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華
摘 要:新的時代,新的形勢,新的行業發展趨勢,對出版行業文字編輯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字編輯是距離圖書內容最近的人,除了要在工作中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和政治素養之外,更應該在質量意識、成本意識、周期意識、合作意識、統籌意識、信息整合意識等方面不斷加強。
關鍵詞:質量意識;成本意識;周期意識;合作意識;統籌意識;信息整合意識
中圖分類號:G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0-0-02
2018年,中宣部印發了《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提出了對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考核的具體辦法和實施細則,明確提出國家對出版社的社會效益為首,“雙效”統一發展要求。圖書質量是出版的生命線,也是圖書社會效益的基礎保障,文字編輯是距離圖書內容最近的人,是出版社質量的“守門人”,文字編輯的工作具有很強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更應該不斷強化和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傳統文字編輯在工作中除了要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和政治素養之外,還應該在質量意識、成本意識、周期意識、合作意識、統籌意識、信息整合意識等方面不斷加強,以便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出版精品。
一、質量意識
出版社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的高低,是決定出版社整體質量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圖書市場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圖書質量的競爭,高質量的精品圖書,可以使出版獲得更好的社會效益和可觀的經濟效益,提高出版社的聲譽,增強出版社員工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文字編輯負責出版物的內容質量和編校質量,是出版社圖書質量保障的重要崗位,其質量意識可能影響其他崗位和人員的質量意識,更是不可忽視的,文字編輯在工作中應該樹立“質量是政治,質量是生命”的思想,樹立精品意識,弘揚工匠精神。
文字編輯可以通過經常性地接受質量相關的內部和外部培訓,平時工作中積極收集、積累知識,積極學習出版法律法規,自主學習等手段,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質量意識,以便在工作中運用這些知識,提高書稿加工的質量。
二、成本意識
成本的高低決定出版物的經濟效益,出版社轉企改制之后,要想長遠穩定地發展,控制成本更是成為至關重要的工作,成本不僅僅是出版社和策劃編輯應該關注的,也是文字編輯需要格外關注的。文字編輯的工作貫穿圖書出版編校排印等過程,是出版社、作者和市場的“橋梁”,優秀的文字編輯,會在流程中的各個環節,注意節約成本,比如加工之前確認來稿齊清定,與作者溝通強調不能大量增加和刪減,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編校排的費用;版式設計注重美觀、緊湊,不浪費版面,節約后續很多成本費用;根據自己對書稿的專業質量的了解,向策劃建議合理的印刷數量和生產工藝,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及時處理作者關于書稿內容的信息反饋,維護出版社良好的出版形象,等等。
三、周期意識
出版周期決定圖書搶占市場的速度,合理的出版周期是圖書質量的有力保障。大多數出版社的文字編輯負責圖書的初審環節和通讀環節,是圖書出版流程中重要的環節,占用時間也比較長,這兩項工作的高效完成可以有效地影響出版周期,所以文字編輯工作中要有周期意識,嚴格把控初審時間,避免圖書出版“前松后緊”,給質檢和印刷等后續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不利于質量提高。除了把握自身工作的完成速度之外,文字編輯還要關注圖書出版的其他環節的時間,積極推進出版進度,縮短出版周期。特殊稿件和重點圖書,在保證圖書質量的前提下,規劃合理的加急周期,以保證圖書按時按質出版。
四、合作意識
圖書出版是一項環環相扣,通力合作的工作,任何工作崗位和環節都不可能單打獨斗,出版工作的特殊性,更要求全體參與人員都有合作意識,共贏意識。如果把每一本圖書的出版看成一個小的項目,那么相關的人都應該是項目組成員,文字編輯是其中很重要的角色,由于圖書出版流程中很多環節(初審、二三審釋疑、填寫發排單、校對釋疑、通讀等)由文字編輯完成,所以文字編輯是流程中和各個環節相關負責人溝通最多的,文字編輯的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對質量、進度和成本的影響很大。文字編輯對圖書內容最了解的,協助策劃編輯和營銷部門最好圖書推廣工作,對于重點圖書,文字編輯應該積極寫宣傳稿或者發文章推薦圖書,提高自身的能力的同事,更能夠推動合作共贏。
文字編輯應該時刻有合作意識,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利用各種有效的手段(紙面、微信、QQ、釘釘等)及時溝通解決,避免在工作中溝通不暢或者合作不利,影響出書質量和進度,增加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除了參與圖書流程的工作,還要積極參加圖書的前期策劃活動和后期的營銷的活動,利用自己對選題內容的掌握和圖書主題的了解,對圖書打開市場和占有市場起到積極的宣傳推介作用,比如前期參加組稿會,后期參加圖書作者的簽售會、出版發布會,等等。
五、統籌意識
出版社的文字編輯專職負責書稿的加工和通讀等工作,一段時間內,每個人手中的書稿不會是一兩本,書稿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常規出版的教材、專著譯著、面向農村和農民的科技書、作者評職稱的補貼書、課題結項的成果論著等等,出書時間要求更是不一而足。這就要求文字編輯具有比較強的統籌意識和統籌能力,不能所有書稿都“排好隊,齊步走”,而是根據出版社的要求和作者的需求,結合流程環節的注意事項和生產特色,合理安排工作內容,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圖書出版工作雖然流程秩序明確,各項工作之間有很強的依賴關系和先后順序,但是個別的環節是可以根據情況微調的,編校排印的環節文字編輯全程參與,應該及時掌握進度并進行調整,比如比較著急的書稿,可以在加工的同時設計封面和版式;質量較好的書稿,可以通知流程負責人一二連校;稿件流程到一定環節,可以通知策劃編輯和營銷部門開始銷售活動,等等。
六、信息整合意識
很多人說文字編輯的工作是“一錘子買賣”,既不用關心市場,也和兩個效益不掛鉤,所以書稿付印之后,認為使命結束。其實一個文字編輯的使命絕對不是書稿付印之后就結束了,圖書的市場反響、質檢部門的質檢結果、讀者的信息反饋等,這些都直接或者間接地與文字編輯的前期工作有關系,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以后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文字編輯應該對出書之后關于圖書的一些信息予以不斷關注,并及時處理相關工作,比如結合市場反響,總結經驗,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有效地結合書稿的專業內容和市場,輔助策劃編輯提出更合理的定價建議和印數建議;確認之后的質檢結果轉給策劃編輯,以便及時更改錯誤,提高圖書質量質量,對作者和讀者負責,贏得更好的市場反響,等等。
新的時期,對出版行業提出新的要求,文字編輯更應該與時俱進,嚴格要求自己,文字編輯的任務和使命不僅僅是“文字”,更應該是和出版社各個崗位精誠合作,達到從“文字”衍生出來的價值的實現和效益的產生,從專業能力上不斷提高,不斷強化以上六個意識,最終實現圖書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效”統一,打造精品。共同推動出版社的良性發展,促進出版業的繁榮。
參考文獻:
[1]張世剛.提高出版物質量是出版社永恒的主題[J].傳媒論壇,2018,1(22).
[2]葛洪.論責任編輯的主體責任[J].出版發行研究,2019(12).
[3]戴軼.新時期文字編輯的素養和能力[J].新聞研究導刊,2020,1(6).
[4]昝景巖.出版社專職文字編輯職業現狀及發展策略[J].出版與印刷,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