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謎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成為師生交流學習和思想碰撞的主要場所,以及信息交互和輿情迸發的主要戰場,所以教育話題便成為網絡輿情的重要焦點之一。教育網絡輿情是一把“雙刃劍”,若處理得當,可以增加社會公眾對教育的公信力;若處理不當,可能會給教育系統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網絡輿情;河南教育;熱點事件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0-0-03
一、河南省的教育輿情監測
為更好地處理教育網絡輿情,2012年9月25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育輿情應對工作的意見》,部署了建立教育輿情監測系統、編發各類輿情報告等工作。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育輿情應對工作的意見》相關文件精神,河南省教育廳2013年4月8日成立了河南省教育輿情監測中心,經過不斷加強網絡輿情的檢測力度,進一步規范網絡輿情應對流程和機制,2017年7月18日,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廳黨組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教育輿情處置工作的實施意見》。由于起步早、落實細,目前,河南省的教育輿情監測工作在全國教育系統居于前列,多次受到教育部肯定。
二、2019年河南教育正負面熱點事件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恰逢“第35個教師節”等多個重要時間節點,對于教育輿情工作來說是極具挑戰的一年。從河南省教育輿情監測中心的整體監測來看,河南教育輿情總體較為平穩,共向領導報送信息1 140條(去除后續及處置反饋)、轉發輿情處置反饋54條、編寫輿情專報12期、撰寫典型案例報告14份。現將2019年河南教育正負面熱點事件前50條列出,如表1及表2所示。
從表1及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教育輿情監測中心監測到的前50正面熱點事件,基本涵蓋了河南2019年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工作安排。
三、2019年河南省教育事業發展的政策支持
2019年是將載入河南教育事業發展史冊的重要一年。作為土生土長的河南教育媒體工作者,筆者感受到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省教育大會在忠誠與感動中成功召開。
2019年的全省教育大會,是省委、省政府召開的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五次全省教育大會,做出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的重大部署,出臺了《河南教育現代化2035》及實施方案,啟動實施了“十大教育行動計劃”及35個工程、77個項目,在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全局中繪就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河南各地也陸續召開教育大會,全省上下齊心協力、同頻共振,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新征程揚帆起航。
四、河南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一)從監測到的正面熱點事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在河南,優先發展的教育環境在思想碰撞中深刻變化,教育奮進之筆在攻堅克難中結出累累碩果,各級各類教育取得重大進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省教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狠抓落實中明顯增強。過去的一年,河南下大力氣解決教師編制、職稱、工資、待遇、住房保障等一系列長期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是教師隊伍建設實現長足進步的一年。
(二)河南省是教育人口大省,教育群體多樣、需求多元,人人心中都有一本教育學、都有一個教育夢、都有一套度量衡。學生期待的是,素質教育應有的地位真正立起來,教育不再功利化,不再受唯分數、唯升學之苦;家長期待的是,優質均衡的教育資源真正多起來,孩子都能夠接受良好教育,不再受爭學位、比分數、比特長之累;老師期待的是,科學的評價機制真正建立起來,形成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不再受職稱評審、薪酬編制、檢查評比之困。
因此,正面熱點事件在彰顯成績、突出特色、提振士氣的同時,負面熱點事件無疑對河南教育的發展起到了查漏補缺的警醒和助推作用。
從表2負面熱點事件前50,結合筆者從河南省教育輿情監測中心獲得的實際監測數據統計可知,2019年,河南教育的熱門話題主要集中在8個方面:
1.考試招生話題較為突出,高考、藝術類聯考等重要時間節點前后出現熱點事件。本年度共監測到招生考試有關輿情信息61條。從內容分析來看,高中及高校階段此類輿情相對較多,網民投訴主要涉及學校招生宣傳及中招考試、高考、藝術類聯考、自主招生、單招考試、專升本考試、高中會考、研究生考試、期末考試等方面,爆料內容主要集中在招考改革不公平(含停招、縮招)、招生宣傳作假、違規招生(拔尖、超計劃)、考試泄題、中高考壓分、試題偏離課本及難度過大、考試內幕、考場程序不規范等問題。
2.校園管理話題貫穿全年,部分中小學及大學相關管理規定引發一定爭議。本年度,學校管理制度方面有關輿情居于首位,共255條。從學段分布來看,高校此類投訴數量最多(100條),占比達39.06%;其次為小學階段(43條),占比16.8%。
3.校園欺凌事件多發生在初高中階段,視頻成為主要傳播方式。本年度共監測到校園欺凌有關輿情信息31條,小學(4條)、初中(12條)、高中(5條)及中職中專(2條)類學校均有分布。
4.學生安全、校園安全事件性質嚴重,多受到國內主流媒體關注。本年度,全省安全事故類教育輿情頻發,幼師投毒、學生跳樓、集體性食物中毒、校內持刀傷人等事件性質較為嚴重,受到媒體及網民較大關注。學生意外傷(害)亡方面,共監測到有關輿情信息199條,其中溺亡類89條,占比44.72%,成為學生傷亡最主要因素。
5.師德師風信息易引發輿情,教育懲戒、猥褻性侵等領域成高發類型。本年度全省教育負面輿情中,師德師風仍然是網民投訴重點領域。其中,教師變相體罰、毆打學生類投訴數量較多,幼師虐童、教師性侵猥褻學生類投訴熱度較高。教職工行為作風方面,共監測到有關輿情71條。教師打罵體罰學生方面,共監測到有關輿情信息71條。其中,關于幼師虐童的投訴相對較多,共35條,占比達49.3%。
6.學術不端信息多由自媒體曝光。本年度共監測到學術不端有關輿情信息16條,均為對高校教師或學生發表的論文或畢業設計涉嫌抄襲的舉報。
7.教師待遇話題多易形成線下聚集,影響社會、校園安全穩定。本年度共監測到教師待遇有關輿情信息62條。其中,涉及特崗教師的投訴相對較多,共19條,占比30.65%。
8.意識形態話題平穩,個別師生不當言論未造成大范圍傳播擴散。本年度全省意識形態類輿情相對較少,共監測到有關輿情信息7條。
此外,從監測到的輿情分布來看,2019年,河南教育系統內,高校階段輿情信息量最多,共267條,其次分別為小學(193條)、高中(180條)、初中(130條)、幼兒園(101條)、中職中專(40條)。
從傳播方式看,2019年,河南教育負面輿情信息來源方面,微博信息量依舊占據首位,成為最重要的傳播平臺,占比達45%,網媒(8.42%)、政府留言板(8.33%)分列第二、三位,輿情信息量也相對較多,其次分別為自媒體號、貼吧、微視頻、微信、廣播電視、論壇、新聞App、電子報刊。
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并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作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部署。河南教育人口占全國十分之一,對全國教育現代化大局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河南教育現代化進程影響著全國教育現代化的進程,河南教育發展得不好就會拖全國的后腿,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河南教育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教育的現代化。
五、結語
從監測到的負面熱點事件可以看出,河南的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教育理念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教育現代化的需求,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還沒有很好地形成,教育發展活力還沒有充分激發,教育治理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二是教育結構和布局還不盡科學合理,區域、城鄉、校際差距依然明顯,還不能很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三是教育保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窮省辦大教育的基本省情未發生根本改變,教師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個別高校高層次人才流失現象突出;四是安全穩定風險多。河南教育人口高達2 800多萬,工作頭緒多,風險點多,社會關注度高,處理不好極易引發輿情和不穩定事件,而第四方面將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輿情監測的早發現及行政、學校等部門的早研判和早處置。筆者通過此文的研究,期待輿情監測工作更有力地助推河南教育工作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