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傳穎
日前,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抓住數字機遇,共謀合作發展”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出了《全球數據安全倡議》,針對全球數字經濟規則體系提出了8條倡議,內容涵蓋供應鏈安全、個人信息保護、跨境數據流動等方面的內容,反映了當前數字空間治理領域面臨的最急迫議題。
結合當前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數字空間規則建立的總體情況,可以更好地理解倡議對于構建數字空間規則體系的重要作用。當前,數字技術發展已經成為促進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不僅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做出了重大貢獻,也成為疫情過后新一輪全球化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2020年6月11日,聯合國公布了“數字合作路線圖”,不僅從戰略高度全面思考如何推動數字技術在全球發展,更強調和凸顯聯合國要在其中發揮主導力。疫情期間,歐盟、東盟、日本和中國等重要的經濟體紛紛發布戰略,大力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
但是,數字空間國際規則的缺失正在成為影響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阻礙數字技術國際合作的重要因素。此次研討會上,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也作了重要演講,再次強調通過多邊合作建立全球數字經濟規則的重要性。中國在此時發出《全球數據安全倡議》,是對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發展數字經濟、建立數字規則的一種積極回應,展現了負責任的數字大國形象。
此外,倡議的一些具體原則背后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向性。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以各種理由阻礙聯合國制定數字空間規則,同時,又利用自身在數字空間中的優勢地位,以單邊主義的方法,對非本國數字經濟企業積極實施打壓,破壞全球供應鏈安全;建立“長臂管轄”制度,違規獲取他國用戶數據等行為。美國家等以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先行,用數字安全的名義拼命發展自身數字攻防能力,擾亂全球數字經濟規則。
倡議明確提出要對一些將自身利益凌駕在全球網絡安全之上的行為進行約束,比如,第三條提出,采取措施防范和制止侵害個人信息的行為,不得濫用信息技術對他國進行大規模監控,或非法采集他國公民個人信息。可以說,倡議抓住了當前全球網絡安全中最核心的議題,呼吁國際社會的有識之士一起找準數字安全真正的“戰場”所在,采取措施共同應對破壞全球數字經濟規則的行徑。這也體現了中國的擔當和敢言。
《全球數據安全倡議》一方面針對危害我國網絡空間安全的行為,客觀、全面地做了回應,堅定有力地維護了中國的網絡主權;另一方面對網絡空間中的單邊主義、霸權行徑做了有力駁斥,有利于各國、各方平等參與數字空間的規則進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倡議中提出的很多原則主張,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構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規則體系。
當然,《全球數據安全倡議》作為一種國際規范,要想取得更大的影響力,還需要大力在國際上進行推廣,讓更多的利益相關方能夠接受。如倡議所呼吁的那樣,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信息技術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和公民個人等各主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齊心協力促進數據安全。
今后,中方還需要加強與聯合國、G20、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機構的密切合作,爭取在更多的國際平臺上推廣倡議的精神和內容,尋求更加廣泛的國際支持。另外,還需要將倡議的精華與全球數字經濟規則制定進程結合起來,將倡議中的內容上升為國際規則;最后,也可以在雙邊層面的網絡對話中持續引用倡議的內容作為中國與各國開展網絡合作的基礎。相信通過持續不斷的推動,《全球數據安全倡議》一定會為維護數字空間安全,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
環球時報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