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作文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關鍵部分,不僅能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更為學生思維方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提供了釋放的平臺。作文教學要求具有豐富的寫作素材、獨特的思維方式、細膩的情感體驗和多元的表達方式。所以,培養學生的生活化思維,增強實踐體驗對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本文就針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
作文內容生活化,積累素材
葉圣陶曾說:“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大部分學生的反饋問題主要是對寫作素材了解不夠,沒有豐富的積累基礎。所以,如果作文內容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的,就比較容易被接納。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作為寫作的源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鼓勵學生自覺地對身邊的事物留心觀察,細心體會和感悟,以便在面對多元化的作文題材時,能夠應對自如。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口語交際:春游去哪兒玩?》,為了鼓勵學生自覺對身邊事物觀察和體會,開展小組討論的活動。“我以前都去過哪些景點游玩?哪兒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會不會推薦給朋友去?”通過小組交流,發現同學們缺乏對身邊事物的感悟能力,雖然有相似的春游經歷,但卻缺乏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所以,接下來,以小組為單位設計“辯論賽”的口語交際活動。每兩組為一個單位進行辯論,自主選擇辯論題目。在辯論中,雙方應以具有說服力的言語闡述觀點,老師和全班同學進行總結評議,最后選出優秀辯論小組。通過這種競爭情境,激發學生敢于表達和善于表達的意識,對語言的規范性和思路的條理性有較大幫助。
實踐教學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教育思想,直指教育本質。教育不能脫離生活實際,而是教會學生走向社會、學會生活的能力。可見,生活化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成為師生共同面對的難題,特別是小學生,有時候對作文題有很多感慨卻不知從何下手,有時卻對素材寫不全面。學生覺得沒什么可寫,或無從寫起的現象。這些都源于對寫作素材缺乏情感體驗。所以,要讓作文與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以素材為基礎主動探尋思維主線,構建作文思路,最終寫出情真意切、內容充實的好文章。
統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我的植物朋友》這一單元的習作訓練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有關寫植物的文章,然后布置任務“寫關于植物的作文題目自擬”,給出大概方向“我家的植物朋友——××,我喜歡的植物——××,我愛……花”等。首先,不急于下筆,而是讓學生對自己熟悉或者喜愛的植物展開討論。讓學生自己歸納植物特點,以及喜愛這種植物的理由。通過以習作為目的的口語交際活動,激發學生各抒己見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后聯系生活實際滲透環保理念。
鑒于對小學生作文的現狀分析,生活底蘊的缺失成為寫作靈感枯竭的源頭。作文寫作正是忽視了對真實生活的滲透,才走進了一條死胡同。所以,小學作文教學的突破口在于教學生活化,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進而表達生活。作文的素材都源于生活,所以,作文教學方式的生活化自然能夠聯系作文主題,進而實現寫作的律動感。突出作文教學,拓展學生思維活性,豐富情感體驗的重要性。
作文方式生活化
教師的有效引導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途徑。作文形式多種多樣,而作文的核心其實是情感,只有蘊含豐富、真實的情感體驗的文章,才是有生命力的好文章。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生活閱歷,鍛煉敏銳的思維方式,堅持閱讀提升文學素養。同時,教師還應善于發現每個學生在寫作方面的不同發展趨勢:有的學生善于寫記敘文,內容簡潔,情感豐富;有的學生喜歡寫議論文,言辭犀利,論點鮮明;而有的學生則善于寫說明文,思路清晰,用詞準確。遵循個體差異,依照不同學生的發展特點,以多元化的形式完善寫作能力。
在教學敘事作文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義務大掃除活動。也可以在學校或者大街上,班集體一起清理街道,為綠植澆水。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將街道打掃干凈。這時,教師可以導入作文教學,引導學生通過體驗產生感悟,并將這些感悟寫到作文當中。自主體驗的情感是最真摯的,樸實的言語中也能夠流露出豐富的內涵。這樣寫出的文章,不僅僅是對大掃除這一件事的描寫,更是融入了學生豐富的情感思維。例如,有位學生就根據參加大掃除的事件,在自己的文章中闡述了對環境保護的想法,并最后通過感嘆句堅定了自身的環保信念。文章既有內容、有層次,也有思想和內涵。可見,通過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既能夠豐富情感,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結束語
生活化是作文教學的出發點,也是作文教學的落腳點。正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理念和顧黃初先生所表達的教育理念一樣,教學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尤其是語文這門兼人文性與工具性于一體的學科,關系到人的生活實際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師在作文課堂教學中,要將生活與寫作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自主體驗生活,豐富情感思維,學會利用文筆來充實自己,進而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紅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