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蓉華

書名:《成就》
與不少兼具多重含義的中國詞語一樣,“成就”一詞,包含“成功”和“成全”兩種意思。通常情況下,前者針對自身,后者應用于他人。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關聯,又如何建立更為具象的內在邏輯呢?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其領銜撰寫的《成就》一書中,給出了他的見解: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就”,取決于他有無“成就”別人。
埃里克聚焦喬布斯等商業奇才背后的“萬億美元教練員”比爾·坎貝爾,從構建信任、打造團隊、激發勇氣等方面,總結了這位傳奇人物的管理智慧。在很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公司的成功道路上,比爾都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比如他把蘋果從破產邊緣拯救回來,推動了亞馬遜的巨大成功,被埃里克譽為“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谷歌”。該書雖是講述一位成功者的經驗,卻少有歌功頌德,只是將一些看似簡單樸實的道理,靜水深流般傳遞出來。
“相對其他,人更重要”,是比爾的重要理念之一。人是所有公司成功的基礎,而優秀的管理者懂得如何創造一種充滿正能量的環境,并通過支持、尊重和信任,幫助優秀員工實現卓越和成長。這似乎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算不得什么新理念,但恰恰是這些常識性的東西,成就了平凡中的偉大。
“頭銜只是讓你成為管理者,員工才能讓你成為領導者。”比爾對人的尊重,對常識的堅守,使商業奇才們不至于偏離對人性的思考,不至于失去對普通人的敬畏。
書中提到,某網站曾刊登一篇題為《科技界十大暴君》的文章,列舉了入選人員和他們的種種行徑,“他們會扔椅子,會傲慢地盯著你。他們看問題喜歡另辟蹊徑,而且會盯到你不敢直視他們,直到你也學會另辟蹊徑看問題。他們不喜歡規則,尤其是人力資源部門概述的那些‘尊重員工’的規則。”谷歌的喬納森·羅森伯格,也名列其中,但他對此感到高興,畢竟是業內十大明星排行榜。“喬納森,這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事!”比爾用一連串的咒罵,擊潰了喬納森起初的得意和隨后的辯解,并繼續施以重擊,“如果我把這個名單寄給你的母親呢?你覺得她會怎么想?”
比爾認為,領導才能是卓越管理的產物。“如何凝聚人才,并讓他們在公司里茁壯成長?不是靠獨裁,不是靠事無巨細、親力親為,而是要讓大家覺得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受到了重視。傾聽,而且是用心傾聽,這就是優秀的經理人要做的事。”
本世紀初,谷歌加快“去組織化”進程,取消了“經理”這一職位。對此,比爾卻提出“我們必須讓一部分人當經理。”一家擁有數百名員工和一款可以創造數十億美元營收產品的公司,為什么需要經理?沒有經理,不是會做得更好嗎?雙方各執己見。后來,比爾建議他們去和工程師們聊聊。得到的調研結果是,大多數人希望有個經理來管自己。最終,谷歌徹底恢復了經理職位。
“向所有人展示完整的自己”,是比爾對職場人的忠告。作為一名工薪階層的后代,比爾也有過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經歷。不過,他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夠真實到在工作中也展示完整的自己,將會贏得同事們更多的尊重。在這一方面,曾有兩名美國公司高管接受了比爾的建議。一名受自己地方口音困擾的高管,意識到口音不是一個缺陷,恰是一個特點,人們更喜歡與眾不同的領導者;另一名曾試圖擺脫自己文化背景的非裔女性高管,認識到“當你不再是你時,人們更會滋生不信任”,終于穿上了自己覺得最舒服的衣服。
“什么會讓你晚上睡不著覺?”是高管們經常會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比爾總是會說同一個答案:員工的幸福和成功。
