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婷
摘 要: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新聞采寫的技巧千變萬化,所呈現出來的效果也大不相同,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主要有廣播電臺、報刊和電視等,但時代不同了,新聞采寫的技巧更要與時俱進,為新聞媒體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新聞采寫的同時要注意順應廣大讀者的閱讀習慣,新聞工作者則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聞采寫;技巧探討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0-00-02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評價不一,但總的來說,各有各的優勢,只要充分發揮其優勢,就足以完成更好的新聞。相對來說,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新媒體的時效性更加顯著,另外還具有多元性和交互性等優點。很多新聞事件在互聯網的作用下會更加完整清晰地展示給讀者,因此,大家對新聞媒體有了很大的改觀。創新新聞采寫的技巧將極大地促進新聞媒體發展。
一、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特點
(一)受眾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發生改變
由于時代不同,人們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再加上智能手機的出現,讓很多讀者將碎片時間用在新聞閱讀上,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花大把時間仔細閱讀報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閱讀短篇新聞評論。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受眾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發生改變,用碎片時間來了解社會時事,通過手中的移動設備,不用出門就能知道天下事。
(二)新聞內容生產去中心化
傳統媒體傳播新聞的主要方式是依靠記者采訪當事人,然后撰寫新聞稿,最后發表文章,讀者再通過閱讀報紙或者看電視的方式了解新聞內容。因此在傳統媒體中,記者是生產文章的主力軍。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讀者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或者其他新聞客戶端等方式閱讀新聞,甚至讀者還可以評論新聞,發表自己的觀點。新聞內容生產中心化越來越淡化,大家可以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就能閱讀新聞。
(三)新聞受眾資源分流
如今是大數據時代,人們能夠了解新聞的方式比較多,同時很多受眾不會一直使用一種移動配件進行新聞的了解。所以想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相關工作者必須要進行新聞采寫的創新,以不斷地吸引更多的用戶。同時想要提高工作效率,新聞采寫部門的員工需要定時進行受眾用戶信息的收集,進而提高新聞采寫質量。但是信息資源比較豐富且受眾群體比較分散,因此會給員工帶來統計上的困難。所以想要確保新聞采寫能夠持久發展就需要相關工作者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并且積極進行采寫風格多元化的創新。
二、新聞采寫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一)許多基層新聞缺乏立意、內容
新聞最講究的就是真實,并不是明星等公眾人物發生的事情才是新聞,而普通居民身邊發生的真實的事件同樣也是新聞。所以想要促進新聞采寫的發展,記者必須要深入基層,才能寫出真正貼合老百姓生活的新聞。但是很多新聞工作者常常會因為惡劣的環境而放棄新聞采寫。同時不同的人在面對同一件事時的見解是不同的,雖然新聞工作者需要真實準確地對新聞內容進行報道,但也應該具備獨特的思維,找到新聞中最引人注目的挖掘點,通過深思熟慮地撰寫讓新聞內容更加充實。很多人說新聞采寫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因為新聞的發生往往是一瞬間的,而如何完整且客觀地將新聞敘述出來是記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同時一個新聞會有很多記者跟進采訪,多家媒體會進行報道,如果記者沒有從獨到的角度對新聞進行采寫就很容易造成很多新聞稿出現重復的現象,這樣不僅會影響媒體的正常運行,而且會引發觀眾的閱讀疲勞,這樣不利于新聞采寫行業的發展。
