這最核心的往往是受眾需求。媒體勢必要堅持受眾需求在何處,媒體的中心就在何處的時代特性。
眾所周知,已有遠見卓識的傳媒公司提早步入了5G網絡下的相關產業。不少傳媒巨頭對4K乃至8K影視的創作蓄勢待發,這其中也不乏有傳媒企業提前對3D、VR、AR等相關內容進行提前布局。傳媒類企業對于VR、AR產業的涉足意味著5G時代帶來了一種十分強烈的時空概念轉化。人和人,人和物之間不再存在距離,5G沖破了固有傳播模式的壁壘,實現了萬物互聯。
從5G時代到來,對于文化產業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數字化的速率的高速改變,同時,對于媒介生態也觸發了其革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如數字創意產業的創新。文化技術層面能夠將文化,資源形態以及空間方面的局限,所背著手進行忽略,同時由于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5G時代的到來,使得一些過去僅僅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技術能夠逐漸的實現。如虛擬現實、8K視頻等等。在未來,人類能夠充分的運用5G時代的移動技術,體驗到更加豐富的文化資源。同時,5G時代的到來促使了媒體整體優化轉型,從媒介機構的核心引擎編輯部來看,將進入制冷編輯形態,對于媒體而言,AR技術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從內容的生產監督傳播到產品的形態都產生了很多的影響。而從生產方面來看,機器人寫稿已經不再是新聞,但是還沒有形成常態化。當前的技術對于一些數據內容和綜述性內容以及創新性內容,在處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難度,而從產品形態方面來看,傳統媒體的轉型都在向智庫方面推進,這個過程需要充分地運用 AR 技術,但是不管從形式的傳播,還是從內容的傳播來看,不管選擇哪種APP,在內容進行,在對內容進行分發及推薦的時候。都運用到了智能算法,算法卻往往會推薦人們鎖定在某一個固定領域。這啟示我們在未來人工智能方面需要盡力抓取更多方面的內容,努力突破內容監管方面的圖像智能技術難點。
四、5G時代傳媒業的時代使命
科技的不斷發展對于當代文化形態、結構和價值取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科技產業競爭力以及價值追求方面來看,其影響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需要通過科技對文化產業的供需及價值進行深度的改革。同時,從產業創新來看,科技同文化的融合,還要從很多方面進行詳實的考慮。再者,科技和文化已經成為了當代傳媒產業創新的內在決定性力量。再從技術的改變來看,人工智能將在媒體方面占據重要的位置,在整個發展過程中貫穿智能思維,不再從傳統的互聯網思維來進行戰略規劃,通過人工智能思維來對企業進行重新構建。當前從傳播的機制來看,不同于傳統的特征更傾向于網絡化和結構化的發展,甚至出現了一些新的交互方式,如新聞聊天機器人等等,人們利用AR技術能夠讓媒體識別出。怎樣的信息能被觀眾所喜愛?哪一些信息是虛假的?哪一些信息是不受歡迎的?這樣就能夠通過對信息的篩查,提升媒體內容傳播的質量,當然人工智能還可以對用戶的運營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提升用戶的體驗,今后媒體不僅僅局限于新聞和傳播,而更多地是網數據和服務方向發展,并將生產和傳播的過程進行融合,在過去,傳統媒介往往是將用戶之間的關系進行不斷的重塑。今后則需要努力積累一些用戶數據,并將這些數據進行儲存,利用AR技術來進行數據挖掘,構建用戶模型,做好大數據時代對于數據處理的基礎工作,就需要借助AI技術解放生產力,增強知識圖譜與深度學習的運用,重新構筑生產關系。
從生產關系方面來看,傳媒業的核心永遠都是內容。要想從內容制作方面體現其優勢特點,通過5G智能技術就能夠從深度、廣度以及豐富程度方面提供許多新穎內容,以此為用戶帶來非同尋常的體驗,也可以借助后臺進一步地提高新聞報道的時效性。然而從內容分發方面來看,則要將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和偏好分析進行結合。若要實現文化強國則需要對內容產業進行大發展、大創新,充分運用人工智能,進而解放生產力,改變其生產關系,將人工智能廣泛地運用到傳媒業的各個服務系統和領域當中。
媒體的關注點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曾經純粹的內容生產逐步轉變為更多方向的用戶變現,從一般媒體向精準媒體過渡就需要將智能技術運用其中,從而實現最終的內容變化。就內容制作而言,今日頭條這款APP能夠對瀏覽行為進行記憶,其相關算法會根據用戶的喜好來進行信息推薦,并將傳統的新聞積累的優勢作為基礎進行搜索和問答,同時,利用新的發布方式在聊天和瀏覽的過程中進行互動。AI技術均能有效解決新聞生產中的實效性,但是對于新聞的權威性、真實性及其深度,仍需要傳媒業在今后進行解決。我們應當明確,AI技術的不斷發展并非代表它取代了人類,人類的理想和情懷永遠是傳媒業發展的根本。人類需要始終對AI技術保持深化和拓展的理解,才能夠以更加開放的心態來擁抱智能化變革。人工智能終將成為時代潮流,但人工智能并非萬能,人類仍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和審視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針對傳媒業生態的一個關鍵維度就是新聞生產系統、新聞分發平臺及信息終端,都需要不斷進行分發以及增加智能技術的運用,不斷滲透和研發新技術,其中給傳媒內容的生產提供縱向的開闊想象空間,同時注重對于人工智能化人才的培養。通過激勵機制來提升團隊的綜合素養,進而改變傳統傳媒業在人才招聘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技術而過度地注重采編技能的現象,選聘的過程中需要增強智能技術人才的選聘力度,并將傳統的采編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尤其是智能化技術方面的培訓,這樣才能夠將新老員工的協同創新能力得到一個整體的提升。世事無絕對,一切皆有可能,5G時代的到來是將未來更加地平臺化,媒體化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能夠將所有的物體都平臺化和媒體化。與此同時,伴隨著5G網速的不斷提高,AI技術衍生出的各類相關技術的不斷完善都是5G時代的重要特點。從2G升級到5G,過去的經驗教訓告誡我們不應該在遲疑和觀望中錯失良機,而應該勇敢而堅定地擁抱新時代的來臨。
依托智能AI、VR等技術,傳媒行業即將迎來一個日新月異、蓬勃發展的新時代,而對于企業的人才挑戰才剛剛開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不斷突破創新、勇擔時代使命的中國傳媒業會迎來一場資本盛宴,給文化傳媒投資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
參考文獻:
[1]喻國明,李鳳萍.5G時代的傳媒創新:邊緣計算的應用范式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1).
[2]謝磊,王雪梅.電視節目運營跨界發展攻守道——以三屆“雙十一”電視晚會為例[J].青年記者,2018(4).
[3]楊勇,李悅,李秋霖.中國傳媒經濟四十年高峰論壇暨第七屆中國傳媒經濟年會綜述[J].新聞愛好者,2019(3).
[4]華數傳媒邁出媒體深度融合新步伐與產業鏈伙伴共謀戰略發展之路[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7(5).
[5]劉亮,劉星,曾帥,汪濤,龐瑞琴.移動邊緣計算中基于用戶移動的虛擬機遷移策略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