無論是友情、愛情、親情還是同事之情,一段關系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信任。比爾永遠把信任放在第一位,這也是他的一種超能力。他很擅長建立信任,而且一旦信任建立,他就會非常尊重它。當喬布斯1985年被蘋果公司解雇時,比爾是少數幾個想努力留住他的蘋果高管之一。喬布斯從來沒有忘記他的忠誠表現,這后來也成為了他們親密友誼和工作關系的基礎。
有了信任做基石,那么解決問題的另一前提則是:擁有合適的團隊。
書中提到,在一次谷歌內部會議上,大家嚴肅地討論了關于業務成本持續過高的問題,每個人都顯得憂心忡忡。輪到比爾發言時,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別擔心,我們有最合適的團隊,他們正在解決這個問題。”情況如何?用什么方法?有沒有更好的選擇?管理者往往傾向于關注解決眼前的問題。這些問題確實值得探討,但比爾的本能告訴他:要靠更根本的方式去領導一個團隊。誰在解決這個問題?是否有更合適的人選?他們有沒有獲得成功所需的各種資源?這才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所在。
在為團隊挑選合適人選時,比爾會在備選者身上尋找四種特質:第一,必須聰明,不一定是學習成績好,更多的是要能夠在不同領域快速學習并開展工作,同時在該領域建立人脈。第二,必須努力工作。第三,必須正直可靠。第四,必須堅韌不拔,即便被擊倒,也有熱情和毅力站起來并再次沖鋒。比爾很喜歡和那些“難以相處”的人打交道,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觀點更加直言不諱,偶爾也會粗暴無禮,而且他們不怕與潮流或大眾背道而馳。最有效的教練會容忍甚至鼓勵團隊成員有一點古怪和“刺兒頭”。無論是運動員、創始人還是企業高管,那些表現優異的人往往都“很難相處”,而團隊需要這樣的人。
比爾認為,真正的經理人是通過下屬對他們的信任,而非公司賦予的權威來管理團隊。在谷歌,大量的管理者同時也是技術專家,他們通過自己對行業更深入的認識,讓下屬跟著他們走。正如該書作者埃里克·施密特,其本人就是美國工程院院士,技術人員在與他的匯報、交流中,永遠不會有和外行講道理的感覺,而更像是跟一個有經驗的老兵取經。
在21世紀的前10年,向蘋果董事會展示一款新產品,是頗具挑戰性的,介紹完產品,你得屏住呼吸,開始演示產品的使用。此時,比爾會拍手歡呼,手舞足蹈,變得異常興奮。他對這些產品的反應都是出于真情實意的,而不像其他董事會成員只看枯燥的營收數字。對于設計人員來說,這就好像得到了自己爸爸或叔叔給予的欣賞和尊重,感覺棒極了。“別傻坐在座位上,站起來,給團隊以支持,表現出你對他們所做工作和努力的愛。”
為員工的成功歡呼,是比爾鼓舞士氣的方式之一。他認為,在構成領導力的諸多要素中,同理心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企業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尊重員工們的想法,并能夠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予以肯定和幫助。越是優秀的人才,越期待被重視,只有在一個充滿信任和支持的環境中,員工們才能發揮出更大的潛能和創造力。
比爾尊重每一個人,會給人以熱情的關心和問候。在同事看來,與比爾的每一次交談,都是一次美好的提醒。
在商業世界里,裁員和解雇是不可避免的,初創公司和技術領域更是如此。比爾對此的觀點是,裁員說明了公司管理的失敗,而不是任何被解雇者的過錯。因此,公司管理層要讓員工有尊嚴地離開,這很重要。要尊重所有人,支付遣散費的時候,盡量慷慨一點,再向團隊發一封內部公開信,突出一下離開的人所做的貢獻。“如果你沒辦法讓他繼續留在公司,那就大方地善待他,贊揚他曾經取得的成就,讓他保持住離開時的尊嚴。”
愛,是使一個優秀團隊變得偉大的力量。比爾把“愛”帶進工作場合,并使其成為了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他創造了一種文化,而研究這方面內容的人將這種文化稱之為“同伴”之愛,它是一種喜愛、同情、關心、鼓勵、溫柔的情感。比爾做到這一點,靠的是真正關心同事以及他們在工作之外的生活,靠的是熱情地給人加油助威,靠的是建立社群,盡可能地幫助別人,以及在心中為公司創始人和企業家保留一個特殊的位置。“為什么表現如此出色?因為我們彼此愛著對方!”
唯有“成就”,才能“成就”。只有試著多去成就他人,才能使自己獲取更大的成就。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里,那些成功的、有才華、多樣化的團隊,都是放下了自我,才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