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飛
摘 要: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時代的變化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沖擊,電視媒體也不例外。互聯網媒體時代的到來對電視節目的傳播形式提出了挑戰,而資訊類型的增多也對當前電視節目的內容創新提出了新的考驗。因此,融媒體時代電視節目如何進行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在贏得大眾認可的同時滿足其文化傳播的責任是當前電視節目創新的重點。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節目;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0-00-02
從當前的信息化發展來看我國的網民規模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紙質媒體,現代人更傾向于通過手機來獲取媒體信息與行業資訊。因此電視節目較為明顯的缺陷是傳播形式的不靈活。因此面對當前人們接受信息習慣的改變,創新當下的電視節目形式以獲得觀眾的認可與接納是融媒體時代電視節目創新的重要方向。
一、融媒體時代電視節目的機遇和挑戰
當今對于知識的接受往往只集中在輕閱讀與快節奏的方向,也就是說觀眾對于某一檔內容或者是知識并沒有形成深入的理解,而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了解與吸收上。而當前的電視節目較多,并沒有深入去研究某一項專業的內容,為了博取觀眾的關注,而選取較易吸引觀眾眼球的切入點,使得當前的電視節目呈現出一種娛樂化同質化的現象。融媒體時代的電視節目,不僅其內容可以快速地向受眾進行傳播,而且由于技術的發展也可以實現觀眾與節目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觀眾多樣化體驗形成的同時可以更好地收聽群眾的意見。面對粗制濫造、內容同化的電視節目,現今的觀眾并不買賬。融媒體時代隨著觀眾要求的提高,觀眾的需求逐漸多樣化,其電視節目的質量也應該不斷地提升。
二、融媒體時代電視節目存在的問題
首先,融媒體時代的電視節目質量欠佳。一方面節目的同類型、同質化嚴重,大多數的電視節目沒有其原創的內容,在某一品牌推出一檔節目之后,其反響熱烈則會引起其他品牌的相繼模仿,導致在某一階段同類型的電視節目活躍于各大熒幕上,使得觀眾喪失對該類型節目的觀看興趣。另一方面電視節目出現照搬國外娛樂節目的趨勢,部分節目通過購買版權的形式將國外的節目搬至中國的銀幕,但是該類型的節目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就是文化內涵的缺失,使電視節目傾向于娛樂化,而忽視了電視節目的教育功能與文化功能,同時也尚未傳播正向價值觀,使其喪失了文化傳播這一社會功能。
其次,從當前的電視節目來看,雖然在融媒體時代下互動的模式一直為媒體人所重視,但是在電視節目的實際播放中并沒有得到較好的反響,也就是說融媒體時代的電視節目并沒有形成有效的互動模式,較多的也只是將嘉賓、明星等視作整個電視節目的核心,缺乏與觀眾之間的互動[1]。觀眾對于電視節目往往也只是被動地觀看與接受,雖然當前互動模式一直是電視節目嘗試改進的方向,但是無論是線上的互動或者是線下的互動,都尚未在融媒體時代下形成良性的互動模式。
三、融媒體時代電視節目的創新
面對當前融媒體時代對電視節目帶來的挑戰與機遇,電視節目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改進。
(一)新興技術的應用
電視節目首先要從技術層面開始創新。從當前電視節目創新的形式來看,AR和T20模式的應用可以通過技術的形式實現節目與觀眾之間的良好互動,增加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參與感與體驗感,彌補單向傳輸單向播放,觀眾只能被動體驗的傳統電視節目表現形式。AR技術除了可以調動觀眾的視覺之外,也能調動其他的類似于聽覺、觸覺等綜合性的體驗,從而使電視節目的傳播突破了原先的局限性,調動觀眾多方的感知點的同時帶給觀眾較為新奇的傳播體驗。
而T20模式則是一種電視加營銷的模式,該模式的特點在于內容與商業的結合。傳統的電視節目的商業化只能通過廣告來體現,T20模式則可以將廣告與節目內容進行融合從而提高節目的資金收益與營收來源并通過資金的增加促進電視節目質量的提高,而電視節目質量的提高又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資金來源,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電視節目制作循環。
