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紅霞
[摘 要]互動課堂模式是師生、生生、學生與教材之間交流與溝通的課堂模式,它注重多元互動、多向交流和信息的傳遞,以動態的方式促使教學目標的達成。然而,在新課改的形勢下,課堂教學仍然存在灌輸的現象,學生被動接受、機械運用,學習效率低。針對目前英語教學低效、沉悶的實際,通過交流精彩的話題,多元互動,能讓英語課堂更精彩。
[關鍵詞]互動課堂;交流討論;主體地位
新課改的背景下,互動課堂的構建是高效課堂的必然。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打造新型的課堂模式,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和諧、平等的氛圍中積極交流、主動互動,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
一、巧設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互動
課堂提問是教師常用的課堂教學方式,有效設疑是互動教學的基本形式。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潛心研究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以問題的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合作探究、互動交流。
1.設計趣味性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課堂提問時要注重問題的有效性。有效的問題首先應具有趣味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互動的熱情。為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巧妙設計趣味性的問題,做到以趣激趣。
例如,在7下Unit5 Welcome to the unit的教學中,在單元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從單元主題Amazing things入手設計問題:The world is full of amazing things. What amazing things do you know?這個問題的設計,把學生直接引領到單元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主動交流的熱情。
2.設計探究性的問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問題教學中,回答Yes/No的問題不利于學生思維力的培養。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設計能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意識,調動學生思考的主動性。
例如,教學Teenager problems時,教師首先以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組織學生開展Free talk活動,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再以問題Who can give some advice to solve the problems?調動學生互動的積極性;然后教師給出reading的背景:Millie and Simon also have some problems just like us. But what problems do they have? Can you read the passage as quickly as you can to find the answers?用這樣的問題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閱讀和尋找答案及相互交流中,學會了deal with、make a balance between … and…的用法,不僅掌握了基礎知識,而且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問題教學除了注重探究性、趣味性之外,還應注重啟發性和生活性,并且要注意問的方式和時機,并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真正以問題為載體增強互動和交流。
二、運用活動,促進學生主動互動
初中生喜歡動、愛表現。根據這個特點,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活動,以活動架起學生互動的橋梁,讓課堂“活”起來。
1.融入游戲活動,以游戲促互動
沒有不喜歡游戲的孩子,初中生也不例外。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巧妙創設游戲情境,以游戲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例如,教學Cardinal numbers and Ordinal numbers時,借助Fast respond游戲激發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如學生甲乙兩人一組,其中甲說出任何一個基數詞,乙快速說出其序數詞,再說出任何一個基數詞,再讓甲說出其序數詞……這樣,學生在游戲活動的引領下積極合作和互動,提高了學習效果。
游戲的開展應注重多樣化,經常性變換游戲形式,始終讓學生對游戲活動有新鮮感。如在單詞教學中開展“闖關游戲”“猜謎語游戲”“配對游戲”,動詞教學中開展act and guess游戲,形容詞surprised、sad、relaxed等教學中讓學生利用肢體語言表演等,這些趣味性、多樣化游戲活動的開展,激活了課堂氛圍,也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了寓教于樂。
2.開展表演活動,以表演促交流
初中英語教材中的對話較多,故事情節也很強,這為表演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應根據學生愛表現、模仿力強等特點,依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表演活動,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通過表演讓學生自主交流、合作互動。
例如,每一單元的開篇是Comic strip,卡通中的Hobo和Eddie形象學生尤為喜愛,尤其是Eddie好吃懶做、萬變不離吃的特點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表演對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7下Unit4 Comic strip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角色表演Hobo和Eddie下山后,需要再爬上去時Eddie和Hobo的無奈,學生表演得惟妙惟肖,讓其他學生捧腹大笑。這樣的對話表演,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加了學生互動的機會,課堂因學生的參與而高效。
3.開展多樣活動,以活動促互動
初中英語教材以單元話題為主,每個單元都有一個既獨立又互相聯系的主題,以單元主題為載體開展各種活動,也是激活課堂、促進學生互動的好方法。
例如,教學Friends單元時,引導學生圍繞“朋友”話題展開自主交流活動;教學Teenager problems時,開展關于青春期困惑的調查活動;教學The ghost in the park時,組織學生以校報記者的身份“采訪”勇敢“捉鬼”的Andy;教學What a brave young man后,鼓勵學生兩人一組,一個扮演電視臺記者“專訪”大火中救出孫太太的英雄張華;教學Films時,以watching films為話題展開正反方辯論,辯論看電視的利與弊……多樣化活動的開展,不斷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也豐富了課堂活動,讓英語課堂煥發出生機。
三、借助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新課標指出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學生的語言知識,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而環境、語境是語言學習和運用的基礎。為此,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設語言情境,依托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主動交流、相互分享。
1.創設直觀情境,增強語言的直觀性
情境是語言信息傳遞的前提,缺少情境的互動是單向的語言信息傳遞。情境也具有多元性,其中,以實物、圖片等為基礎的情境最為直觀、最形象,最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提高學生主動交流、合作互動的積極性。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于直觀教具增強知識的形象化,提高語言的直觀性,降低交流的難度。
例如,Dream homes、Seasons、Natural disaster教學中,借助圖片開展互動交流。教師借助自己家居的圖片,向學生介紹自己的家,然后鼓勵學生相互介紹自己的家,交流自己理想中家的樣子。這樣,圖片的運用和介紹成為互動課堂的紐帶,為學生開啟了思維之門,推開了互動之窗。
2.運用生活案例,促進學生互動
英語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主要特點是生活化。運用生活案例開展英語教學,既突出英語教學的生活化,又喚起了學生的感知和情感體驗。
例如,教學Teenage problems時,教師可以在單元的導入環節以Every one has his own problems. I also have some problems at the age of you.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problems I had? 這樣的情境入題:人人都有困惑。再以“老師像你們這么大時,也有困惑。你們想知道老師的困惑是什么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師敘說自己的困惑,再以I think all of you have some problems as well. Can you say out your problems to us? 的問題引導學生互動交流。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興趣被激發,課堂氛圍活躍。
3.運用故事情境,調節課堂氣氛
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從學生愛聽故事、愛講故事的特點出發,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能促進學生積極交流、有效互動。
例如,What a brave young man的閱讀材料中呈現了孫太太家廚房失火、鄰居張華救人的情境,教師可以邊呈現情境,邊講述故事,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內容。
總之,互動課堂模式的開展是新課改的需要,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需求,是學生學習和綜合能力提升的需要。教師應針對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尋找整改的策略和方法,從情境的創設、問題教學法的運用、活動的開展等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從興趣的激發、積極性的調動、課堂氛圍的濃厚等入手,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互動,就能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更精彩。
參考文獻:
[1]孫繼明.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性策略探究[J].英語廣場,2018,(11).
[2]程樹鵬.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構建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
[3]陳慧.生生互動在初中英語課堂的應用實踐[J].名師在線,2018,(26).
[4]李彩云.初中英語如何進行“交流—互動”教學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7).
[5]黃毓韜.淺談互動效應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8,(06).
(責任編輯 付淑霞)