(二)網絡取材成為主流
現在是信息化時代,人們只需要通過手機或者計算機就能夠快速地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所以人們更加習慣利用網絡了解新聞。同樣,因為人們對網絡的依賴性比較大所以很多新聞工作者在沒有文章素材時會通過網絡進行搜索,而且事故發生的現場常常會有路人全方位地進行拍攝,而新聞采寫者就可以在網絡上了解到新聞發生第一時間的各種信息。這樣的方式雖然能夠幫助記者快速地獲得新聞素材,但是長期利用網絡搜索就會形成記者的惰性,讓他們在進行新聞撰寫時常常依賴網絡,甚至會造成新聞內容的失真。不同內容的新聞往往點擊率和群眾評論數量是不同的,如果單從網絡進行新聞的搜集難免過于狹隘了。記者往往會不斷地撰寫網絡頭條的新聞以獲取更多受眾的關注,而沒有真正地了解新聞發生的具體情況。同時網絡評論也會影響記者的正確判斷,記者的首要任務就是客觀地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并且真實地描寫出來,所以記者不能在不完全了解事故發生的所有事情后就發表不客觀的言論,這樣不僅容易誤導群眾,而且會影響媒體的口碑。
三、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聞采寫技巧的創新與突破
(一)注重服務思維
新聞的受眾是廣大人民群眾,內容一定是與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新聞是服務于大眾的,所以,服務思維是新聞采寫的重要思維方式之一。在保證內容質量的前提下豐富新聞內容,讓更多的人從新聞中獲取有用信息。新聞采寫技巧首先要注重服務意識,在制定新聞內容的時候一定要精心挑選,讓更多的人輕松明白新聞的核心內容。新聞是來源于人民群眾和日常生活的,因此采寫新聞的時候可以適當選擇與平時生活相關的內容報道出來。
(二)培養感性認識
新聞工作者要具有極其敏銳的眼光,將生活中的細節挖掘出來呈現給大眾。在新聞采寫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是記者采訪,很多信息是通過采訪獲取的,因此記者的感性認識一定要非常強。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記者可以利用一切設備、資源投入到采訪現場中。擁有足夠的感性認識才能將新聞變得更加高水平。新聞采寫技巧的一項創新方式就是培養新聞敏感度,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采訪積累經驗,并從中獲取新聞材料,為下一步做好充分準備。感性認識豐富的記者才會寫出優秀的新聞稿,受到更多讀者的喜愛。
(三)提升新聞采寫內容質量
新聞內容的質量是每一位讀者衡量的標準,相對于沒有什么價值的新聞內容,讀者一定會更喜歡內容豐富新穎的新聞。所以在新聞采寫技巧中,也要重視提升內容質量。要知道這些新聞稿是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的,在撰稿的時候就要反復修改,爭取用最通俗易懂、最觸動人心的語言表達新聞的核心,這樣讀者才能從中汲取營養。一個合格的新聞媒體工作人員,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且還一定要合理規劃新聞內容,提高質量,做出更好的
新聞。
(四)創新新聞內容
在新聞采寫過程中,除了要提高新聞內容質量,還要豐富和創新內容。缺乏立意的新聞是無法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的,所以創新新聞內容也是一項新的技巧。在收集新聞材料的時候,可以從基層出發,用獨特的眼光挖掘基層新聞,這些可以豐富新聞內容,記者在深入群眾生活的同時,了解到他們真正的生活狀態,這樣寫出的新聞內容也就更加真實,更加貼近生活。新聞采寫技巧創新的關鍵是新聞內容的創新,一些不夠新穎的新聞可能不會被大眾所接受。
(五)靈活變通新聞采寫方式
新聞采寫方式可以通過情況的不同做出相應的變化。在新時代下,更是要懂得變通,摒棄原來的采寫方式,適當地進行創新。很多讀者在看到新聞的時候會有一些思考的,新聞媒體可以利用讀者的這一特點,在進行新聞采寫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有深度的、引人深思的話題展開來寫,這樣既可以引起讀者思考,而且還能提升新聞內容的質量。
四、結語
時代的變化同樣讓新聞采寫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總的來說,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聞采寫技巧的改變與創新能讓讀者在極短時間內獲取更多有用信息,最終實現新聞媒體更好更多元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春靜.新聞采寫技巧之我見[J].大慶社會科學,2017(4).
[2]文曉輝.“互聯網+”時代新聞采寫工作之我見[J].科技傳播,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