互動的環節為了提高觀眾互動的多樣性,可以通過二維碼互動的形式也可以通過多樣化的線上互動模式,由于電視節目的特殊性,在節目直播時可以通過二維碼的方式與觀眾直接進行互動,而對于錄播的節目可以有效利用當下的彈幕評論等多樣化的互動模式與觀眾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從而提高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認可度及粘性,吸引觀眾觀看興趣。
(二)拓寬信息傳播渠道
從電視節目的傳播來看,較多的是將視頻音頻相結合的形式,但這種形式使得觀眾必須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環境下進行節目的觀看。因此為了便于觀眾在多樣化的環境下體驗節目,可以采用多平臺進行宣傳的同時也可以將電視的節目內容分割成音頻、視頻、文字等多種形式為不同的觀眾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融媒體時代更傾向于互動交流的社交形式,因此媒體融合的傳播形式也可以將電視節目與當前多樣化的媒體形式相融合,除電視之外,微博、微信、App等多種形式都是融媒體時代可以選擇的電視節目傳播方式,同時也可以增加觀眾對于節目的粘性,提高其觀看體驗的同時使電視節目可以在電視臺之外的地方進行傳播與宣傳,利用社交媒體,新聞端等多樣化的線上與線下宣傳,提高電視節目的受眾群體以及推廣效應[2]。
除了通過主流的媒體傳播進行電視節目宣傳之外,多利用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小程序、新聞客戶端等多樣化的媒體傳播形式來進行電視節目的播放與傳播。對于一個耗時較長的電視節目來說,為了吸引觀眾的興趣,可以通過內容的剪輯,上傳到短視頻等多樣化的平臺來使觀眾獲得短時間的體驗,從而提高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粘性,吸引觀眾重新回看整個節目。
(三)增加內容內涵
電視節目的創新不止局限在形式上,其內容也要不斷創新與提升。電視節目所面向的受眾群體較廣,除了娛樂化的社會功能外也承擔了文化傳播與價值觀傳遞等社會功能。因此在電視節目技術創新的同時,也要注重提高節目的價值內涵,通過節目的傳播向觀眾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媒介融合的互聯網環境不斷暴露出電視傳統媒體的缺陷與不足,電視節目不僅承擔了傳播功能也必須要掌握一定的創作能力,而在其創作的過程中,電視節目的質量是融媒體時代節目立足于市場競爭的根本。對于電視節目來說,由于其受眾的廣泛,所以節目的質量才應該最被重視,避免由于單純地追求經濟效益與觀眾的關注,產生情節低俗、內容粗制濫造等錯誤創作行為。一檔優質的電視節目不僅要有原創性的內容也要承擔其社會功能與教育能力,通過弘揚宣傳核心主義價值觀,提高全民的素質的同時推進社會的有序發展。
融媒體時代觀眾可以獲得多種多樣的互聯網信息,因此對于電視節目來說,除了傳統的娛樂化之外,其內容的優質性及價值的獨特性更為重要。節目創新要積極從優秀文化中汲取養分,重視電視節目在弘揚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利用電視節目的媒介傳播功能向觀眾傳遞正確價值觀的同時,也要不斷繼承傳統文化,提高節目的內涵與價值,依靠其內容的獨特性來贏得觀眾的認可與信任,在激烈的電視節目市場上,提高其核心競爭力。
四、結語
融媒體時代下新興技術的應用為觀眾與節目之間的良性互動提供了可能,再利用多樣化的傳播渠道以達到廣泛宣傳的目的,吸引觀眾觀看興趣的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電視節目內容為王的時代也要注重其內容的原創性與節目質量的提升,從而提高電視節目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婧.融媒體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策略[J].新聞傳播,2018(20).
[2]梁杰.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分析[J].新聞愛好者,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